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翔 張文清
摘 ?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生態環境遭到極大的破壞,而林業發展可以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在林業發展過程中,病蟲害防治是我國林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保證植物的健康生長,分析了病蟲害發生的原因,通過制定科學的防治措施,保證林業的健康發展,從而促進經濟發展與環境可持續發展相結合,希望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原因;策略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7-0084-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763 ? ? ? 文獻標志碼: A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林業資源遭到破壞,林業病蟲害嚴重威脅著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國民經濟的增長。在這種背景下,林業部門和相關人員應注重林業病蟲害的防治,優化林木,確保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1 ? 無公害防治技術的重要性
在傳統的林業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工作人員往往依靠化學藥劑來防治林業病蟲害。雖然這種方法在短時間內成功消滅了病蟲害,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樹木自身也受到化學藥劑的影響,抵抗病蟲害能力減弱,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樹木彎曲死亡。為了保障林業生態平衡,實施林業無公害防治技術對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社會和諧具有重要意義。
1.1 ? 生態價值
我國在發展現代林業的過程中,提出了以下要求:第一,科學預防,依法管理,促進林木健康生長;第二,無公害防治技術的發展應充分滿足國家和行業的要求,無公害防治技術不僅可以加快現代林業生態系統的建設,還可以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維護生態平衡,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1.2 ? 經濟價值
過去使用的是化學控制技術,而無公害防治技術是生物技術和物理技術的應用。不僅不會污染環境,而且更快、更高效地節省了傳統控制方法帶來的時間和人工成本,無公害防治技術能夠為林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生態技術支持。
2 ? 林業病蟲害產生原因
林業病蟲害產生的原因多方面。一旦病蟲害出現,就會大規模發展,解決這一問題就會面臨很多困難。因此,在林業發展階段,最好的防治措施是從源頭上控制病蟲害,不斷提高防治技術的應用效果。
2.1 ? 林業病蟲害防治力度不足
林業病蟲害影響林業的經濟效益,制約當地經濟的建設和發展。此外,我國林業在發展過程中也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初期,一些生態發展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因此,在林業發展過程中忽視病蟲害防治,甚至在林業生態建設階段長期存在病蟲害問題,當病蟲害出現時,導致樹木大規模死亡,卻無法對病蟲害進行有效的防治,使林業生態建設和發展受到嚴重影響,同時管理者或員工缺乏重視也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2.2 ? 病蟲害無法根治
由于害蟲可以利用各種傳播渠道進入林業管理過程,因此林業和農業在病蟲害防治轉化階段面臨諸多挑戰。由此產生的病蟲害會繼續蔓延,甚至出現一定的耐藥性。因此,病蟲害防治是一個反復的過程,提高病蟲害防治的有效性非常重要。
2.3 ? 病蟲害防治技術創新不足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林業經濟發展處于中等水平,依靠各部委的統一控制和指導,財政資金的作用顯然不能滿足我國林業發展階段的目標和要求。林業病蟲害防治需要創新和實踐,沒有足夠的資金支持,防控效果將受到影響。目前的技術手段和理論基礎落后,不能滿足現代林業發展的需要,如果病蟲害產生抗體,具有一定的耐藥性,就會影響整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1]。
2.4 ? 樹木種類單一
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森林種植面積明顯增加。根據當地的氣候和地形選擇單一樹種進行人工林種植,這種種植方式使種植園更美觀,養護工作更統一。然而,由于樹種的單一性,很難形成穩定的林業系統,自然天敵的數量不足。在整個森林環境下,人工林種植遠遠超過了天然林,人工林單一的生態系統,生物和微生物組成有限,不能單獨形成多個生態系統,害蟲一旦超過現有的生態系統,很容易對樹木造成大規模的破壞,甚至死亡。
2.5 ? 農藥使用不當
林業工作人員在殺蟲劑的使用上不合理,在使用過程中往往噴灑過多,不僅不能有效地防治害蟲,還會影響林木的健康生長。反復接觸農藥后,病蟲害可能會產生一定的耐藥性,導致藥劑對病蟲害不起作用。然而,當工作人員發現病蟲害未得到控制時,將繼續使用高濃度的殺蟲劑,令病蟲害防治更加困難[2]。
