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生 ,饒云霞
作者單位:天門市第一人民醫院,a 麻醉科,b 婦產科,湖北 天門 431700
食管鱗癌是在顯微鏡下呈現鱗狀細胞分化的惡性上皮性腫瘤,其臨床癥狀表現為吞咽困難、吞咽疼痛、身體消瘦、上腹部疼痛等[1-2]。食管可分為三段,分別為胸段、頸段和腹段。目前治療胸段食管鱗癌的理想方案是手術治療,但術后病人疼痛、炎性反應、生活質量、病人情緒問題已成為關注的焦點[3]。諸多刺激可使病人的局部或全身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去甲腎上腺素(NE)、5-羥色胺等疼痛介質大量分泌,起直接致痛作用,經第二信使作用于神經末梢,進而促使疼痛感受放大,而檢測各指標表達量也可觀察病人疼痛變化情況[4]。本研究探究地佐辛聯合舒芬太尼術后鎮痛對胸段食管鱗癌根治術病人睡眠質量及血清 BDNF、NE、5-羥色胺水平的影響,現將具體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于 2013年 12月至 2015年 3月來天門市第一人民醫院接受治療的 100例胸段食管鱗癌病人,按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 50例和試驗組 50例。兩組病人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天門市第一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012032604)。

表1 兩組胸段食管鱗癌一般資料比較
1.2 選取標準納入標準:(1)符合胸段食管鱗癌診斷標準[5]。(2)年 齡在 30~70歲者。(3)病 人及其近親屬知情本次實驗,并簽署同意承諾書。排除標準 :(1)血液疾病病人 。(2)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 。(3)嚴重消化不良者 。(4)心 、肝 、腎等功能不全病人。(5)進行過胸部手術病人。(6)糖尿病、高血壓病人。(7)抑郁或精神障礙者。
1.3 治療方法兩組病人均是采用相同手術方式的胸段食管鱗癌術后病人。對照組采用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批號 H20054256,批次 1151219)3 μg∕kg,治療,100 μg 稀釋到 100 mL 生理鹽水中,自動鎮痛泵輸注量 2 mL∕h,鎖定 15 min,連續治療 7 d。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地佐辛(揚子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批號 H20080329,批次19100831)0.4 mg∕kg 治療 ,用 生理 鹽水 將其 稀釋 到100 mL,自動鎮痛泵輸注量 2 mL∕h,鎖定 15 min,連續治療 7 d。
1.4 標本采集空腹取靜脈血,離心取上層清液放于-80 ℃環境下備用。
1.5 觀察指標(1)血清疼痛介質指標檢測:通過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檢測血清 BDNF、5-羥色胺、NE 的表達。(2)炎性反應指標:通過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降鈣素原、C 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3)鎮痛效果評分: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0~10 分,0 分代表不痛,10 分代表劇痛。(4)鎮靜效果評分:采用 Ramsay 鎮靜評分[6],1~6 分,1分代表不安靜、煩躁;2 分代表安靜合作;3 分代表嗜睡、可聽從指令;4 分代表睡眠,可喚醒;5 分代表睡眠,但反應遲鈍;6 分代表深睡、喚不醒。(5)睡眠質量評分:通過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評價[7],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差。(6)負面情緒評分:分別采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和漢密爾頓抑 郁 量表(HAMD)評分[8-9],得分越 高 ,焦慮和 抑 郁情緒越嚴重。
1.6 統計學方法采用 SPSS 21.0 統計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用例(%)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前后比較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用P<0.05 表示。
2.1 兩組病人血清疼痛介質指標比較治療前,兩組胸段食管鱗癌病人血清 BDNF、5-羥色胺、NE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和對照組胸段食管鱗癌病人血清 BDNF 水平高于治療前,試驗組 BDNF 高于對照組;試驗組和對照組胸段食管鱗癌病人血清 5-羥色胺、NE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胸段食管鱗癌根治術病人血清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NE)水平比較

表2 兩組胸段食管鱗癌根治術病人血清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NE)水平比較
注 :①與同組治療前比較 ,P<0.05 。
組別BDN F∕(μg∕L)治 療前1 3.62±5.26 1 2.99±5.11 0.6 07 0.5 45例數 5 0對照組試驗組t值P值治療 后2 40.53 ±55.52①2 19.14 ±51.86①1.99 0 0.04 9 50治 療后1 6.87±5.57①2 3.14±6.79①5.04 8<0.00 1 5 -羥色 胺 ∕(μmol∕ L)治 療前0.89 ±0.22 0.85 ±0.21 0.93 0 0.35 5治 療后0.21 ±0.07①0.16 ±0.05①4.11 0<0.00 1 N E∕(μg∕L)治 療 前53 3.45±120.7 3 54 5.52±122.3 3 0.4 97 0.6 21
2.2 兩組病人血清炎性反應指標比較治療前,兩組胸段食管鱗癌病人血清降鈣素原、CRP、IL-6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胸段食管鱗癌病人血清降鈣素原、CRP、IL-6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胸段食管鱗癌根治術病人血清降鈣素原、C 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比較

