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會榮

2021年3月9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首都基輔出席一個以“文化、旅游和媒體”為主題的論壇。
一個普通人搖身一變成了總統,澤連斯基主演的政治諷刺劇《人民公仆》就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頗為戲劇的是,劇集里的情節成真了。2019年,澤連斯基作為政治素人打敗了波羅申科、季莫申科等一眾老牌政客,贏得烏克蘭第七屆總統選舉。在第二輪投票中,他獲得了73.22%的歷史最高支持率。同年5月20日,澤連斯基正式就職。第聶伯河兩岸一向存在政見分歧的選民破天荒地站到一起,熱切期待這位烏克蘭史上最年輕的總統展現“新人新政”。如今,澤連斯基正式執政就快滿兩年了,他的表現如何,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
澤連斯基執政后總體上延續了親西方的前任總統波羅申科的內外政策,其施政方向主要有四個:
首要方向是鞏固國家安全和國防,實現頓巴斯和平,收回克里米亞。2020年,在疫情嚴峻的情況下,烏克蘭國家安全和國防支出仍占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4%。澤連斯基雖然不滿各方于2015年簽署、解決烏克蘭東部地區沖突的新明斯克協議,但為了能與各方對話只好持保留意見。他重啟協商烏東頓巴斯問題的諾曼底四方會談機制(俄德烏法四國峰會)和明斯克三方聯絡小組機制(烏克蘭、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俄羅斯),但除了宣布在去年7月全面?;鹨约皳Q俘、后撤人員和裝備、開放新的人道主義通道外,并未取得突破性進展,烏東地區低烈度沖突仍時有發生,主要原因是烏俄立場嚴重對立。澤連斯基與波羅申科一樣,主張新明斯克協議的執行須堅持“先安全后政治”的原則,即俄方讓出烏俄邊界頓巴斯段控制權并從烏東撤出武裝人員后,烏當局才能在烏憲法框架內考慮給予烏東特殊地位和舉行地方選舉,拒絕大赦烏東地方民間武裝領導人。與波羅申科不同的是,澤連斯基提出更新協商機制,納入英美兩國代表。為了拉攏頓巴斯居民,他采取修橋、提供免費教育機會等措施。他還宣布建立“克里米亞平臺”機制,以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和推動克里米亞回歸烏克蘭。
第二個方向是鞏固權力和打擊腐敗。澤連斯基就職后,力排眾議爭取到憲法法院的支持提前舉行了議會選舉。他領導的人民公仆黨獲254個議席,超過半數,這使得人民公仆黨如愿組閣。隨后,他出臺一系列政令、廢除議員豁免權、規定總統彈劾程序、通過針對寡頭的銀行業監管法案、撤換地方長官,這些舉措使其在政壇逐漸站穩腳跟。然而,僅半年時間,其執政團隊專業性和管理經驗不足的問題就暴露出來,政府被迫改組。澤連斯基的反腐敗和去寡頭化舉措遭到了既得利益集團的抵制,導致總統與憲法法院之間爆發沖突。憲法法院宣布廢除有關懲罰非法獲利、虛假申報財產等行為的反腐敗法律,剝奪國家反腐敗局和國家檢察院的部分權力;澤連斯基則決定暫停憲法法院院長的職務。雙方互不相讓。澤連斯基繼續推進分權改革,把部分稅收權和國有資產轉給地方。然而,地方仍拒不執行中央政府制定的如抗疫等政策,加上人民公仆黨在地方選舉中失利,這暴露出澤連斯基對地方的控制力非常有限。此外,其面臨反對黨的挑戰也很嚴峻。2月,澤連斯基決定對“反對派平臺-為了生活”黨的主要領導人梅德韋德丘克采取制裁措施。
