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貴斌
(淮安天參農牧水產有限公司,江蘇 淮安 223000)

仙燈湖位于盱眙縣鐵佛鎮境內,洪澤湖南側淮河北岸,淮河經過這里呈“U”字形東流入海,因為地勢低洼曾經是淮河的洪水走廊,所以土壤肥沃,富含各種有機物質和多種天然微量元素,是人們種植、養殖得天獨厚的風水寶地。
那么大水面健康養魚究竟是怎樣“煉”成的,這里介紹一下在養殖技術方面的關鍵要點。
底質決定水質、水質決定養殖。生石灰200千克/畝帶水消毒殺蟲,生石灰加水釋放熱量具有很強的滅菌解毒、除蟲殺卵作用,而且沒有任何副作用,要全方位無死角,讓菌、毒、蟲、卵無處隱藏,1周以后干塘、凍塘、曬塘30天以上,必要時進行旋耕風化氧化底泥,有條件的每年1次,確保兩年徹底進行1次。高溫季節定期使用低毒清(單過硫酸氫鉀)0.25千克/畝,或大粒徑顆粒氧0.5千克/畝,每5~10天1次;或每30天1次生石灰15千克/畝進行改底。
早春引進清澈無污的淮河水,進水與排水系統分路而行互不干擾。中后期水質較肥時進排水系統可以細水長流。8臺400千瓦變壓器、500臺3千瓦增氧機(含部分2.2千瓦的爬水機)、6臺水泵全天候為魚服務,特別是夏季高溫季節或載魚量達到500千克/畝以上時,增氧機保證工作12小時以上,尤其是晚上要開足10小時,不僅增氧而且促進藻類呼吸以增強水體活性。
首先保持應有的清潔水質,水質惡化時才能考慮調水來改善水質,要因水制宜,以變治變。經常適度引進新鮮水源、排除部分老化水體形成微流水和開動增氧機是保持水體活力與水體質量的重要舉措。調水就是水體中必需的營養物質缺啥補啥,同時對負面的有毒、有害物質有啥祛啥。定期使用菌藻旺、氨基酸肥水膏、葡萄糖或糖蜜、應激靈、大蘇打、有機酸解毒液、EM旺、參寶、食鹽、低毒清、顆粒氧等,因需而用。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養殖水體的肥、活、嫩、爽。
科學放養合理搭配,適當粗放稀放是生態養殖的前提,放養魚不要太精、太密是健康養殖的保證。產量設計和品種搭配遵循“帕雷特法則”。
花鰱和白鰱每畝分別放養50尾和10尾,規格為0.25~0.5千克/尾。鯽魚和草魚混養每畝分別放養800尾和150尾,鯽魚規格為0.25千克/尾左右,草魚規格為1千克/尾左右。
統放輪捕或輪捕輪放,緩解水體壓力,減少疾病的發生與發展。提倡早冬或晚春放苗,水溫15℃左右為宜。選擇健康的優質種苗,自繁自養或到實地考察訂購。
種苗必須來源于非疫區,來源不明不放養,非健康或有損傷的不放養,品種不好不放養,不消毒或消毒不徹底的不放養。TS消毒法(圍網暫養消毒法):根據水面大小或放魚量的多少而定,圍網20~30米2計算水體體積,按每立方米用食鹽15千克+碘制劑30毫升+敵百蟲30克+應激靈30克計算攪拌均勻,放魚入圍網之中浸泡藥浴1小時左右,提網讓其游出。
飼料必須是膨化料,因為膨化料可漂浮且水中穩定性好、不易沉底散失,加之粉末少不會浪費和污染水體,熟化度高、易于消化吸收等。
前期與高溫季節投喂P6#飼料,顆粒宜小不宜大,喂量宜少不宜多,料質宜粗不宜精,飽食度宜控不宜飽,十飽九病,建議七成飽左右為佳,以“控肚子、吊架子、拉殼子”為主,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或減少疾病的發生。
后期飼料投喂可以因需調整,適度增加數量和提高飼料質量,以P5#主導,以增體重、體長為主。前期因控料所影響的體重后期會得到生長補償。
大水面投喂方法有別于小塘口的定點投喂,獨特的飼料船投喂法也是打造健康與生態養殖的前提條件,飼料船裝載量20噸左右,兩邊有數個出料口可自動開關。船行料落,水動魚隨,魚在運動中采食、在采食中運動,自然養成健康的魚。投喂持續時間50分鐘/次,3~4次/天,飼料船呈“S”形行走路線轉圈喂料。這樣魚呼吸溶氧充分加之搶食運動,可以促進魚體內臟機能代謝,增強魚體健康,提升魚肉品質。
全程采用中草藥保健料,強胃健腸、保肝護膽及清熱解毒等,因情況選用,建議至少晚上一頓喂足保健料。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祛蟲殺蟲,以食場掛袋為主,或食場藥浴再配合驅蟲保健料進行定期預防,不建議全池潑灑用藥,避免不必要的傷害與污染。
事實證明,按照以上幾點養殖事項進行管理操作,近幾年仙燈湖確實收到了健康養殖、平安養殖、生態養殖的優良成效。
以上幾點是針對大水面養殖和近幾年普水養殖總結的經驗與感悟,恐有不妥也難周全,還請業內行家批評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