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董曉杰,江濤,劉茜,劉托,蒙莉莉
作者單位: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精神科,湖北 武漢 430012
抑郁障礙是一種以情 緒低落、興趣減退、缺乏動力為特征的疾病,伴有不同程度的認知功能損害和行為改變。抑郁障礙的核心癥狀是與處境不相稱的心境低落和興趣減退。目前抑郁障礙的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其中巴戟天寡糖膠囊屬中藥五類新藥,其主要成分為巴戟天寡糖,系茜草科植物巴戟天干燥根中的寡糖類成分。現對 119例抑郁障礙病人使用巴戟天寡糖膠囊治療,與使用艾司西酞普蘭治療的病人進行對照研究,評價其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來自 2019年 1—6月在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就診的 119例抑郁障礙病人。入組標準:(1)符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第五版抑郁障礙診斷標準,至少由兩名精神科主治醫師診斷 ;(2)漢密 爾頓抑 郁 量表(HAMD)17 項 版本評分>17 分;(3)年齡 18-60歲;(4)右利手。排除標準:(1)既往有躁狂或輕躁狂發作;(2)合并任何精神障礙;(3)物質依賴或濫用。(4)超敏體質,既往有藥物過敏史。(5)遺傳性或器質性疾病;(6)妊娠及哺乳期女性。共有 119例符合標準入組。病人或其近親屬知情同意,本研究符合《世界醫學協會赫爾辛基宣言》相關要求。1.2 研究方法
1.2.1 分組 本研究為隨機對照研究,將入組病人按 隨 機數字表 法分為巴戟組(n
=60)和艾司組(n
=59)。兩組病人分別接受巴戟天寡糖膠囊(規格:每粒 300 mg,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批次A1810016,批號 Z20120013)600~1 200 mg∕d、艾司西酞普蘭(商品名:來士普,規格:每粒 10 mg,丹麥靈北制藥有限公司生產 ,批次 180618,批號J20150119)10~20 mg∕d 治療。1.2.2 療效評價 治療 8周末使用臨床療效總評量表(CGI)評價總體療效。其中療效總評(GI)采用 0~7 分的 8 級 計分法。本研究 0 分表示未評;1 分 表示顯著進步;2 分表示進步;3 分表示稍進步;4~7 分表示無效。分別于基線時、治療 4周末、治療 8周末使用 HAMD 17 項版本評價臨床療效,評分越高,病情越重。
1.2.3 社會功能評價 分別于基線時、治療 4周末、治療 8周末使用席漢殘疾量表(SDS)評估病人的社會功能狀況。評分在 0~30 分之間,評分越高代表受損程度越嚴重。
1.2.4 安全性評價 使用副反應量表(TESS)記錄治療全過程發生的藥物不良反應 。 副反應量表(TESS)既包括常見的癥狀和體征,又包括心電圖及若干實驗室檢查結果。
1.3 統計學方法
數據分析使用 SPSS 22.0 統計軟件,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
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
檢驗,多時點觀測資料比較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檢驗水準α
=0.05。2.1 病人一般資料比較
巴戟組年齡(26.10±7.20)歲 ,病程(9.80±6.10)月 ,艾司組年齡(26.30±6.90)歲,病程(10.10±5.70)月。兩組 在社會人口 學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表1 兩組抑郁障礙病人社會人口學資料比較∕例
2.2 療效評價
2.2.1 總體療效評價巴戟組與艾司組的有效率(稍進步+進步+顯著進步)分別為 83.33%(50∕60)和83.05%(49∕59)(χ
=0.290,P
=0.772)。見表2。
表2 兩組抑郁障礙病人臨床總體療效比較
2.2.2 臨 床療效評 價 基線時 兩 組 HAMD 評 分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 4、8周末評分較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01),同一時點兩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3。2.3 社會功能評價
基線時巴戟組和艾司組之間SD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治療 4、8周末兩組 SDS評分較治療前均顯著改善(均P
