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粵 梁添富 陳澤乾 陳燏
廣東工業大學華立學院
中國現代環境設計的發展起步較晚,早期發展主要是學習和借鑒西方環境藝術的精髓,很少用到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這是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發展的短板。本文基于鄉村環境設計以及鄉村文化振興相關研究成果上,通過研究傳統民族文化符號在鄉村景觀建筑設計的運用,實現鄉村環境建設發展、鄉村傳統民族文化振興,民族文化繼承與發揚,拓展鄉村文化振興的新方向。
近年伴隨鄉村振興戰略的加速推進,我國政府投入大量資金來提升鄉村生活環境,提高鄉村大眾生活水平,鄉村環境設計不僅是鄉村住宅建造, 更不僅是鄉村景觀建設, 而是覆蓋農村物質條件和精神文化風貌的大環境建設。從設計的角度而言, 可持續發展的鄉村環境不僅要做到物質條件提升, 還應該將鄉村環境中的建筑及景觀與傳統民族文化元素等自然要素進行融合統一, 形成有別于城市風貌、延續鄉村鄉土特色的風貌。
在建設鄉村環境時因缺乏專業指導,出現與環境不協調與“千村一貌”同質化等方面的問題,如何保護鄉村傳統民族風貌的前提下進行民居建設改造、景觀建設、急需專業的深入研究介入與多學科的共同參與。
傳統民族文化元素是在悠久的時間長河變遷中形成的,傳統民族文化中包含許多優秀的成分,是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中凝結精煉而成的,并在長久的發展過程中,創造了中華民族燦爛的文明,形成了優良的文化傳統和藝術思想[1]。傳統民族文化的本質不是物質價值的體現,而是其根本精神價值表現,傳統民族元素印刻著中華傳統文化的濃重色彩,也是一種獨特的設計語言表達體系??v觀那些成功的藝術設計作品,大都是將民族文化符號與藝術設計形式相融合,從而引發受眾情感共鳴。象征民族文化元素的文字、服飾、圖騰、歌謠、民居等,不僅包含精神意象層面的象征性,還具有視覺展示性、文化傳承性。民族文化元素作為具有中華民族典型特征的設計表現系統之一,對環景觀建筑設計帶來的啟發是極其豐富的。它們能在景觀建筑設計中讓民族文化的精神財富得以傳承,同時,這也是為以后的景觀建設提供一種新的設計發展途徑。
景觀建筑設計中傳統民族文化元素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傳統民族圖案元素賦予景觀建筑設計的靈動性。民族文化符號形式多樣,不同的文化符號可以提煉出不同的設計圖案運用到建筑景觀設計中,靈活多變、賦予活力。
二是傳統民族色彩元素賦予景觀建筑設計的深刻性。在景觀建筑設計中,色彩的運用是不可缺的,色彩其身也是景觀建筑設計的重要表達。在景觀建筑上,色彩擁有視覺的沖擊力,其能夠使設計語言更為深刻記憶。
三是傳統民族符號賦予景觀建筑設計的獨特性。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每一種民族文化符號都有與其獨特的歷史背景與形成因素, 內涵豐富而又意味悠長。
鄉村的建筑是鄉村文化的載體,是與村民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生命體”,當前鄉村建筑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傳統民居受到破壞、傳統鄉村建筑的消失,鄉村建筑特色缺失,同質化嚴重。傳統民族文化不僅僅是簡單地形式化繼承,而是通過空間載體去表達和傳承傳統民族文化的內在精神內涵。而繼承并運用傳統民族文化符號,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勇于創新,這是現代建筑設計發展的必然方向和趨勢。
在鄉村建筑中增加傳統民族文化元素,使民族建筑具有創新性,使鄉村建筑辨識度得以提升。將這些文化內涵深刻地融入到民族建筑中,才更能賦予民族文化靈魂和生命,彰顯民族文化的凝聚與自信。
著名建筑師吳良鏞先生也提出了“抽象繼承”的思想。他支持設計理念和原則的發展,用傳統元素符號在實際創作中可以提取出傳統建筑形象中最具特色的部分。然后,以抽象、濃縮、完善為動力,產生新的思想,在創作過程中既追求整體和局部的相似性,又不排斥一定程度和一定細節的相似性。吸收傳統的民族元素符號,如結構、空間意境、材料、技術等元素,經過抽象與轉化形成一種符號并將其應用到現代建筑中的傳承手法,為傳統文化在現代建筑中的全新體現提供新的途徑[2]。
現如今,人們愈發重視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 對居住環境質量與審美需求越來越高, “美麗鄉村”納入了鄉村規劃中,傳統民族文化元素的設計成為鄉村建筑景觀設計的一大特色。
鄉村景觀有著濃厚的生活基礎和濃郁的鄉土氣息,與廣大農村居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當前鄉村景觀設計中存在著原始景觀風貌糟受破壞,鄉村景觀特色缺乏,人工景觀生硬,景觀系統性不完整等問題。因此, 在民族文化元素設計理念導向下的鄉村景觀設計,應適度開發保護原始景觀,設計優化鄉村特色空間,挖掘文化內涵,體現景觀文化底蘊與景觀特色,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景觀結合,增強人工景觀靈動性。要以人為本, 保留原有的鄉土文化,尊重傳統和現代的差異。
在鄉村景觀設計中融入民族傳統文化元素,提煉傳統文化元素的“形與意”,并將其滲透到現代景觀設計中,使之賦有神韻。取其“形” 即對傳統元素形態、色彩、尺寸的延續、抽象與變形。 承其“意” 中國傳統符號種類很多,有象征民族特色的符號元素:生肖、祥云、松、竹、梅等,傳統視覺元素背后的“意”是人們迷戀其造型的關鍵[3]??v觀古今,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寄托都離不開民族文化元素,因而傳統民族元素與景觀設計的融合尤為重要,讓傳統民族文化符號為現代鄉村景觀設計增色,是探尋傳統民族文化元素與現代景觀設計結合的有效途徑與具體方法。
基于上述論斷,傳統民族文化符號與建筑景觀設計的融合已迫在眉睫,具有重大的理論與實踐意義。挖掘傳統文民族化元素內涵有利于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而提取傳統民族文化元素,運用到建筑景觀設計中也可以激發和提升民族自信。多種傳統民族文化符號在設計中的表達也能夠促進鄉村多元化發展,為民族文化大融合提供新的途徑。
加強傳統民族文化元素設計理念在鄉村建設中的應用,地域文化特色能夠避免受到傷害以及得到傳承與發揚,推動中國鄉村規劃多元化的持續發展。對鄉村建設中的特色建設和多元化特色產業發展有促進作用。因為我國鄉村地區的地理位置不同,所以影響各個地區的文化傳承發展,農村的休閑公共場所以及房屋建筑的自由性,因這些先天的優勢取得的細節,為建筑景觀設計提供靈感。同時,傳統民族文化元素設計有利于鄉村特色呈現多元化的趨勢,使得鄉村旅游具備發展優勢。在鄉村建設設計中展現傳統民族文化元素特色是鄉村旅游開發吸引點的其中之一,使得中國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得到充分的發展,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業,振興鄉村。
鄉村建筑及景觀設計中的傳統民族文化元素與現代景觀建筑設計是一個不斷發展和融合的過程,建筑及景觀設計中的“民族味”不應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與效果的追求,而是要對傳統文化的內涵挖掘與元素提煉。通過傳統民俗符號與鄉村建筑及景觀設計的結合,從而改善鄉村景觀質量,實現“美麗鄉村”建設目標,是發展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手段,也是傳承鄉土文化與精神,保持地域文化特色,留住鄉愁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