2.6 ? 大量天然林被砍伐
在林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為了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天然林被隨意砍伐。森林資源的利用價值很高,由于經濟發展政策的長期實施,天然林的面積嚴重受到破壞,數量減少,對林業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影響,還會增加病蟲害發生的可能性。目前森林保護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森林種植園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
3 ? 無公害防治對策
在新時期的林業生態建設過程中,必須加強病蟲害防治,只有采取科學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全面解決病蟲害對林業經濟發展的影響,確保林業生態建設健康、綠色、可持續發展。為解決亂砍濫伐現象,維護林業經濟生態平衡,應積極加強對林木的檢驗檢疫,加強對農藥的控制,并建立專業的管理、監督和檢查隊伍[3]。
3.1 ? 加強林業病蟲害的監測和控制
林業病蟲害具有繁殖能力強、傳播迅速、影響廣泛等特點,林業害蟲一旦出現,很容易在短時間內暴發,給管理工作帶來挑戰。技術人員應優化林業保護體系,提高病蟲害防治水平,這也是實施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有效手段。為了加強病蟲害的預防、監測和管理工作,可以將科學技術應用到日常管理中,并對以往常見的林業病蟲害進行分析,可以安裝監測工具和設備,以協調基礎設施和相應的技術管理制度,工作人員應積極參與并履行職責,以防止林業病蟲害問題進一步惡化。
3.2 ? 提前進行植物檢疫
在林業管理過程中,必須采取不同的防治方法,播種前應防治種子病蟲害。植物檢疫可以有效地防治播種前植物病蟲害,在確定植物本身是否攜帶病蟲害時,加強防治工作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如發現病蟲害,必須盡快查明病蟲害的種類,及時對植物進行處理。
3.3 ? 加大科技投入,推廣先進技術
在防治林業病蟲害的過程中,注意資金的使用,提高防治病蟲害效率。一方面,林業相關部門要有效利用資金,推進林業基礎設施建設;另一方面,必須建立專項資金制度,避免資金的非正常運作,減少資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為建立林業病蟲害防治制度提供充足資金。此外,使用農藥時,要選用綠色農藥,結合其他防治技術,開展綜合防治,提高整個森林系統對害蟲的抗性,合理分布樹種比例,實現林業綠色、健康、可持續發展。
3.4 ? 增加樹種
作為人工林規劃的一部分,應根據相關林業知識,在不同層次和地區進行林業規劃,種植不同特點的樹木,增加樹種。同時,可以引入新樹種,改善生態系統,增強生態系統的自我恢復能力,使林木對病蟲害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工作人員必須加強對森林的保護,保護生態環境和物種多樣性[4]。
3.5 ? 合理使用農藥,采用無公害綜合治理
化學農藥的合理控制對于森林病蟲害的防治非常重要,因為農藥會對林業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隨著藥物的積累,危害增加,為了有效減少對林木的損害,促進林業生態平衡發展,應加強控制化學農藥的使用,有效預防病蟲害的發生,優化現有的化學農藥,加大科研投入,確保使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減少化學殺蟲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加強監測和管理工作,并禁止使用不符合國家規定的化學殺蟲劑。此外,引入天敵不僅可以有效地消滅害蟲,而且保證了林業的快速發展,為未來的生態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通過引進昆蟲,可盡量減少對環境的破壞,有效保護綠色環境。并結合當地的病蟲害發生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預防和控制措施,減少損失。
3.6 ? 加強森林資源的保護,禁止亂砍濫伐
有關部門要兼顧天然林的價值,做好天然林的保護工作。因此,做好天然林保護工作,要從不同角度和層次,根據該地區天然林的情況開展研究。在種植過程中也要注意單株樹種的問題,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選擇合適的樹種,避免發生大規模的病蟲害問題。
4 ? 結束語
林業病蟲害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威脅著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國民經濟的增長。因此,林業相關人員應該優化無公害病蟲害防治,并做好林業病蟲害的預防和控制工作,根據不同級別的林業病蟲害,確保林業資源的合理利用。
參考文獻:
[ 1 ] 于理明,劉玲玲,張英.林業病蟲害防治中無公害防治技術的應用[J].農家參謀,2020(22):117.
[ 2 ] 黃冬梅.提高林業技術對治理林業病蟲害的研究[J].林業科技情報,2020,52(4):108-110.
[ 3 ] 王大晶,李淑仿,孫大賽,等.林業有害生物無公害防治技術應用分析[J].現代園藝,2020,43(23):115-116.
[ 4 ] 何利紅.林業病蟲害無公害防治的重要意義和防治方法[J].鄉村科技,2020,11(3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