表3 兩組胸段食管鱗癌根治術病人血清降鈣素原、C 反應蛋白(CRP)、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比較
注 :①與同組治療前比較 ,P<0.05 。
組別例數 5 0降 鈣素 原 ∕(μ g ∕L)治療前7.8 5±2.36 7.6 3±2.14 0.4 88 0.6 26 CRP∕(m g ∕L)治療 前18 9.37± 51.36 17 9.53± 42.68 1.042 0.300治療 后2 78.64 ±78.67 ①2 15.26 ±62.34 ①4.465< 0.001 IL- 6∕(ng ∕L)治療 前3 62.12± 91.37 3 58.97± 87.62 0.17 6 0.86 1治療 后1 16.41 ±33.58①57.39 ±18.73①1 0.854< 0.001對照組試驗組t值P值50治 療后4.92 ±2.11①1.32 ±0.42①11.83 2<0.00 1
2.3 兩組病人鎮痛和鎮靜效果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胸段食管鱗癌病人 VAS、Ramsay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和對照組胸段食管鱗癌病人 VAS 評分低于治療前,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和對照組胸段食管鱗癌病人 Ramsay 評分高于治療前,試驗組高于對照組。見表4。
表4 兩組胸段食管鱗癌根治術病人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Ramsay 鎮靜評分比較∕(分,)

表4 兩組胸段食管鱗癌根治術病人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Ramsay 鎮靜評分比較∕(分,)
注 :① 與同 組 治療 前 比較 ,P <0.0 5 。
組別對照組試驗組t 值P 值例數50 50 VAS治 療前8.24 ± 2.6 9 8.16 ± 2.5 4 0.15 3 0.87 9治療 后3.15±1.02①4.51±0.46①7.912< 0.001治 療 后5.6 7± 1.84①3.8 6± 1.13①5.9 27<0.0 01 Ramsay治療 前1.24±0.38 1.36±0.45 1.440 0.081
2.4 兩組病人負面情緒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胸段食管鱗癌病人 HAMA、HAMD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 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 和 對 照 組胸段食管鱗癌病人 HAMA、HAMD 評分均低于治療前,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胸段食管鱗癌根治術病人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比較∕(分)

表5 兩組胸段食管鱗癌根治術病人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比較∕(分)
注:①與同組治療前比較 ,P <0.05 。
組別對照組試驗組t 值P 值例數50 50 HA MA治療 前26.1 4± 6.53 25.8 7± 6.32 0.210 0.834治 療 后16.85 ±4.5 9①11.37 ±3.1 7①6.9 47<0.0 01治療 后20.0 1± 5.62①14.1 2± 4.15①5.962< 0.001 H AM D治 療前2 2.13±5.20 2 1.57±5.12 0.54 3 0.58 9
2.5 兩組病人睡眠質量評分比較治療前,兩組胸段食管鱗癌病人 PSQI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試驗組和對照組胸段食管鱗癌病人 PSQI 評分均低于治療前,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6。
表6 兩組胸段食管鱗癌根治術病人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比較∕(分,)

表6 兩組胸段食管鱗癌根治術病人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比較∕(分,)
注 :①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 ,P <0.0 5 。
組別對照組試驗組t 值P 值治療 后8.64±2.83 ①4.46±1.51 ①9.215< 0.001例數50 50治 療前17.75 ±5.2 6 17.34 ±5.1 0 0.3 96 0.6 93
目前胸段食管鱗癌的發病機制尚不清楚,其可能與吸煙,飲食過燙、過辣,過量飲酒,食亞硝酸鹽食物以及遺傳等因素有關[10-11]。手術后鎮痛減輕病人痛苦,避免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加快術后恢復是病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臨床常采用鎮痛藥物達到鎮痛效果,如地佐辛、舒芬太尼等,效果顯著[12]。近年來 ,地佐辛和舒芬太尼聯用已成為研究重點[13]。
舒芬太尼選擇性作用于 μ 受體達到鎮痛效果,該藥效果較好,但易出現惡心、頭痛、呼吸抑制等不良癥狀[14]。地佐辛是一種激動-拮抗劑,其鎮痛效果可與嗎啡相媲美,該藥起效快,鎮痛時間持久,不易成癮[10]。本研究采用地佐辛聯合 舒芬太尼治療胸段食管鱗癌術后鎮痛,治療后兩組病人 VAS 評分均低于治療前,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病人Ramsay 評分均高于治療前,試驗組高于對照組。說明地佐辛聯合舒芬太尼療效顯著,優于舒芬太尼單獨治療。BDNF 是一種痛覺調質的蛋白質,能改善神經元的病理狀態,并起營養、保護等作用[15];5-羥色胺和 NE 都屬于神經遞質,具有直接致痛作用[16]。治療后 ,試驗組和對照組胸段食管鱗癌病人血清BDNF 水平高于治療前,試驗組 BDNF 高于對照組;試驗組和對照組胸段食管鱗癌病人血清 5-羥色胺、NE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試驗組低于對照組,說明地佐辛聯合舒芬太尼有效抑制疼痛介質。機體受到感染時,炎性因子降鈣素原、CRP、IL-6 等水平升高,參與炎性反應[17-18]。治療后,試驗組和對照組胸段食管鱗癌病人血清降鈣素原、CRP、IL-6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試驗組低于對照組,說明地佐辛聯合舒芬太尼有效抑制炎性反應,避免機體感染。治療后,試驗組和對照組胸段食管鱗癌病人血清 VAS 評分及 HAMA、HAMD 評分均低于治療前,試驗組低于對照組;而兩組 Ramsay 評分均高于治療前,試驗組高于對照組,說明地佐辛聯合舒芬太尼鎮靜鎮痛效果顯著,并可有效抑制病人焦慮、抑郁情緒。另外,治療后,兩組胸段食管鱗癌病人 PSQI 評分均低于治療前,試驗組低于對照組,說明地佐辛聯合舒芬太尼可有效提高病人睡眠質量,有利于術后恢復。
綜上所述,地佐辛聯合舒芬太尼可有效抑制胸段食管鱗癌病人術后疼痛介質釋放,緩解疼痛,并對抑制負面情緒、提高睡眠質量有一定作用,有利于術后恢復。但該藥物也有少量病人會產生惡心、嘔吐、頭暈等輕微不良反應,有待進一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