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俊華 張淑貞 詹友發 田時忠
(1.云夢土壤肥料工作站,湖北 云夢 432500;2.湖北省耕肥質量與肥料工作總站,湖北 武漢 430070;3.云夢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湖北 云夢 432500;4.云夢縣蔬菜辦公室,湖北 云夢 432500)
云夢縣是湖北省蔬菜大縣之一,也是我國南菜北運基地縣之一。常年蔬菜及食用菌面積約30萬畝,占農作物播種總面積約29%[1]。肥料合理施用是蔬菜優質高產的物質基礎[2],然而,蔬菜作物長期存在化肥過量施用、施肥結構不合理、肥料利用率偏低等問題,導致土壤有機質含量降低、次生鹽漬化嚴重,直接影響作物產量、品質和經濟效益[2-7]。
為落實農業農村部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目標、深化拓展測土配方平衡施肥技術研究與應用,云夢縣2019年選擇在花菜上進行了有機肥料替代部分化肥效果試驗。
試驗選定在云夢縣城關鎮前湖村三組農戶冷元敏蔬菜種植田塊。田塊土壤為潮土,土種為潮沙泥土,試驗前采集土樣,并按常規法測試,土壤有機質、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分別為13.9g/kg、102mg/kg、11.2mg/kg、157mg/kg,pH值為5.8。土壤速效鉀較豐富,其它均為中度缺乏,肥力中等,酸性較重。供試肥料分別為商品有機肥(氮磷鉀總養分含量5%)、尿素(46%)、磷一銨(磷42%,氮11%)和硫酸鉀(50%)。供試作物為花菜,品種為“神良”。
試驗設4個處理,3次重復,小區隨機區組排列。小區面積為20m2。各處理除施肥外,其它病蟲防治等田間管理均按習慣一致進行(詳見表1)。

表1 云夢縣2019年花菜作物減肥增效試驗各處理小區肥料施用量
處理1:不施肥;
處理2:配方施肥,依據土壤測試結果和花菜需肥特性等因素,按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薦氮磷鉀化肥養分施用量;
處理3:減量10%,相對處理2減少10%的氮磷鉀化肥總養分用量+商品有機肥;
處理4:減量20%,相對處理2減少20%的氮磷鉀化肥總養分用量+商品有機肥。
供試花菜采用育苗移栽露地大田種植方式,均于2019年7月4日播種,8月10日移栽,移栽行距76cm,株距65cm,基本苗1350株/667m2。移栽前,各處理相應基施所施肥料追施氮肥在花球始期追施。各處理除所施肥料不同外,其它如施肥方法、灌溉及其它田間管理措施均按當地常規方法一致進行。于12月20日收獲,按小區打實產,記錄花球鮮重產量。
從表2可見,所試田塊施肥處理2、處理3、處理4相比不施肥處理1均明顯增產,增產量分別為1133.4kg/667m2、972.3kg/667m2和863.4kg/667m2,增產率分別為52.8%、45.3%和40.2%,且產量差異均達極顯著水平;增產量與增產率表現:處理4<處理3<處理2,處理3和處理4相比處理2均表現減產,減產量分別為161.1kg/667m2和270.0kg/667m2,減產率分別為4.9%和8.2%,處理2與處理3間產量差異達顯著水平,與處理4間產量差異達極顯著水平;處理4相比處理3減產108.9kg/667m2,減產率為3.5%,兩處理間產量差異不顯著。由此可見,相比配方施肥,增施商品有機肥300kg/667m2以替代10%或20%的化肥用量會導致減產。經分析,因有機肥料需經礦化分解為無機形態養分才能供植株吸收利用,有機肥養分并不能完全替代等量的化肥養分,在試驗中處理3、處理4減少的氮磷鉀化肥養分用量分別為3.07kg/667m2、6.14kg/667m2,以有機養分年礦化率30%[8-14]、半年礦化率15%計算,增施300kg/667m2有機肥僅能為當季作物提供2.25kg/667m2的養分量,與處理2相比總養分量減少,因此導致減產(見表3、表4)。

表2 不同施肥處理花球鮮重產量結果(kg/667m2)

表3 產量差異方差分析結果

表4 產量差異LSD檢驗結果
本試驗結果表明,所試區域田塊種植花菜作物,與當地測土配方施肥推薦處理相比,增施商品有機肥300kg/667m2替代10%~20%的化肥施用量無明顯的增產增收效果,相反導致減產4.9%~8.2%、減收548.4~752.4元/667m2,由此可見,當地配方施肥推薦的化肥用量相對適宜。受有機養分礦化釋放特性的影響,供試條件下增施商品有機肥所提供的養分量不能完全替代化肥用量減少的養分量,且由于商品有機肥投入成本較高,導致經濟效益不明顯。綜上所述,為達到減量增收效果,結合蔬菜需肥規律、當地土壤肥力水平尤其是土壤有機質水平,有必要進一步開展在不同用量和不同替代比例條件下施用有機肥對蔬菜作物生長發育及產量性狀的研究分析[15-21],以探索建立有機肥料合理利用提高蔬菜產量、品質和經濟效益的施肥技術模式。
按花菜收購價2元/kg、尿素1.875元/kg、磷酸一銨2.4元/kg、硫酸鉀2.7元/kg、商品有機肥0.8元/kg計算,在僅考慮肥料投入成本情況下測算的經濟效益結果見表4。可見,所試田塊施肥處理2、處理3、處理4相比不施肥處理1,均具有明顯的增收效果,新增產值、產投比(新增產值/新增投入)和新增純收入均為:處理2>處理3>處理4;處理3和處理4相比處理2,投肥成本分別增加226.2元/667m2、212.4元/667m2,但產值分別減少322.2元/667m2、540.0元/667m2,收入減少548.4元/667m2和752.4元/667m2。結果表明,測土配方施肥推薦處理相對以往農戶習慣施肥,已經就有較好的減肥增效效果,若加大商品有機肥用量,則可能因肥料投入成本加大而產生負效益。

表5 不同施用量經濟效益分析結果(元/667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