羅正德 梅四新



摘 要:桃樹栽植后第2年即開花并結出少量果,第3年能夠達到一定產量,甚至豐收。但是,要達到優質高產卻有一定難度。通過對結果樹和不結果樹,基礎數據、各類枝條生長量、結果能力、果實尺寸與果重相關性等進行調查和統計分析,提出了3年生春曉桃幼齡樹早期豐產優質栽培技術。。
關鍵詞:3年生;春曉桃;優質豐產;栽培
文章編號:2096-8108(2021)03-0024-04? 中圖分類號:S662.1? 文獻標識碼:A
Cultivation Experiment on Early Good Quality
and High Yield of Young Peach Trees in Chunxiao
LUO Zhengde,MEI Sixin
(Landscape and Forestry Bureau, Xinzhou District, Wuhan City, Wuhan 430400,China)
Abstract:Peach trees blossoms and produces a small amount of fruit in the second year after planting, and can had a certain yield in the third year, even harvest.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high quality and high yield.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basic data, the growth of various branches, the fruiting abilit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fruit size and fruit weight, and so on,
The early productio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3-year-old peach young tree were put forward.
Keywords:three-year; Chunxiao peach; good quality and high yield; cultivation
桃樹一般在幼齡階段的栽培管理至關重要,管理跟的上,栽植后第2年即開花并結出少量果,第3年能夠達到一定產量,甚至豐收。但是,要達到優質豐產卻有一定難度。只有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達到平衡,所結果實顏色、大小、口感等品質達到最優,才能獲得較高生產效益。
如何做到平衡生長,達到優質豐產,現以春曉桃栽培試驗為例,分析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武漢市新洲區邾城街勝英村,經度114°48′,緯度30°51′, 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平均氣溫為16.6 ℃,1月溫度最低3.8 ℃,7月溫度最高28.5 ℃ 。日極端最高氣溫為40.3 ℃,日極端最低氣溫為-11.5 ℃。平均日照時數為2 018.6 h,無霜期平均為253.7 d,年平均降水量為1 191.2 mm。試驗地為丘陵崗地,黃壤土。
試驗品種為3年生春曉桃,無授粉樹。2017年冬季栽植,15 hm2,株行距為3.0 m×4.5 m,主干高度40~65 cm,Y字型樹形[1],主枝分支角度45°~50°。以多效唑控制樹勢。2019年開花(多效唑處理90朵/株,對照77朵/株),但是,未收獲果實。
原因是2018年夏秋季持續高溫干旱導致花芽分化不良,結果少、多胞胎嚴重。2020年人工分離多胞胎小果,收獲了果實(盡管2019年夏秋季持續高溫干旱更嚴重,多胞胎更嚴重)。
1.2 調查內容及方法
于桃園開園前3 d選擇有代表性的正常結果樹和不結果樹各3株。結果樹管理良好,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平衡,坐果好。不結果樹也開了花,但是,因多種原因導致兩種生長失衡,沒有坐住果。以鋼卷尺測量樹冠大小、高度、枝條長度和葉幕厚度,以圍尺離地20 cm左右測量樹干直徑,以水果測量器測量果實直徑,并抽樣稱重,以電顯游標卡尺離枝條基部5 cm左右處測量枝條直徑,選取枝條中部最大正常葉片30張用0.1 g精度天平秤取鮮重;以統計學方法做相關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調查基礎數據
從表1看出,調查基礎數據有 :樹高、主干粗度、冠徑、葉幕厚度、結果數、葉片數、枝條中部最大單葉鮮重、新枝數量、徒長枝數量等。
