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希令
吉林廣播電視臺
傳統媒體沒有新媒體擁有的優勢多,新媒體的發展速度快,在很短的時間里就成了群眾主要獲取信息的方法。新媒體給傳統媒體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導致了觀眾大量流失。在這種情況下,怎樣才能留住觀眾,提升民生節目的收視率,成為了一個困難。新媒體下觀眾對民生節目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工作人員在進行相關工作的時候,要更好的貼近群眾生活,同時要積極得去發展創新[1]。只有這樣群眾才會長久的去觀看這一類節目,在保證群眾支持下,做到高質量的節目,來提升收視率。
新媒體屬于新時代下的產物。根據詳細的表現方式可以看出,新媒體是傳統資源與新媒體思路以及網絡這方面相結合起來的,通過對素材、制作和傳播等方面進行全行的改變,讓信息技術的優點最大化的發揮了出來,形成了新媒體體制。在新媒體背景下,民生節目顯著的特點主要在三個方面:一是實時性,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打破了以往的傳播方式,不僅對時間限制有很大的提升,對傳播途徑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實時性也成為了現今民生節目的看點[2]。二是多種性,民生節目信息多樣化,這在傳播時不僅開闊了群眾的眼界,也改變了原有的節目效果。三是互動性,新媒體利用網絡技術,實現了傳播者與群眾的互動,讓其能夠發表自己的看法,增加了群眾的參與感。
民生節目一直都很受群眾的喜愛,其拍攝的節目效果都是來自實際生活,有些節目都是老百姓身邊發生的事情,因此能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所以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民生節目,有些地方的電視節目都有好幾檔這一類節目。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廣泛,有些電視民生節目都是直接采用新媒體上的內容,很少在去用心編輯排練。另外,一些比較受關注的民生節目,每個電視節目都會進行播放相關的內容,這就引起了這一類節目同質化的現象比較嚴重,觀眾無論是通過新媒體還是在電視中看到的節目都一樣,時間長了就會失去對民生節目的興趣。久而久之觀眾對民生節目的喜愛就會降低,最后導致的結果就是觀眾流量損失,收視率不佳,對于節目的發展面臨著巨大的困難[3]。此外,新媒體時代群眾可以經過各種網絡軟件來獲取民生節目信息,而不再只依靠電視節目。對于這種現象,電視民生節目如果不去重視編輯的創新,就很難再新媒體下獲得關注,長久生存下去和持續發展的余地會越來越小。
民生節目比較貼近群眾生活,得到的關注也非常廣泛,收視率一般都不會太低。所以,各個地方的民生節目也變的越來越多,同時競爭也跟隨著變大。一些民生節目為了吸引觀眾的眼球,提高收視率,對選取節目信息不重視,只想著數量卻不顧忌質量問題,導致節目質量不斷下降。最明顯的問題就是,一些民生節目為了商業和利益化,為了吸引群眾,無節制的使用一些低俗的內容。還有一些民生節目為了滿足一些低俗趣味的群眾,把節目過度娛樂化。大部分群眾在觀看這些民生節目中都會產生反感,進而導致對其失去興趣,選著其他的方法去觀看民生節目。這時候雖然節目帶來了一小部分群眾的滿意,帶來一段時間的關注,但是會給節目長久發展帶來很大的影響。面對激烈的競爭,一部分民生節目通常會過分煽情,少部分節目中甚至會出現禁止出現的畫面。
