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健 (安徽省建筑工程質量第二監督檢測站,安徽 合肥 230031)
由于鋼結構在自重、抗震性能等方面的優勢,近年來常被應用于房屋建筑當中,但是因溫度對于鋼結構影響較大,一旦發生火災,可能會導致鋼架結構遭到破壞,甚至造成房屋倒塌。因此需要對建筑進行火災損傷鑒定,為后續廠房維修、加固提供可靠依據。
2020年4月1日合肥市某建設科技有限公司C廠房發生火災,該廠房采用的是單層四聯跨門鋼結構,整體建筑面積為13356㎡。該鋼結構廠房于2020年4月1日,由于建筑物20-21/C-D軸區域著火引發火災?;馂某掷m時間約20分鐘左右,于當日上午8時左右完成滅火,滅火方式為冷水澆滅。現對該鋼結構C廠房16-21/A-E軸區域進行火災損傷鑒定。過火區域平面示意圖,見下圖所示。

過火區域平面示意圖
本次鑒定檢測依據《建筑結構檢測技術標準》(GB/T50344-2004)以及《火災后建筑結構鑒定標準》(CECS252:2009),并結合工程設計圖紙。
經現場勘查及鑒定可知,C廠房中主要過火區域為18-21/A-E軸,主要燃燒物是該區域內存放的泡沫材料及其他可燃物。整個18-21/A-E軸區域內部,受損最為嚴重的區域是鋼梁以及C軸鋼柱,并且該區域內門窗等部分全部燒毀,玻璃碎裂,屋面保溫棉局部燒毀,檁條、水平支撐、拉條等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扭曲變形。
結合現場實際情況以及物體燒毀和變形程度進行分析,判斷出火災發生時火場最高溫度約為700℃。
結合建筑工程設計圖紙可知,該廠房為單層門式鋼架結構,主鋼構件采用Q345B,檁條、支承、拉條均采用Q235B,外墻標高1.2m以下為煤矸石砌塊,采用水泥砂漿砌筑,以上墻面采用彩鋼板。結合實際構件損傷情況將火災現場劃分為受損嚴重一類區域,位于生產區域18-21/A-E軸處,以及受影響輕微的二類區域。
火災后結構構件初步鑒定過程中,需要結合實際構件的損壞、變形、開裂程度等按照一定標準進行等級評定,等級越高說明破壞程度越深。
現場對車間火災影響區域內鋼梁、鋼柱、檁條等構件損傷情況進行了普查,并對火災后鋼結構構件損傷狀態等級進行評定,評級結果見表1~表3所示。

表1 火災后鋼柱初步鑒定評級結果匯總表

表2 火災后鋼梁初步鑒定評級結果匯總表

表3 火災后檁條等次鋼構件初步鑒定評級結果匯總表
火災后主鋼構件連接初步鑒定評級。19-21/B-D軸區域鋼梁與鋼梁之間連接板及鋼梁與鋼柱連接板的防銹漆基本脫落,連接板存在殘余變形及撕裂現象,高強螺栓有松動現象,因此火災后19-21/B-D軸區域鋼梁連接初步鑒定可評為Ⅲ級;其他區域鋼梁連接鑒定可評為Ⅱ級。
結合我國火災損傷鑒定相關標準,檢測鑒定結果分為b、c、d三個等級。結合火災后檢測分析結果,對鋼梁、鋼柱、檁條等構件進行詳細鑒定,評級結果見表4所示。

表4 鋼構件詳細鑒定評級結果匯總表
經對本次鋼結構廠房進行火災后損傷鑒定得到具體結論如下:
①本次火災持續時間為20分鐘,火場內最高溫度約700℃,對鋼結構材料性能及使用安全產生了較大影響,此外,過火區域鋼柱、鋼梁及檁條等受損情況較為嚴重,整體結構承載力有所下降。
②在初步鑒定結果中被評為Ⅱ級,詳細鑒定中被評為b級的構件需要適當進行修復,并在修復除銹操作之后,涂刷防腐層;對于評定結果為c級的鋼構件由于承載力有所降低,因此需要結合實際損壞情況,采取加固措施;對于評定為d級的構件由于受損嚴重,喪失了承載力,因此為確保建筑使用安全,建議進行更換。
③經檢測評定,一類區域鋼結構連接節點受高溫影響較大且存在松動現象,建議予以更換。
由于鋼結構建筑耐火性能較低,一旦發生火災建筑結構的穩定性極易遭受影響,因此在火災發生之后需要及時其進行損傷鑒定,并針對鑒定結果提出適修性建議,通過加固處理確保廠房的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