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巖 袁明昕
近年來,全球化發展促使國家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為文化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實現了文學作品的傳遞。通過對英美文學作品的閱讀與鑒賞可以促使讀者深入了解英美文化,以英美文學作品為媒介,幫助人們了解中西文化背景,明確英美國家的意識形態,同時了解其創作者的寫作風格,感受其思想與內涵,加強對文化的認知。
一、英美文學作品的重要價值
英美文學作品可以說是英美文化傳播的載體,也是人們了解其文化的主要方式,實現跨文化交流。例如,讀者可以通過英美文學作品深入探索英美國家的意識形態,分析其背景與文化,深化作品中的文化內涵,為世界文學與思想教育的開展產生良好的推動力。通過分析發現,英美文學作品具有較高的價值,如文學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等,通過合理的閱讀與鑒賞,還可以進一步地探索和分析民族特點、美國價值觀、人文文化、社會文化等,以及展現出的獨特價值觀,促使其文學作品可以擴展讀者的思想意識,針對性地開展創新,體會英美的價值觀,在實踐中提升自身的能力素養,掌握知識內容,實現自我教育與發展,具有良好的實踐價值。
二、英美文學作品的閱讀與鑒賞的積極意義
(一)促使讀者了解英美文學作品特征
文學作品可以說是語言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文化較為重要的知識財富,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促使人們的精神世界得到發展。文學作品是創作者經過反復地提煉與加工形成的文字,具有豐富的藝術內涵,在發展過程中可以對讀者的精神思想產生一定的引導,促使其感受文化,分析跨文化背景下文學藝術的不同,感受英語的魅力。英語具有強大的表達功能,與漢語存在明顯的不同,具有獨特的風格魅力,蘊含較為豐富的民族特色信息。以《飄》為例,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明確地感受到其蘊含的韻律美感,如通過文章感受米切爾的語言特色,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分析其文學作品的不同語言結構,感受其蘊含的藝術,以此來體驗英美文學作品呈現出的獨特性,達到閱讀的目的。
(二)全面感受英美國家的文化背景
對于不同的國家來說,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影響,產生差異較大的背景文化、社會觀念、地域特色以及精神思想,通過英美文學作品的閱讀,可以深入了解英美國家文化,學會從批判的角度分析文學意識,保證思維的客觀性,最終達到閱讀的目的。在閱讀當代英美文學作品中,還應深入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與作者的創作背景,明確其創作思想,逐漸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如深入閱讀《飄》可以促使讀者深入了解上世紀中期美國當時的文化情況,并產生良好的價值意識,產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實際上,對于某些人而言,學習英語語言的難度較大,不僅需要學習者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也需要對語言產生深入的感悟,以提升學習效率,通過英美文學作品的鑒賞可以促使讀者掌握英美文化的發展背景,深入地開展分析,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感悟作品蘊含的哲理內容,促使廣大的讀者深入探索文化,感受不同地區的文化色彩與人文色彩,如在閱讀《飄》時可以深入了解美國的發展歷程與奴隸制文化,分析不同文化呈現出的差異性,以此擴展讀者的視野。
(三)提升讀者自身的綜合人文素養
在閱讀英美文學作品中,讀者可以探索分析創作者的思想,如精神上的人生追求、發展觀念、情感思想等,可以對讀者產生一定的感染力,促使其提升自身的文學素養水平,為以后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讀者可以根據創作者的描繪進行人物形象分析,根據自身的意識塑造形象,逐漸提升自身的人文精神,如在閱讀《飄》時,讀者可以產生敢于面對命運、追求幸福等思想,感悟人生的真諦,產生良好的感悟,達到閱讀的目的。
三、英美文學作品的閱讀與鑒賞的方法——以小說《飄》為例
(一)靈活地對英美文學作品的形式、載體進行鑒賞
對英美文學作品來說,其自身蘊含豐富的載體形式,因而讀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欣賞,做好正面地理解,感悟文章的內涵。例如,在《飄》小說中,創作者對郝思嘉的形象進行了多元化的塑造,展現出多面性,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根據其實際情況來感受美國真實的生活,其小說并不是完全虛構,而是由美國真實生活來映射,蘊含著作者自身的生活經歷與情感體驗,展現出獨特的藝術價值。例如,在描寫白德瑞時,通過軍隊、情人以及郝思嘉之間的關系引入,融入人文思想與浪漫思想,甚至郝思嘉在面對奴隸制度與友情矛盾時產生的掙扎思想也是重點的情感,通過反復地描寫來展現出獨特的價值,強調角色的沖突性,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其思想蘊含的價值。在文學作品分析過程中,讀者可以通過文學作品了解內容,明確其社會的面貌,理解當時社會的矛盾,如在《飄》閱讀過程中可以分析當時的奴隸制度,感受當時的社會背景:奴隸的地位較為低下,深受奴隸主的壓迫與歧視;通過南北戰爭促使奴隸得到解放,奴隸可以追求自由與平等,利用其反抗意識來表達敢于向命運爭斗的思想。讀者可以對各項內容深入地思考與捕捉,促使讀者形成思考意識,對于文化的弘揚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
