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美
兩種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的臨床療效探討
羅美
(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寧夏 銀川,750000)
分析兩種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的臨床療效。60例甲狀腺結節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30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甲狀腺切除術治療,實驗組患者實施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治療,比較兩組甲狀腺結節患者的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切口長度及并發癥發生率。實驗組患者術中出血量 (36.25±4.62)ml、住院時間 (4.13±0.32)d、切口長度 (3.26±0.76) cm, 均優于對照組的(65.31±9.82)ml、(7.65±0.88)d、(6.75±0.51) cm,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對照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率26.66, 高于實驗組的1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甲狀腺結節患者采取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治療,安全性更高。
甲狀腺切除術;甲狀腺結節;臨床療效
甲狀腺結節屬于腫瘤疾病,十分常見,出現在甲狀腺內的腫瘤可在患者進食的過程中,伴隨吞咽動作而上下移動,這在各類腫瘤中都屬于罕見的情況[1]。目前,該病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但已經出現了一些有效的治療手段。手術切除甲狀腺可達到根治的作用,目前可供選擇的手術方式有傳統切除術和小切口切除術,兩種手術的臨床應用效果研究報告如下。
選取本院 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0例甲狀腺結節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 各30例。在醫生的講解下,患者及其家屬均已知情該研究的相關信息 (方法、內容、目的等) 并自愿簽署同意協議。實驗組男 11 例,女 19 例,年齡 32-68 歲,平均年齡(40.5±6.3)歲;病程4個月-6年, 平均病程(2.4±1.5)年。對照組男 10 例、女20例 , 年齡 37-62 歲 , 平均年齡 (40.4±11.9) 歲;病程 4 個月至5 年,平均病程 (2.79±1.55) 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實施傳統甲狀腺切除術治療。實驗組患者實施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治療,具體如下:對患者實施全身麻醉,協助患者采取仰臥體位,于患者胸骨切跡上2cm頸部皮膚皺褶處作3-5 cm的手術切口,然后將皮膚、皮下組織及頸闊肌切開 , 并將皮瓣游離 , 縱向切開頸白線,切開范圍為甲狀軟骨至胸骨上窩,并將甲狀腺被膜分離,使甲狀腺充分暴露,檢查甲狀腺病變,若手術視野較小時,可將部分胸骨甲狀肌切斷,先將甲狀腺峽部切開然后再將氣管前患側峽部血管分離結扎,離斷甲狀腺中靜脈,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對甲狀腺上下極進行牽引,在游離甲狀腺下極時,可離斷分支囊內,保留被膜,在游離甲狀腺上極時,可切斷甲狀腺上動靜脈,并使其緊貼于甲狀腺上極。分離腺體,將甲狀腺切除,放置橡皮引流管,縫合手術切口,術后,對患者實施引流操作,于 42-84 h 拔除[2]。
分析比較兩組甲狀腺結節患者的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切口長度及并發癥發生率。
采用 SPSS21.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 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術中出血量 (36.25±4.62)ml、住院時間 (4.13±0.32)d、切口長度 (3.26±0.76) cm, 均優于對照組的(65.31±9.82)ml、(7.65±0.88)d、(6.75±0.51) cm,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
實驗組患者術后有3例出現并發癥,分別為2例頸前區疼痛,1例吞咽不適,并發癥發生率10%。對照組患者術后有8例出現并發癥,2例切口粘連、2例吞咽不適、3例頸前區疼痛和1例頸部麻木,并發癥發生率26.66%。兩組并發癥發生率差異比較,P<0.05,有統計學意義。
甲狀腺結節在我國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分析與國內人群日常生活習慣有關。具統計,這類疾病在女性群體中的發病率更高,患者多在20至45歲之間[3]。甲狀腺結節需引起充分重視,如不及時治療,腫瘤不斷生長,將會引發多器官衰竭,有致死的可能。傳統的甲狀腺切除術盡管成功率較高,但是會造成較大創傷,手術出血量較大,風險較高。并且在術后往往會出現疼痛、創口粘連、有嚴重的吞咽不適感、頸部麻木等并發癥,令患者痛苦和焦慮,手術后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完全恢復,而手術帶來的明顯傷疤對于女性患者來說成為了沉重的心理負擔。在我國醫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下,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出現,有效的彌補了傳統甲狀腺切除術的不足,消除了各類手術弊端。首先,手術可將腺葉背面腺體組織保留,不必連同甲狀旁腺一同切除。手術過程中不會暴露氣管食管溝,喉返神經不會受到損傷。另外,由于切口小,術中的出血量更少,手術后恢復時間更短,不會留下明顯疤痕,在患者中的接受度極高。但是,盡管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具有更為明顯的優勢,在實際治療中,還需根據患者病情酌情制定手術治療方案,針對惡性甲狀腺腫瘤患者及頸部肥大的肥胖患者,傳統甲狀腺切除術的治療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對甲狀腺結節患者采取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治療,可有效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住院時間,患者出現并發癥的幾率更低,有助于改善預后,具有更高的手術安全性和良好的預后效果,推薦應用。
[1]李德影.小切口甲狀腺切除術與傳統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的臨床療效比較[J].醫療裝備,2016,29(4):74-75.
[2]劉冰.觀察兩種甲狀腺切除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的臨床療效[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6,16(12):154-155.
[3]石磊.用兩種手術治療甲狀腺結節的效果對比[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16):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