民生節目要想提高自己,長時間存活發展下去,就要打好群眾的基礎,跟隨著新媒體的時代步伐,造就自身的意識和思緒。編輯工作者的工作質量對民生節目方面有很大的影響,只有提高自身的創新思緒,才能做出高質量的節目效果,更好的吸引群眾的注意[4]。在民生節目采編時,這方面的工作人員要進一步開闊眼界,突破以往的思緒限制,用獨特的角度表現出來不同與平常民生節目的效果,防止同質化。這對于工作人員來說就需要更高的要求了,這就需要他們平時多留意民生,依靠自身的觀察力去發掘更有價值的民生節目。編輯工作者要注意,只有更高效,更快速的做出新的民生節目并播出,才能以獨有的方式吸引群眾的關注。
節目在編輯時,要以群眾的需求為方向,這就需要這方面的工作人員去仔細觀察和親身體驗現實生活,在平常的工作中多深入去了解群眾的需要,及時去發現生活中身邊的問題,在這期間上去發掘節目素材。這種辦法能很好的滿足群眾的需要,群眾自然也就對其節目產生興趣,這不僅對收視率有一定的提升,還能增強影響力,這樣也就能長期發展下去。民生節目的內容選擇要有特點,避免相同,還要加深去發掘,從而根據不同的角度發表出來,從而達到群眾的共識,讓其更加的感興趣。要保證節目的新鮮,就要做好收集工作,工作人員可以通過調查的方式或者利用一定的方法讓群眾參與到其中,為節目提供新穎性。除了這些以外,工作人員還可以利用網絡軟件,來讓群眾提供信息,對于有價值的消息,進行跟蹤報道,這樣大大提高了報道消息的價值。節目編輯要基于實際生活,對選取內容要重視起來,一定要保證內容的質量。面對復雜的消息,民生節目一定要對內容進行精確的選擇,但是,一定不能走標題黨這條路,要真真正正的樹立民生節目的權威性。
民生節目的計劃在編輯中非常重要。在進行這項工作時,相關的人員要知道自己任務的重要性,把民生節目中新媒體下的開展需要以及群眾對新聞的需求等聯系在一起,科學合理的選好內容,做好這些相關的工作。民生節目的計劃要保證多種的方式,要根據需要來確定運用那種方法。在制作過程中還要做好編排的工作。新媒體時代對于民生節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完成這項工作時必須要有創新。要根據新媒體對媒介傳播的影響,開展新的編排方式。民生節目的編排不能固執于以往的方式,為了讓效果更加生動,可以把相關有聯系的內容結合在一起,或者把不同的內容搭配在一起,這樣既整合和完善了內容,又能讓報道更有節奏,來保證群眾的觀看體驗[5]。新媒體時代內容編排要靈活,在數字技術的支持下聲色影光效果也更好,電視民生節目計劃與編排要是不進行更新,會導致群眾的關注下滑。
現在時代,電視民生節目只有和新媒體結合起來才能有發展的余地,工作人員除了要有專業的能力和職業道德以外,還要經過學習掌握竹新媒體編輯能力和素養。民生節目編輯工作人員要能通過創新編輯方法來提高節目的吸引力,最后把良好的編輯變為實際的收視率。這方面的工作人員要有非常好的文化底蘊和剪輯能力。在剪輯相關的鏡頭時,應該把帶給群眾在新媒體中無法體驗到的現場感為目的,在剪輯時運用好長鏡頭,通過配音、動畫、字幕等還原內容,以引發共識,讓群眾得到更好的觀看體驗。另外,新媒體背景下,民生節目在進行編輯時,除了要加強其中的內容,確保民生節目的新鮮以外,還要使節目更具趣味性。另外,民生節目編輯除了要擁有電視節目編輯能力外,還應合理利用新媒體資源平臺,具備在軟件平臺上編輯民生節目的能力,這樣就能將電視民生節目與新媒體有效結合在了一起,電視民生節目傳播途徑也就更廣闊了[6]。最后,內容的把握上要有特點,在信息蔓延的時代要始終保持別具一格的特點,既要結和新媒體的優點技術來彌補自己的缺點,又要加強民生節目的內容。
結和上文所講,新媒體所擁有的優點,給民生節目提供了更多發展的可能性。因此,每一個新媒體應該發揮出自己的傳播優點,對自身在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計劃要做好充分地的準備,自然的接受新媒體帶來的機會和挑戰,運用新媒體比較成功的地方,讓以往的媒體得到更完善的發展。同時,民生節目在以后的發展中,更應該做到創新選題、創新方法、創新內容,結合新媒體的各種優點,更好的完成民生節目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