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博
(福建省永春縣桃城鎮人民政府,福建 永春362600)
眾所周知,我國是農業大國,也是人口大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農作物的需求可謂與日俱增,確保農作物有良好的收成不但可以增加農民收入,調動農民的種植積極性,還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對農業長期發展來講,加強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及問題研究十分重要,其與農業生產的有效性密切相關。因此,水利部門需高度重視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及問題研究工作,通過可行的手段,充分發揮其作用,為提高農業生產競爭力奠定堅實基礎。
通過調研發現,隨著國家水利投入的不斷加大,新建、除險加固了一大批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這些工程在防汛抗旱、人畜飲水、農田灌溉等諸多方面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鄉鎮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分布較為分散且偏遠,管護十分不便、鄉鎮普遍缺乏技術性人才,難以對癥下藥等原因,部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設施均不同程度被損壞,如:部分山圍塘泥土嚴重淤積、蓄水池被沖毀、部分渠道滲漏、淤積及水毀等現象。工程建成兩三年后便不能正常發揮作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重建輕管”現象應引起關注和重視。
基于此,福建省永春縣桃城鎮深刻分析本鎮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多方面的創新管理思路,通過2020年全年的實踐,取得良好效果。對本次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創新管理與實踐進行分析總結。
2019年,福建省永春縣桃城鎮全鎮小型農田水利工程434處,其中,集中式農村飲水工程21處,灌溉渠道162條,攔水壩162座,提水泵站4座,山地水利蓄水池75座,山地節水噴灌6540畝;山圍塘8座,小(2)型水庫2座。基本滿足日常農業種植業需要,為農業增產增收、防御各類自然災害提供了堅實保障。各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分布情況見表1。

表1 各村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分布表

續表1
2.2.1 缺乏完善的管護機制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缺乏健全的管理和監督機制。福建省永春縣桃城鎮全鎮小型農田水利工程434處,分布在76 km2的土地上,水利專業管理人員1人,年投入管護經費70萬元。主要用水時段是3月~11月,主要用水項目有水稻、果園、菜園等。未進行創新管理時,每年各項目的病害損毀現象嚴重,現將該鎮2018年~2020年相關數據統計見表2。

表2 桃城鎮2018年~2020年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病害、損毀統計表
2.2.2 管護技術水平不高
福建省永春縣桃城鎮下轄22個村,其中各村水利工程數量見表1。創新改革前管理模式為鎮水利站牽頭、村委會自行運行管理,村級工作人員存在專業性不強、業務操作水平有待提升、工作積極性不高等問題。此外,如果要保證每個項目每周至少檢查兩次,那么巡查人員至少需要10名,而鎮級基層水利工作者人員又配備不足,導致原本就處在“病癥狀態”運行的水利設施維護管理工作舉步維艱。
成立桃城鎮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護工作組,工作組由分管副鎮長任組長,成員包括農業服務中心、鎮水利站工作人員。工作組下設辦公室,掛靠在鎮水利站,辦公室負責組建“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護隊”,其成員主要由以村級為單位設置的“村級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專管員”組成,負責日常巡查、發現問題上報,協調民事等,從而實現村級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責任到人。同時由鎮水利站工作人員組成考評組,采取“三隨機”模式(即考評人員隨機、抽查村居隨機、抽查工程隨機),每月對全鎮22個村居進行暗訪考評并下發考評通報,將每月考評平均分納入當年度“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專管員”績效評價考核中,確保工作落到實處。為提高“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專管員”在日常巡查、發現問題等方面的能力,在組建“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護隊”的同時,對各位專管員每季度進行1次集中專業培訓。
桃城鎮于2019年聘請有相關資質的公司對全鎮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進行了一次全面、徹底、深入的摸底調查和測繪,建立了桃城鎮小型農田水利工程數字資料庫。并根據資料庫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具體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按照村居進行分類建檔,形成“一村一檔”。目前桃城鎮22個村的測繪任務均已完成,列入數據庫的全鎮小型農田水利工程434處。其中,集中式農村飲水工程21處,灌溉渠道162條,攔水壩162座,提水泵站4座,山地水利蓄水池75座,山地節水噴灌6540畝;山圍塘8座,總容積15萬m3,小(2)型水庫2座,總容積105萬m3。
桃城鎮開發了“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系統”,該系統包含鎮區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分布圖、單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基礎數據、工程三維圖及巡查APP等,見圖1。“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專管員”可通過巡查APP隨時將巡查數據輸入系統,并且系統內置軌跡記錄系統。桃城鎮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護工作組可通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系統”,隨時查詢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設施的基本信息、工程專管員巡查軌跡及巡查上報問題。
此外,將全鎮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護捆綁成一個項目,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公司進行維修管護,將第三方公司定期巡查及專管員日常巡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統一處理。其中,日常的除草、淤積、滲漏等小問題由第三方公司統一進行維修管護;水毀工程、維修金額大于2000元的項目,由第三方公司上報“桃城鎮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護工作組”,審核后進行具體安排。既彌補了專管員管護專業性不強、業務操作水平不高的問題;同時在第三方公司管護過程中,專管員可邊學邊查,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目前,桃城鎮管護經費來源主要有上級財政補助、鎮級資金和村級投入等,每年管護經費有70萬元。費用主要用于工程專管員補助、管護承包款及維修款等。為了確保費用使用規范化,工程專管員的補助依據有:村級山圍塘數量,引灌排水渠道長度,引水壩及泵站座數等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管護數量(以測繪成果為準)、難度及年度考評情況按季度發放;交付第三方的承包款則根據每月進行考核,按季度撥付。
桃城鎮為各小型農田水利工程設立管護公示牌,包括村小型水利分布圖(見圖2)、角落公示牌(圖3),公示牌載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分布圖、工程管護人員、聯系方式、管護職責及監督電話等。

圖2 村小型水利分布圖

圖3 角落公示牌
(1)有效灌溉面積極大提高。2020年全鎮耕地面積約1.78萬畝,農田有效灌溉面積1.66萬畝,有效灌溉達到93.26%,較2019年未進行改革提高了5個百分點。如洋上村原來只種一季稻,現在普遍種植雙季稻;臥龍、上沙等村還增種蔬菜、建果園、搞苗木,發展觀光農業,既給當地農民帶來增收,也為美麗鄉村建設增加亮點。
(2)損毀率大大降低。如表2所示,2020年全年在確保灌溉效率的同時,小型水利工程損毀僅發生了20處,較2019年損毀率降低了50%。
(3)維護費用充分應用。2020年全年管護費用,主要用于工程專管員補助、管護承包款及維修款,小型水利工程損毀率大大降低,管護效果良好。
(4)形成完善的管理網絡。較2019年,2020年增加了10個專管員及第三方管護隊伍,形成了專業管理體系;同時,開發并應用“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系統”,形成了系統維護的管理網絡。
總而言之,作為基礎性建設工程項目的一種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對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要解決“重建輕管”現象,首先應高度重視起來,集思廣益,采用更具針對性的方式方法和管護措施,從根本上解決建設容易,管護難得現象,力求建設、管理、養護、使用環環緊扣,確保每一處工程建得成、管得了、養得起、用得好,有效地提高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可持續利用,為農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