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世琪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廢電池的危害有多大嗎?一個6號電池能污染一立方米土地。如果全世界每人丟一個電池,被污染的土地就能繞地球好幾圈。”2021年4月3日,讀初三的劉沅鷺在湖北省宜昌市平云花園環保教育站,為小朋友們普及生態環保知識。
劉沅鷺從小關注環保,是受爺爺的影響。2013年,在一次環保酵素推廣志愿者分享活動中,爺爺了解到農藥化肥不僅影響食品安全,對土地資源、水資源等也有種種危害。回家后,他講給家人聽,當時年僅8歲的劉沅鷺聽得津津有味。
2015年,在志愿者李丹的指導下,爺爺成立了凈農尚園農業合作社,專注環保酵素種植方式的實踐與推廣。
2016年8月,爺爺到臺灣參觀學習,回來后想建一個環保教育站,沒想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對:“這事應該由國家來做,你管得太寬了吧!”“環保需要每個人、每個家庭的參與啊。”爺爺最終說服家人,花兩萬元在自家的車庫內建起了宜昌市第一家純公益環保教育站——平云花園環保教育站。在爺爺的影響下,環保漸漸成了他們家的家風。
爺爺建環保教育站,劉沅鷺最高興。每天放學,他都跟著爺爺嘗試做各種環保小工具,積極參與各類垃圾分類和環保活動。
劉沅鷺的父親劉立軍也成了環保教育站的志愿者,他參觀完垃圾填埋場后,對妻子鄧銀梅感慨地說:“如果我們再不關注環保,將來就要生活在垃圾的世界。”
“垃圾分為干垃圾和濕垃圾……”一次活動中,看著兒子認真地為小朋友們講解,鄧銀梅不禁露出笑容。“你兒子講得真不錯,這孩子對環保知識精通著呢。”一位媽媽向鄧銀梅夸贊。“之前是我理解錯了,生態環保原來這么重要。”參加過幾次活動后,鄧銀梅深切感受到生態環保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應該積極推廣。于是,她也成為環保教育站的志愿者。有了父母的支持,劉沅鷺信心倍增。
全家人不但宣傳環保知識,還切實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家中備有四個垃圾桶,分別裝可回收垃圾、干垃圾、濕垃圾和有害垃圾。出門買菜自帶環保布袋,從來不用一次性餐具。
為了便于記憶,劉沅鷺還自創了“環保十指口訣”:“瓶瓶罐罐紙,電一三五七。瓶,塑料瓶;瓶,玻璃瓶;罐,易拉罐;罐,鐵罐;紙,包括一切紙類;電,就是電池、日光燈管等有害回收物;一、三、五、七取諧音。一代表衣服;三是指3C產品(注:3C產品是代表國家認證的電子產品,是計算機類、通信類和消費類電子產品三者的統稱),含家電、電腦、通信產品;五是五金制品;七就是除以上九類外的其他垃圾,含自行車、汽機車、雨傘等。”每當講起環保知識,無論面對多少聽眾,劉沅鷺都毫不怯場。他把十根手指套上指套,從左手小指到右手小指,一一標注,形象生動地表演和講解,讓小朋友們很快學會了垃圾分類。
后來,劉沅鷺所在的學校組建了生態環保教育站,他擔任第一任小站長,和同學們一起普及“環保十指口訣”,倡導垃圾分類。在住建局相關負責人的引導下,劉沅鷺和同學們一起走進商店宣傳環保知識:“高高青山水彎彎,藍藍白天云緩緩。翠綠森林風轉轉,還有動物滿心歡……”劉沅鷺和同學們拍著手載歌載舞。
為了讓商戶愿意聽,劉沅鷺費盡心思編排小節目和小游戲,吸引觀眾的注意力,確保每次進店講解的環保知識都有所區別。可還是有老板生硬地打斷他們,說:“環保不用你們小孩子管,我要做生意了。”劉沅鷺感覺很委屈,回家向爸爸媽媽訴苦。“總會有人不理解,你要做的就是讓他們理解。做什么事情,只要堅持就會勝利。”在父母的鼓勵下,劉沅鷺再遇到冷臉時,總是耐心地向對方解釋:“這次是不一樣的內容,只占用您幾分鐘。”很多商戶被他打動,漸漸學會了垃圾分類。
“有宣傳環保知識的時間,學奧數不好嗎?學作文不好嗎?你非讓兒子學這個……”有的同事不認同劉立軍的做法。劉立軍卻認為,孩子不能只關注學習,“不管孩子將來如何,只要能為社會作貢獻,他的一生就是有意義的。”
其實,有時候參加一些活動反而會促進孩子學習的積極性。有一次,劉立軍帶劉沅鷺到三峽大學進行演講。一進大學校園,他就感覺兒子有些反常,以往參加活動他都是興高采烈,這次卻若有所思。“兒子,你是不是緊張了?”他問。“原來,大學這么高大上,看來我還是要好好學習啊。”劉沅鷺感嘆地說。“可不是嗎?無論什么時候都要好好學習。”劉立軍適時鼓勵兒子。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成績優秀,劉立軍夫婦也一樣,但他們從不強迫孩子學習。
2019年3月5日,劉沅鷺登上中央電視臺少兒頻道學雷鋒紀念日特別節目《大手牽小手——我是小小志愿者》的舞臺,并接受了主持人鞠萍的采訪。回家后,劉立軍夫婦不禁問劉沅鷺:“兒子,這次上央視有什么感覺?”“大開眼界,上了央視才知道有那么多厲害的人,我還要努力啊。”劉立軍夫婦被兒子的話逗得哈哈大笑。鄧銀梅笑著說:“昨天,媽媽的同事還夸你呢。”原來,同事的孩子回家跟媽媽講:“媽媽,告訴你一件天大的事情,老師讓我們根據劉沅鷺哥哥的事跡寫作文。”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平云花園環保教育站組建了一個300人左右的志愿者微信群,群主是劉沅鷺的爺爺。每當有環保公益活動,志愿者們都爭先恐后地報名。劉沅鷺只要有時間,也會去參加環保活動,他先后被評為宜昌市夷陵區“十佳生態小公民”“十佳環保小衛士”等,他的家庭被推選為宜昌“最美家庭”。
大手牽小手,小手拉大手,在生態環保路上,這個綠色家庭為人們樹立了好榜樣。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劉沅鷺進行宣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