第三個方向是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為了獲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歐盟的貸款以及提振烏國內經濟,澤連斯基推動議會通過關于農用土地流轉條件、酒精生產自由化、博彩業合法化、對大型投資項目進行國家支持等法案。政府制定了加速經濟恢復的行動計劃,繼續推進國有企業私有化,修建和完善公路、橋梁、航道等基礎設施。這些計劃取得了一定成效。澤連斯基提出的目標是烏五年GDP增長40%,結果2019年GDP增長3.2%,2020年下滑4%,外債增至1246億美元,失業率為9.4%,近三分之二的烏克蘭人自認貧困。由于政府采取的抗疫舉措時緊時松,醫療資源緊張,疫苗短缺,烏克蘭新冠疫情形勢不容樂觀。
第四個方向是追求加盟入約。澤連斯基繼續推進烏融入歐洲及歐洲大西洋體系的基本方針,并突出務實性。去年6月,烏成為北約能力增強伙伴國。烏還參加了“快速三叉戟-2020”的多國聯合軍演。拜登就任美國總統后,加強利用烏克蘭削弱俄羅斯,宣布將向烏提供1.2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在去年10月召開的第22屆烏克蘭-歐盟峰會上,烏克蘭與歐洲投資銀行以及歐盟委員會簽署合作協議,共獲得3.9億歐元貸款。除了美國和歐盟,澤連斯基還加強了與英國、土耳其、波蘭、立陶宛等國的關系。烏繼續把俄羅斯定義為“侵略國”,把解決克里米亞和頓巴斯問題作為雙邊關系正常化的前提條件,除了在能源等有限的領域與俄方保持合作外,在國內外事務中幾乎逢俄必反。
盡管澤連斯基努力展現“新人新政”,但尚未能兌現大部分競選承諾。目前,澤連斯基和人民公仆黨的支持率呈持續下滑態勢。今年1~2月,基輔國際社會學研究所公布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澤連斯基的支持率已下滑到14.1%,雖然其在被調查的政要中仍暫居首位,但相對于競爭者的優勢顯著縮小。人民公仆黨的支持率下滑到第二位(11.9%),第一位是親俄的“反對派平臺-為了生活”黨(15.7%),第三位是波羅申科領導的歐洲團結黨(10.1%)。主張澤連斯基辭職、提前舉行總統選舉的受訪者以及反對此主張的受訪者各占40%多,說明澤連斯基執政的最大優勢——選民信任已大幅縮水,雖尚未被選民徹底拋棄,但政權正在脫離安全的臨界點,政治穩定度大幅下降。
澤連斯基的短板在于,其在政壇缺乏根基和執政資源,其執政團隊能力較弱,無力削弱反對黨、寡頭和地方精英,只能以妥協換取支持,或者依靠一派制衡另一派。他給予地方精英權力以換取地方精英的配合。他選擇性地去寡頭化,在打擊寡頭科洛莫伊斯基的同時,允許另一個寡頭阿赫梅托夫擴大影響力。而在國際政治中,他選擇把國家安全和繁榮的希望寄托在美國和歐盟身上,隨著美歐對烏克蘭內政介入程度的加深,他的決策的獨立性日益遭到侵蝕,維護國家利益的能力也隨之弱化。就目前情況看,烏克蘭各派政治力量之間將繼續維持弱平衡,政局將繼續維持弱穩定狀態。
近來,烏當局擬實施有關克里米亞的行動計劃,烏東部地區局勢再起波瀾。澤連斯基既認為與俄羅斯對話是解決問題的必經途徑,又在實踐中執行反俄路線。由于烏克蘭國內反俄已經成為一種“政治正確”,烏俄在克里米亞和頓巴斯問題上的矛盾將長期化,諾曼底四方會談不大可能取得突破,但烏東地區也不大可能發生大規模戰爭,克里米亞的分離和頓巴斯的低烈度沖突將呈常態化。
烏克蘭西化已成定局。美歐將繼續支持烏克蘭加盟入約,但不對此作出具體承諾;繼續支持烏克蘭當局反俄,但不鼓勵其擴大與俄羅斯的沖突面,以避免自身被迫卷入軍事沖突,烏俄關系將較長時間處于緊張狀態。就中烏關系而言,中烏經貿合作和農業合作將繼續發展,但面臨的復雜性也在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