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秀
華燈初上,南京市溧水區人民法院正在為代號為“潤物行動”的預防化解物業糾紛攻堅戰做出發前的最后準備。“外婆剛過世,你這幾天也累了。要不你今天別去了?”庭長簡恩華整理好案卷袋對副院長李宏偉說。“沒事,不去現場心不定,還是和你們一起去吧!”看著李宏偉走在前面,簡恩華來不及多說,快步跟上……

李宏偉
1996年,李宏偉從南京大學經濟法學系畢業后分配到溧水法院。幾個月后,李宏偉被領導喊到辦公室。“宏偉,經黨組討論決定,讓你轉任法警。”
李宏偉在心里嘀咕:大學里學的是法律,進法院做法官是理所當然的,做法警是從來沒有考慮過的事。領導看出了她的遲疑,鼓勵道:“我們基層法院嚴重缺女法警,這既是黨組織對你的信任,也是對你的考驗。”
李宏偉鄭重地接受了這一任命。1996年10月3日,她穿上警服,來到中央門伊邨封閉集訓警務技能,準備參加技能大比武活動。跑步、隊列、捆綁、擒敵拳、射擊……天天風吹日曬、摸爬滾打,很快,李宏偉白凈的臉變得黝黑發亮。一次,父親去看她,李宏偉歡呼雀躍地跑出來,父親卻差點沒認出她來。
一次隊列訓練,李宏偉踢正步踢到腳鉆心地痛,晚上回宿舍脫下鞋一看,大腳趾指甲蓋整個脫落了。雙腿肌肉酸痛到難以移動,她笑稱自己像機器人,要兩手抱著雙腿放到床上。即便如此,她也沒有放棄,輕傷不下火線,忍痛繼續訓練。
然而,射擊技能訓練卻難住了李宏偉。她以前從未摸過手槍,每天幾百發子彈的訓練是前所未有的事。她想起母親參軍后在導彈營部隊冒險做一項又一項試驗,覺得她也不能退縮,在隊友們的耐心幫助下,李宏偉刻苦訓練,終于從害怕槍聲的門外漢練成了槍槍命中的“神槍手”。那年,李宏偉得到了人生中第一塊金燦燦的三等功獎章。
2007年,溧水法院漁歌集鎮新建了派出法庭——洪藍人民法庭,李宏偉來到法庭工作。派出法庭的工作與農村居民有著更多的接觸,需要經常下鄉進村送達、開庭、調解。時任書記員的王華娟清楚地記得,一次和李宏偉一起下鄉送達,突然一家人的院子里竄出一條大狗,她們一路狂奔,跑出去很遠才敢回頭。“有點辛酸,但更多的是收獲,”李宏偉笑道,“好在送達完成了,不然還得再跑回去一次。”
李宏偉的樂觀感染了其他同事。隨著轄區經濟的發展,如何提高審判效率,更快更好地化解矛盾,成了全庭干警探索的課題。經過查閱資料、研究,再結合轄區鄉鎮的現狀,李宏偉和法庭同事們經過多次頭腦風暴,在全院率先提出了類案專審概念,并進行了先行先試。法庭成立了以6個審判員為核心的3個專業審判團隊,分別審理合同、家事和侵權類案件,并出臺了類案專審的相關工作規范及工作規程。運行一段時間后,洪藍人民法庭不僅提升了質效,還為院里推行類案專業化審判工作提供了豐富經驗和實踐基礎。“那時年輕,什么事都要爭先。”回想起多年前的探索和創新,李宏偉說。
2010年10月,李宏偉調任審判監督庭庭長和審判管理辦公室主任。她迅速進入狀態。審判管理是法院審判工作的晴雨表、風向標,如何真正發揮審管工作的分析研判、輔助決策以及成果轉化功能,成為了擺在李宏偉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李宏偉想起父親經常叮囑她的話,“你要有堅韌的信念,要有智慧和勇氣面對挑戰。”李宏偉每天早上七點鐘就到單位“補課”,從認真研讀、學習相關文件入手,向條線上的審管前輩請教,很快摸清了審管工作要求及規律。不久,李宏偉主導建立了審判執行質效的月通報、季講評、年分析制度,并重點在審判態勢分析和發改案件評析上下功夫。
溧水法院的法官們及時調整辦案習慣和思路,審判質效突飛猛進,核心指標長期位列全市基層法院前三,以郊區法院身份進入“第一方陣”。期間,李宏偉撰寫了關于毒品犯罪劇增問題的司法統計文章,并在《金陵法苑》上發表了關于人案比分析的調研文章。
從親歷審判的前沿陣地到管理審判的幕后人員,真的沒有一點點失落嗎?李宏偉也問過自己這個問題。“我覺得在每個崗位上都要全力以赴,不管是人生的哪個階段,我相信,一個認真做事的人,是不會辜負時光的。”李宏偉說。
2018年1月,李宏偉擔任溧水法院副院長,分管立案庭等部門。她發現,全院民商事案件收結案數居高不下,人案矛盾加劇,也影響了矛盾化解效果。
溧水有8個街鎮、111個村居、60萬居民,如何實現非訴訟糾紛解決的全覆蓋?李宏偉牽頭創建了“溧法直通車”工作品牌,構建72名干警與對接服務111個社區的工作機制,實現全區審務進基層、法官進網格,建立“六個一”工作標準,對于社區、網格反饋的疑難法律問題,實行工單交辦制度,業務庭根據工單指派專業法官進村協助指導解決矛盾糾紛,真正做到社區吹哨,法官報到。

李宏偉(中)了解情況
李宏偉對接了兩個社區。2020年5月,她負責的石湫街道石湫社區居民王某通過“石湫社區法潤民生群”添加李宏偉微信,請求協助化解糾紛。王松的母親嚴某應聘至一家酒樓做配菜工,在工作中不慎摔倒,嚴某要求酒樓賠償醫藥費及誤工費合計1340元,酒樓不同意。李宏偉第一時間聯系石湫街道司法所安排調解員化解,但雙方因誤工費未能達成和解。第二天,李宏偉來到石湫社區,采取“背靠背”調解方式,讓雙方握手言和。
在李宏偉和干警們的努力下,“溧法直通車”訴前化解矛盾端口的效果凸顯,溧水法院連續三年新收一審民商事案件下降10%左右。
李宏偉探索的腳步沒有停歇,持續開展“潤物行動”物業糾紛化解;在全省率先將訴訟服務中心整體嵌入區矛調中心,全年訴前調解分流率達60%以上,訴前調解成功率達40%以上;指導洪藍法庭依托宗祠文化設立南京首家鄉賢調解工作室——“石山下鄉賢調解工作室”……李宏偉分管的立案庭、洪藍人民法庭分別在2019年、2020年被評為南京市中院集體三等功。她主審的一起涉消毒液生產設備企業買賣合同糾紛一案入選首批長三角法院典型案例和《江蘇法院服務保障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典型案例》。她被評為2021年度江蘇省三八紅旗手。“我慶幸在最美的年華里努力奮斗過,在紛擾的時光里守得住內心,從青絲到白發,司法為民。”李宏偉說。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