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余思穎,目前是南昌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公共關系學專業的一名大二本科在校生。我常感嘆自己的幸運,能夠在公共關系學專業度過我的大學生活。當我真正進入這個專業學習之后才發現,公共關系學的內涵遠比我想象的要豐富得多。近兩年的專業學習與實踐,我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長。
公共關系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交叉學科,理論層面涉及公共關系、管理學、傳播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門學科的知識。同時,專業教育非常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從本專業的培養方案與課程安排來看,大一和大二我們的課程以理論知識學習為主,意在幫助我們打好理論基礎、訓練思維方式、培養公共關系的理念。而后循序漸進,在課程中不斷添加更專業的,更注重實操的公共關系實務內容。在這里,我遇到了許多非常好的老師,課上他們風格獨特,傳授我們理論知識;課后他們循循善誘,指導我們為人處世。老師還會找來已經參加工作的優秀學長學姐,給我們分享他們在實際工作中的經驗,讓我們提前了解公關行業的最新動態。
我始終相信,真理不在書中,而應當在實踐中探尋。從書本中學到的理論知識與工作方法,需要在親身體悟中融會貫通。說來有趣,大一剛入學時,機緣巧合下我成為了新生軍訓的班級聯絡員,而后又順利通過班級投票選舉,擔任了班長的職務。雖說一個班級的人不多,并且都由學生組成,但真正組織起來還是會遇到一些困難。這時我發現,平時學到的公關理論知識也能派上用場,比如組織管理的方法以及與人溝通的技巧等等。
將來從事公關行業,需要與各種不同類型的組織或公眾打交道,趁著現在的學習時光,多實踐,從而深入了解不同組織的風格。借助在學校人事部門擔任學生助管的機會,我清楚看到了學校這個由數萬師生組成的龐大組織是如何運行的,也見識了它協調數千教師員工之間關系所用的方式方法。我也以評估員的身份,參加江西省扶貧發展研究院組織開展的脫貧攻堅成效考核和貧困縣退出第三方評估工作。那是一段寶貴的經歷,評估期間,走街串巷,入戶調查,我切身感受到了黨和國家脫貧攻堅所取得的成就,也感動于農戶對我們的熱情友善。目前,我正參與一家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日常事務組織管理。這些實踐過程,也是我提升專業素養的過程。
實踐固然必須,但作為學生,學業自然是要被嚴肅對待的。我會主動閱讀公關專業書籍,認真學習公關理論知識,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拿過獎學金,獲得過“校三好學生標兵”稱號。此外,我還把在專業內學到的方案策劃技能和市場調查方法運用到了學科競賽中。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獲得了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國家級銅獎和江西省第八屆“華創杯”調查分析大賽一等獎。其實對我來說,參加比賽最大的收獲并不是最終的獲得獎項,這段與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熬夜,一起拼搏的經歷本身就很美好。就如同我最初選擇公共關系學專業一樣,所期望的也只是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遇見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即將進入大三,很慶幸自己沒有荒廢過往時光。兩年下來我確實成長了許多,在學到公共關系學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同時,也慢慢從原來的不善言辭到現在的談吐大方,達成了我最初選擇公共關系學的目的。當然,我知道自己還有所欠缺,所以在接下來的兩年,我會繼續努力學習,提高自身專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