(二)從文學與文化角度對英美文學作品進行分析
相對來說,文化與文學是一種共生事物,文學作品受時代背景影響,尤其是文學作品的內容,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其產生的思維方式不同,因此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需要考慮其文化背景產生的影響,探索文化內涵及獨特的文學價值。例如,閱讀《飄》的過程中,讀者要清晰了解郝思嘉的時代背景,以及了解文化背景與社會現狀,分析現階段戲劇化的語言特色,提升整體的文學閱讀效果。在閱讀與鑒賞過程中,讀者須深入分析中西文化差異性,明確跨文化背景的影響,感受當時的社會背景,才能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與此同時,應結合文化解讀文學作品,在閱讀過程中逐漸學會鑒賞,提升自身的鑒賞能力,優化自身的文化素養。
(三)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合理地鑒賞分析
在進行英美文學作品分析過程中,應全面地開拓創新,根據作品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掌握作品的精髓,進行細致地品讀,尤其是文章的精華部分,需要重點分析,以達到閱讀的目的。對不同的事物進行理解產生的思想不同,在具體的賞析過程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按照自身的喜好進行品讀,養成良好的習慣,并且在品讀過程中深入研讀作品,融入自身的思想,逐漸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形象,產生情感上的共鳴,積極與作者進行情感上的互動,最終產生閱讀感悟。在精細閱讀后進行深入地探討,明確現階段的內容,解讀當前的作品。讀者可以積極地進行交流分析,在閱讀過程中形成全新的認知,進而加深自身的閱讀理解,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例如在《飄》的閱讀過程中,明確其重點,重點在于男女主人公間的愛情,以此為主線開展探索故事情節,通過對親情與愛情間激烈沖突的描述來展現作者自身的情感,最終以悲劇結果收場,由此來呈現現實的悲哀,展現出獨特的思想。作品融合美好和現實,反映社會背景對文學作品產生的影響,對社會現實進行揭露,利用一種批判和不滿來表達自身的情感。讀者應掌握作品的思想,對重點部分進行細致品讀,從全面角度進行分析理解,以達到閱讀的目的。《飄》是一部愛情題材文學作品,在進行創作過程中,作者始終運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進行表達,與傳統的文學作品存在明顯的不同,其文章結構更為嚴謹,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全新的框架,融入全新的內容,以促使整體性提升,保證各項內容對比鮮明,可以全面地表達感情,使讀者可以通過精讀、復讀、速讀、研讀等方法探索文章蘊含的情感,產生良好的認識,同時促使讀者加深對內容的認知,對作品的脈絡形成更加準確地認識后分析鑒賞作品的內涵,以此來產生情感體驗,真正意義上進行作品鑒賞。與此同時,讀者應選擇符合自身實際的閱讀方法,認真思考作品,進行合理地交流和溝通,通過體驗進行反思總結,探尋作品的意義,清晰地認識作品。
(四)掌握賞析閱讀的技巧
在英美文學作品閱讀分析過程中,讀者應掌握相關的閱讀技巧,針對性地開展探討,感受文化的氛圍,學會自主鑒賞文學作品,形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維,促使閱讀技巧整體性提升。讀者可以積極地創新內容,利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處理,如英語表演、英語音樂、英語影片等方式形成良好的氛圍,突破母語的限制,在鑒賞過程中展現出獨特的價值,以促使其獲得良好的體驗,鑒賞英美文學作品。掌握閱讀賞析的技巧后,在發展過程中讀者要學會對文化分析,注重文化的沉淀來開展賞析閱讀,以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與分析能力,進一步理解知識內容。
四、結論:
綜上所述,英美文學作品中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其文化的脈絡較為清晰,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可以合理地進行梳理,以實現文學作品與情感的結合,促使其展現出獨特的意義,提升閱讀價值與藝術價值。因此在閱讀過程中,讀者應注重閱讀計劃的制定,按照相應的閱讀計劃開展,掌握閱讀賞析技巧,以完成作品的閱讀賞析,探索作品蘊含的情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最終探索出文學作品的價值,傳遞文學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