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燦林
廣西科技大學
當前,在高校中軟件工程這門課程不僅是軟件工程專業的必修專業基礎課,也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等相關專業所應學習的重要課程,其屬于軟件類課程體系中最為關鍵的課程。軟件工程課程對其基本概念、原理技術與方法等進行了全面化、系統化的介紹,并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軟件開發能力、軟件綜合素質進行了著重的培養,從而為后續的學習以及未來從事相關職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軟件工程涉及多個知識領域,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其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實踐性等特點,
這樣教學難度也相應的增大。而傳統的教學中卻存在著諸多的弊端:首先,由于學生缺少軟件開發的相關經驗,所以很難理解那些較為抽象的理論知識,覺得學習枯燥乏味,提不起學習興致;其次,在教學中通常以教材、教師為中心,過于依賴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工程經驗,
使教學空間受到了限制,且信息化程度偏低,成績評價方式也較為的單一化;最后,以理論教學為主,而忽略了培養學生的工程、創造等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實踐教學部分缺少實戰練習項目以及對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訓練。由此可見,傳統的教育理念、方式等不僅無法適應
現階段的理論和技術,也無法滿足新時代背景下對軟件工程人才的培養需求。因此,應高度重視軟件工程課程教學建設,采取有效措施深化改革。
在新工科背景下,應加大力度培養綜合素質高的應用型、創新型人才,讓他們能夠在軟件開發過程中可以勝任各個工作崗位,切實提升自身的實踐、創新等能力和素養。在軟件工程課程進行改革的過程中,將新工科建設思想作為指導思想,著重對教學體系和內容、教學模式和方法以及考核評價機制等方面進行改進,并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能力培養作為重中之重。
首先,教學體系和內容的優化。充分考慮時代需求,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等能力,創建以新工科建設思想為指導的人才培養課上課下一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針對理論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整合,采取以案例主導與項目驅動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可以更好的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
其次,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創新。創新教學模式,由傳統的灌輸式、封閉式的課堂轉變為研究型、開放型的課堂。積極創建線上與線下有效結合的良好學習環境,充分借助網絡平臺為教學提供全面化的資源和服務,從而取長補短。
最后,考核評價機制的完善。創建科學合理的課程考核體系,并制定實踐教學評價標準,
針對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實施動態化的管理和考核。創建多元化的考核辦法,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制定有針對性的、不同類型的考核方法。
就軟件工程而言,要想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實踐、科研等綜合素質,實踐教學尤為關鍵,軟件工程課程的改革,應以滿足市場需求為主,著重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建人才培養課上課下一體化的實踐教學體系。首先,在課堂上的實踐環節,以案例主導和項目驅動為基礎,創建一個由階段性實驗逐漸向綜合性實訓轉變的實踐教學體系,在教學內容上保證系統性和連貫性的同時,能夠有效的銜接后期的畢業設計。階段性實驗以案例主導教學為主,綜合實訓以項目驅動教學為主,學生應對開發的系統有明確的要求,在科學化、規范化的理論指導下,對軟件的需求進行分析、設計以及測試等,并對開發中出現的各種各樣的問題進行解決,實踐的結論應包含相關配套的軟件文檔原型系統演示視頻、報告總結等。其次,在教學體系中增加如社團俱樂部、學科競賽以及校企合作等形式的課外實踐活動,創建課內外協調推進的實踐教學體系。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參加各種類型的科研項目、科技活動等,讓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的培養,挖掘他們潛在的創造能力。爭取與國內外的知名軟件企業建立合作關系,打造校企聯合的人才培養模式。當學生進入到實踐基地之后會各自配備企業導師,并在其指導下參與到實際的工程項目當中,對行業的新技術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切實提升專業技能,從而使學生解決工程問題的實踐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
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對教育模式與方法進行創新,打破時空的限制。在時間上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在空間上則是由教室擴展到網絡和實驗室。采取線上線下有效結合的教學模式,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翻轉課堂"教學。
教師應根據教學大綱和行業發展需求,對教學課件、課程視頻以及案例資料等課程資源進行優化,并將這些優質的資源上傳到相關的學習平臺上。學生可以通過平臺獲取關于軟件工程課程的內容、基本概念以及最新發展情況等信息資源,這樣有利于他們在課堂上更加有針對性的拓展學習內容,并在重難點問題上獲得解答。同時,教師應定期分類、整理和歸納課堂上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布置作業并組織學生在網上進行分析討論,并對學生的學習進度和作業完成情況進行實時監控,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和答疑,另外,通過課程平臺對學生進行教學評價,獲取他們對教學的反饋意見,并進行改進。
課堂教學由以往灌輸式為主向以學生為主的互動式教學轉變,這樣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也使得課時不足、重難點不突出等問題得到了有效的解決。打破以往時空的局限性,積極引導學生使用各種專業相關的網絡平臺,創建開放式的實驗教學環境,將軟件工程的相關實驗室逐漸向學生開放,從而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展示平臺。
不斷完善考核評價標準,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力以及素質,予以全面化、綜合性地評價。專業知識通??己说氖菍W生掌握軟件工程基本知識點的情況;能力主要考核的是學生面對實際工程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等;素質主要考核的是學生所應具備的職業素養。
根據軟件工程的學科特點,在考核方法上應注重多元化、科學化以及人性化,針對不同層次、類型的學生制定多種考核方法,將考核融入到整個教學活動中。例如基礎類可采取安排作業、組織討論以及實驗測試等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設計類可采取課程設計、展示及報告等考查學生的項目工程實踐能力;研究類則可采取課程論文、學科競賽以及創新大賽等考核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綜合考核學生各方面表現,最后給出學生總成績。
總之,在新工科背景下,軟件工程課程教學要想實現全面改革,就必須要從教學的體系和內容、教學模式和方法以及考核評價機制等方面著手進一步深化改革,培養高素質高水平的技能型軟件工程人才,從而更好的滿足時代發展對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