除結果樹無徒長枝、不結果樹無結果數和結果樹枝條中部最大單葉鮮重大于不結果樹外,其他指標均是結果樹低于不結果樹。主要是結果樹根系吸收的養分和葉片制造的養分用于長樹和長果,并平衡兩者之間的關系,而不結果樹的養分全部用于長樹。結果樹主要是果實數量、施肥量、多效唑用量和修剪等平衡恰到好處;而不結果樹是施肥量偏多、多效唑偏少或修剪偏重且夏剪未完全跟上,導致營養生長偏旺,花芽分化不良或坐不住果。
2.2 各類枝條生長量調查
結果樹和不結果樹的各類枝條生長量存在明顯差異,詳見表2和表3。結果樹有結果母枝、結果枝和抽生新枝。結果母枝一般很少;不結果樹有徒長枝和抽生新枝。徒長枝主要是夏剪不及時所致。
兩類樹中抽生新枝在粗度、長度和新枝數量方面差異明顯,都是不結果樹大于結果樹相應值。主要原因是結果樹的營養平衡分配到果實和枝條,而不結果樹全部供給枝條生長。
2.3 結果能力調查
3年生結果樹管理良好者每棵樹結果數在80~110個,單果枝承載果實數最多為4個,超過4個枝條會折斷。從表4可知,果實橫徑65 mm(65#)以上者占24.63%,橫徑60~65 mm(60#~65#)者占17.28%,兩者合計41.91%,均可以在開園時銷售,屬優質果;而橫徑在60 mm(60#)以下者達58.09%,屬于是普通果,只能在第2批及以后批次生長到60 mm以上時才能銷售。
管理欠佳,營養生長偏旺的結果樹,優質果極少,大部分是普通果(表中未反映),首批不能出售。
2.4 春曉桃果實尺寸與果重相關性
春曉桃較一般毛桃肉質緊密,密度大,但明顯輕于黃肉桃。桃種類和品種不同,果實橫徑與果重的相關性不一樣。(結果見表5)
2.5 各類調查數據的相關性
對各類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發現彼此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詳見表6。除一株徒長樹徒長枝長度與粗度存在負相關性外,其他都存在明顯的正相關性。從文中列舉的兩個相關性圖可略見一斑。
3 總結
對于幼齡桃樹,銷售早期,尤其是首批,優質果比例越高,價格越好,效益越高。在生產中應采取以下關鍵技術措施,以達到平衡生長。
3.1 栽植第1年
挖40 cm×40 cm×60 cm深穴,施足基肥,用25~30 cm熟土與肥隔開,防止“燒根”。追施3次速效肥。4月下旬至5月初,株施尿素50 g,分2~3個穴,離樹干25~30 cm;梅雨季節來臨前,株施尿素和硫酸鉀型復合肥各50 g;7月上中旬,株施100~150 g硫酸鉀型三元復合肥 。葉面施肥結合病蟲害防止同時進行,以0.2%~0.3%尿素和0.3%~0.4%磷酸二氫鉀為主。當年樹高達到1.2~1.5 m、干粗3~4 cm。
3.2 多效唑促控
第1~2年在6-8月份,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150~300倍液(25%懸濁液據此換算),第2次根據需要使用,主要是控制生長,促進花芽分化。第3年,第1次在春季新稍10~15 cm時噴施150~200倍液,第2次在硬核期,噴施濃度100~150倍液,主要控制新稍生長,促進果實生長。第3次根據需要在7-8月以促進花芽分化。
3.3 修剪
第1年,定干,選留方位好的新稍培養主枝,角度45°~50°。重視夏剪,采取抹芽、摘心、扭枝、拉枝、疏枝等手法,培養樹形或結果枝,防止徒長。冬剪,采取長枝疏剪法,去掉背上枝、背下枝、徒長枝、旺枝、病蟲枝、極弱枝,留3~7 mm結果枝,配備營養枝。按枝果比1:1留足結果枝。
3.4 保花保果與疏花疏果
為保證樹體平衡生長,春曉桃在花果管理中需采取保花保果措施。果實蠶豆大小時疏果,按短果枝1個果、中果枝2~3個果、長果枝3~4個果留果。硬核期定果,根據樹冠大小、干粗確定果實數,每株60~110個。
3.5 病蟲防治
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冬季清園消毒,噴施5波美度石硫合劑,防治縮葉病、紅蜘蛛、蚜蟲、穿孔病、褐腐病等。花蕾現紅,使用1.8%阿維菌素乳油或10%吡蟲啉4 000~6 000倍液噴霧防治抗性蚜蟲。4-7月使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防治褐腐病、瘡痂病。病蟲防治與多效唑、葉面追肥結合進行。
參考文獻
[1]羅正德. 桃樹寬行密株Y形栽培技術[J].河北果樹,2019(4):32-34.
收稿日期:2021-01-15
第一作者簡介:
羅正德(1964-),男,大學本科,高級林業工程師,主要從事果樹栽培技術研究和推廣。電話:13986142450;E-mail:109381814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