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秀亮
“具有污泥資源特性的改良好氧-沉淀-厭氧污水處理新工藝”“基于‘碳減排的污泥熱解炭化技術探討”“生活污泥源頭減量及燃煤電廠耦合利用”……4月13日,廣東省污泥處理處置及資源化利用技術交流會在廣州舉行,科研機構、高校及技術單位的專家、代表帶來各種前沿技術、方案、設備,為廣東省污泥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有力促進了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單位相關領導,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省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協會等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以及省內污泥產生單位及處理處置企業代表等近200人齊聚一堂,從污泥產業融資、稅收政策,污泥處理處置及資源化利用技術等方面,展開深入交流,進一步提高廣東省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水平,推動污泥資源化利用行業高質量發展。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總經濟師張振祥在交流會上提到,廣東省污泥處理處置及資源化利用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據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廣東省市政污泥產生量達到393.72萬噸,隨著污水處理能力的提升以及污水濃度的提高,未來廣東市政污泥產生量將進一步增加。按照《廣東省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工作方案》,生活污泥處理設施建設要納入本地區“十四五”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規劃,縣級及以上城市要全面推進設施能力建設。隨著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理念的深入實踐和廣東省“無廢城市”工作的深入開展,污泥的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和安全處置將成為一項重點工作。
“十三五”期間,廣東省在提升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能力和水平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同時存在部分地市污泥處理處置設施能力不足、全省污泥資源化利用途徑單一,產品出路不穩定、部分污水廠污泥減量化處理后存在積壓等問題。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四級主任科員梁龍輝表示,為有效解決這些問題,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下一步將組織編制《廣東省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十四五”規劃》,擘畫“十四五”全省污泥處理處置及資源化利用具體工作推進要求,全面推進縣級及以上城市設施建設,積極探索粵港澳大灣區內城市本地化污泥處理處置模式,力爭到2025年基本實現污泥本地處理處置,日產日清;優選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路線,因地制宜加強污泥多途徑、多渠道處理處置,保障污泥資源利用穩定出路;完善污泥監管機制,規范污泥異地轉移處理處置。
省工業和信息廳融資促進處處長孫青林提到,未來5年,省工業和信息廳將會同6大銀行推出《培育發展戰略性產業集群專屬融資服務方案》,向全省20大戰略性產業集群企業新增2.45萬億元融資服務支持。此外,還將聯合廣東證監局、上交所、深交所、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推出《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掛牌上市融資服務方案》,推動300家“專精特新”(指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持證中小企業登陸資本市場掛牌上市直接融資,為支持廣東省戰略性產業集群建設及廣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金融支撐。政策的加持,有望為污泥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來自高校及企事業單位的多位代表圍繞污泥源頭削減、過程控制、末端減量資源化等主題,分別作污泥處理處置及資源化技術、設備及項目應用等專題報告,同時也分享了他們在技術研發、應用過程中的心得體會及對污泥處置處置行業發展的思考及建議,為參會者帶來一場充滿思維火花的技術盛宴。
鏈接:技術分享
具有污泥源減量特性的改良
好氧-沉淀-厭氧污水處理新工藝
該工藝將清潔生產和生命周期評價的理念運用其中,是從源頭引入減少活性污泥產率的“綠色工藝”,顯著提升污水處理行業水平,具有減量效果好、出水效果好、運行費用低的特點。該技術不改變現有工藝,適合國內所有城鎮污水處理廠。
“污水廠內干化+水泥窯焚燒”
協同處置技術路線
采用該工藝,污泥干化減量后利用水泥窯焚燒處置,大幅度節約填埋用地。無灰渣排放,實現礦物質和有機質100%減量化處置。重金屬穩定固化在水泥熟料礦物中,高溫焚燒實現有機污染物的全消解。配置清潔高效的廢水、廢氣處理工藝實現污染物零排放。
基于“碳減排,碳封存”理念的
污泥熱解炭化技術
該技術利用污泥中有機物的熱不穩定性,在缺氧和高溫條件下,有機質發生裂解,將污泥中有機質轉變成多孔隙結構的有機炭,將污泥熱解為生物炭。該項技術有效將污泥中的有機質轉變成固定碳,減少降低了污泥熱處理過程中的碳排放問題的同時,生產了能夠資源化利用的生物炭。
“低溫熱泵干化+電廠耦合利用”的污泥處置處理工藝
該工藝利用制冷系統使系統內的濕空氣降溫脫濕,同時通過熱泵原理回收水分凝結潛熱加熱空氣,達到干燥物料目的。該工藝實現源頭減量,污泥成為顆粒狀,降低運輸成本,無運輸環境風險;充分發揮污泥的能量屬性,將污泥燃料化;不影響電廠環境,有利于電廠摻燒;無二次污染、無廢熱排放,環境效益顯著;熱泵工藝技術成熟,環保安全可控;低溫烘干,不添加藥劑,不發生化學反應,無需做環評;占地面積小,模塊化設計,因地制宜,對現有場地適應性強。
高濕度固廢處理處置技術
該技術采用低溫負壓干化技術,將城市污泥/高濕度固廢干化至含水率20%以下,并轉化為適合燃煤電廠、煤矸石電廠、生物質電廠等用于替代化石能源的生物質燃料棒。該技術在70℃低溫負壓環境下運行,20秒快速干化,降低了水分蒸發溫度,可以有效避免臭氣生成。尾氣采用熱泵回收利用,氣體排放量小,能量利用率高。成型顆粒密度高,含水率低,具有較高利用價值。
污泥類固廢免燒結資源化技術
該技術通過系統整合污泥類固廢的無害化、穩定化處理、改性調理、免燒結制建材、資源化利用等技術,有效實現污泥安全、低成本、高價值資源化利用,且在污泥資源化過程無廢氣、廢水、廢渣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