<0.001),社會功能均有明顯恢復。4、8周末后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01),巴戟天寡糖膠囊對社會功能恢復效果更加明顯。見表3。2.4 安全性評價
2.4.1 不良事件發生率 比較 兩組均未 發 生嚴重不良事件。巴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 25.00%(15∕60,95例次)低于艾司組 42.37%(25∕59,132例次)(χ
=4.024,P
=0.045)。兩組發生率≥5.00% 的不良反應見表4,多為輕度或中度。
表3 兩組抑郁障礙病人治療不同時點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席漢殘疾量表(SDS)評分比較
2.4.2 實驗室檢查結果 提示巴戟組和艾司組在治療過程中分別有 2例和 3例病人出現谷丙轉氨酶(ALT)和谷草轉氨酶(AST)升高超出正常 3 倍以上的情況,存在病人個體差 異所致肝功能異常可能性,但也不能排除藥物對 肝功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需要更大的樣本量來進一步驗證。血常規、血糖、血脂未發現有統計學意義的變化。
2.4.3 心電圖 在治療期間巴戟組發生心電圖異常 2例次(心動過速、心動過緩各 1例);艾司組發生心電圖異常 1例次(頻發室性早搏 1例)。
抑郁障礙是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它是一種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缺乏動力,伴有不同程度認知功能損害和行為變化的疾病。抑郁癥狀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控制和充分緩解會造成病人社會功能下降,從而增加疾病負擔。目前大部分抗抑郁藥作用機制相對單一,巴戟天寡糖膠囊作為中國自主研發的一種全新多模式作用機制的抗抑郁藥,可在有效控制癥狀的同時促進病人社會功能的恢復。
研究結果提示巴戟天寡糖膠囊治療抑郁障礙在 4周末已起效,8周末較基線時顯著好轉,與艾司西酞普蘭比較臨床療效無明顯差異,與國內相關報道結果一致。現有研究表明,巴戟天寡糖膠囊具有明確的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機制與現有抗抑郁藥不同,主要通過促進相關神經細路生長和增強神經細胞功能實現抗抑郁作用,其對單胺系統的作用靶點為 5-羥色胺系統和多巴胺系統。一方面通過提高皮層及海馬 腦 源性神經營養因 子 mRNA 的表達,增加皮層及海馬 G 蛋白亞單位 Ga 的 mRNA表達。增強皮層、海馬及下丘腦激活態下腺苷環化酶的活性。增強內側前額皮層糖原合成激酶-3β的抑制性磷化水平。 增強突觸蛋白 GluR1、PSD95、ynapsinI 的表達來促進神經元發育,增強突觸可塑性,增強抗應激作用起到抗抑郁作用。另一方面作用于多巴胺能神經系統,使多巴胺能神經功能增強,起到抗抑郁作用。同時作用于 5-羥色胺能神經系統,主要作用與 5-羥色胺 1A 受體,增加腦內 5-羥色胺和 5-HIA A 含量,使 5-羥色胺能神經功能增強,從而起到抗抑郁作用。

表4 兩組抑郁障礙病人治療過程中常見(發生率≥5.00%)的不良事件∕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全球疾病負擔的研究,預計到 2020年抑郁障礙將成為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 疾病負擔源。抑郁障礙造成社會經濟負擔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社會功能受損,社會功能恢復是病人回歸社會的重要一環,研究提示巴戟天寡糖膠囊 4、8周末評分 SDS 評分與艾司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可以在病人社會功能恢復過程中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
本研究提示巴戟天寡糖膠囊不良反應輕微,通常在病人可耐受的范圍內,不良反應多為一過性,可逆性的,與艾司西酞普蘭相比不良反應更小。不良反應小可以進一步提高病人的治療依從性,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為殘留癥狀的消除提供更大的可能性,使病人抑郁癥狀能夠得到更為徹底的治療,更大程度上避免疾病的復燃、復發。
綜上所述,巴戟天寡糖膠囊治療抑郁障礙在安全性、有效性方面不劣于艾司西酞普蘭,同時藥物副反應少,對社會功能恢復起到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