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業亮
美國是世界發達國家中最低工資標準墊底的國家之一,是否上調聯邦最低工資標準一直是政商各界激烈爭議的話題。拜登政府上臺后,把提高聯邦最低工資標準作為其最優先的立法議題之一。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拜登政府想在任內通過提高聯邦最低工資的法案前景渺茫。
聯邦最低工資是美國強制執行的最低工資標準。從美國建國時期到上世紀30年代,美國實行的是自由放任的經濟制度,并沒有聯邦最低工資標準一說。1929年,美國爆發了空前的經濟危機,為推動經濟復蘇,促進就業,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于1938年簽署了美國有史以來第一個聯邦最低工資法—《公平勞動標準法》(the Fair Labor Standards Act,FLSA),首次把制定最低工資納入聯邦政府公共政策制定范疇。從那時起,國會22次提高聯邦最低工資標準,特別是1981年以來,聯邦政府于1990~1991年、1996~1997年、2007~2009年三次連續提高最低工資標準。
在富蘭克林·羅斯福政府制定第一個聯邦最低工資標準時,聯邦最低工資是每小時0.25美分,相當于現在的4.45美元。2007年,小布什總統簽署新的聯邦最低工資法,把聯邦最低工資標準提高到每小時7.25美元,該法于2009年7月生效,一直執行到現在。但是,由于受通脹和美元購買力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在2009年7.25美元能買到的東西,到2019年需要花8.6美元才能買到,這使得苦苦掙扎在收入階梯底端的工人家庭入不敷出,要求提高工資的呼聲此起彼伏。
2012年,紐約快餐業工人舉行罷工,要求提高最低工資水平。他們喊出了“為15美元戰斗”(Fight for $15)的口號,這一口號很快轉變為一場用游行和罷工等形式爭取提高最低工資的運動。在這一運動的推動下,2014年,時任總統奧巴馬要求國會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但最后卻不了了之。2018年中期選舉后,民主黨控制的國會眾議院于2019年7月18日投票通過《提高工資法》(the Raise the Wage Act),該法要求把聯邦最低工資由每小時7.25美元逐步提高到2025年的每小時15美元,還規定從2026年開始,把每小時最低工資與美國全體工人小時工資中值指數掛鉤,但該法案被共和黨主導的參議院否決。
美國是聯邦制國家。聯邦政府和州都有制定工資法的權力,這使得各州可以根據自身的經濟狀況,選擇制定不同于聯邦法律的最低工資標準。各州通常采用以下兩種方法對最低工資進行調整:一是通過州議會制定法律或通過公民創制的方式對最低工資進行立法,二是把最低工資與物價變化指數掛鉤。在具體政策上,各州有三種選擇:一是制定與《公平勞動標準法》不同的最低工資條款,二是把最低工資條款明確與《公平勞動標準法》掛鉤,三是可在州法律中不規定具體的最低工資條款。《公平勞動標準法》規定,在沒有制定州最低工資標準的州或制訂的最低工資標準低于聯邦標準的州,按聯邦最低工資標準執行。
由于近十年來,國會兩黨在提高最低工資問題上主張不同,相關法案難以在國會獲得通過,其直接導致的結果是,提高最低工資的行動都發生在州一級。在2012年紐約快餐業工人罷工后,美國一些州和縣市自行提高了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僅2018年,就有18個州制定了提高最低工資的法律并生效。到2019年,美國有29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的最低工資高于聯邦政府規定的7.25美元/小時,這些州的最低工資從每小時7.5美元(新墨西哥州)到每小時15美元(哥倫比亞特區)不等;但仍有兩個州的最低工資低于聯邦標準,五個州沒有制定最低工資標準;其余14個州的最低工資與聯邦最低工資標準相同。此外,有44個縣市的最低工資高出了它們所在州制定的標準。盡管如此,截至2021年2月,美國仍有31個州的最低工資法允許發放不到每小時10美元的最低工資,除了哥倫比亞特區外,目前美國還沒有一個州的最低工資在每小時15美元之上。

2018年9月18日,美國快餐工人在位于洛杉磯的麥當勞餐廳門外舉行抗議,要求增加工資。
不可否認,較低的工資水平加劇了美國社會收入不平等和相關福利開支居高不下的現象。是否把最低工資由目前的每小時7.25美元提高到15美元,引發了美國兩黨、企業、相關利益集團、工會組織以及學界的激烈爭議。
長期以來,美國經濟學界比較一致的觀點是提高最低工資將減少就業人數。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今年2月發表的報告預計,把最低工資提高到每小時15美元,將給2700萬美國人增加收入,使得近100萬人脫離貧困,但將造成1400萬人失去工作,在未來十年里,美國累計預算赤字將增加到540億美元;由于勞動力成本上升而導致的商品和服務價格的提高將增加聯邦開支,并且就業和收入分配的變化將影響聯邦政府在失業補償和食品券、兒童營養等項目的開支。
一般來說,美國的工會組織都積極推動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但企業則表示反對。新冠疫情暴發之前,由于美國經濟形勢的好轉和失業率下降,一些大企業迫于用工短缺和擔心本企業熟練工人流失,紛紛提高工資以吸引和保留熟練工人,但代表大企業的利益集團——美國商會仍宣稱,完全不予考慮接受每小時15美元最低工資的要求,美國最有權勢的游說組織之一——“全國餐飲業協會”也對國會眾議院提出的每小時15美元的最低工資法案表示反對。
美國兩黨在這一問題上的主張也截然不同。傳統上,共和黨從大企業及其反對政府對經濟干預的理念出發,主張由市場來調節工資的增長,反對聯邦政府提高最低工資標準;民主黨則從其一貫秉持的自由主義理念和選舉政治出發,認為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將為數百萬工人增加工資,減少在福利項目上納稅人的開支,從而最終將減少政府開支。
根據勞工數據局統計,2018年,全美有將近1700萬工人的工資等于或低于每小時7.25美元,約占全部從事小時工工人的2.1%。這些拿最低工資的工人多數是年輕人、有色人種和女性,其中黑人工人數量最多。這些人都是民主黨傳統的基礎選民團體。特別是在新冠疫情大流行對美國經濟造成巨大沖擊、失業增多的情況下,拿低工資的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種人數倍增。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近期一項統計顯示,在美國目前3300萬低工資的工人中,非裔美國工人占40%。
拜登多次承諾要把聯邦每小時最低工資提高到15美元,并將之作為他當選后提交的第一份法案《美國復興法》(the American Recovery Act)的一部分。上任后不久,拜登就發布行政令,要求聯邦政府承包商支付每小時15美元工資,作為他推進種族平等的努力的一部分。民主黨控制的國會也提出《2021年提高工資法》(Raise the Wage Act of 2021 )法案,規定在未來四年里,分五步把聯邦最低工資提高到每小時15美元,并從2026年起,把聯邦最低工資與全體工人的中值工資指數掛鉤。
為使法案獲得通過,民主黨把提高最低工資作為適用“預算調和”程序——1.9萬億美元新冠疫情救濟計劃的一部分來審議,以期繞過參議院共和黨的“議事阻撓”(filibuster)。雖然1.9萬億美元新冠疫情救濟法案在參眾議院以黨派劃線獲得通過,但不適用預算程序的提高最低工資的附加條款被參議院法規專家從救濟法案中移除,作為一個孤立的法案或者其他法案的一部分提出。目前,國會民主黨人仍未放棄推動提高聯邦最低工資的立法努力,但在沒有一名共和黨人支持、參議院兩黨議席人數相當且有少數民主黨參議員反對的情況下,拜登政府想在任內通過提高聯邦最低工資的法案前景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