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木強
(廣東省東莞市東坑醫院口腔科 東莞523000)
牙周炎為常見的口腔科疾病,多由牙周組織受到微生物感染、侵犯而引起,臨床主要伴有自發痛、咬合痛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目前,臨床對于機械治療無效者多采用藥物干預,其中甲硝唑含片為常見抗厭氧菌藥物,能夠促使細菌裂解死亡,減輕炎癥反應,但該藥物單一使用對牙周功能改善情況不佳,需聯合其他藥物以提高治療效果。鹽酸米諾環素屬于廣譜抗菌藥,且有研究表明,鹽酸米諾環素軟膏治療可改善重度牙周-牙髓聯合病變患者牙周指標,但在牙周炎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還有待進一步探討[2]。鑒于此,本研究將甲硝唑含片與鹽酸米諾環素軟膏聯合應用于牙周炎的治療中,探究其對患者炎癥介質水平與牙周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前瞻性選取2019年1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牙周炎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35~66歲,平均(48.74±2.91)歲;體質量指數(BMI)21~28 kg/m2,平均(25.37±2.19)kg/m2;慢性牙周炎41例,侵襲性牙周炎9例。觀察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37~64歲,平均(48.95±2.83)歲;BMI 22~29 kg/m2,平均(25.07±2.23)kg/m2;慢性牙周炎43例,侵襲性牙周炎7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有可對比性。患者及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對本研究方案已審核通過。
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口腔科學》[3]中相關診斷標準;用藥依從性較好;病程≥3個月。排除標準:有抗生素過敏史;參與研究前1個月自行服用抗生素治療;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口服阿莫西林膠囊(國藥準字H23020932)20~40 mg/kg,1次/8 h。對照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口服甲硝唑含片(國藥準字H20010492),連續含3~4片/次,3~4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使用鹽酸米諾環素軟膏(注冊證號H20150106)治療,將藥物注入牙周袋內直至充滿,1次/周。兩組均連續治療4周。
1.4 觀察指標(1)炎癥介質水平:采集兩組治療前后清晨靜脈血3 ml,3 000 r/min離心處理10 min后取上清液,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與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 MCP-1)水平。(2)牙周功能:使用上海康橋醫療公司提供的KPC12牙周探針測定兩組治療前、治療4周時牙周袋深度(Periodontal Pocket Depth, PD)、牙 齦 指 數(Gum Index, GI)、牙菌斑指數(Plaque Index, PLI)。PLI:0分為齦緣區無菌斑,1分為探診可刮出薄層菌斑,2分為齦帶內或周邊牙面出現少量軟性沉積物,3分為齦袋內或周邊牙面出現大量軟性沉積物;GI:0分為牙齦正常,1分為牙齦輕度炎癥、輕度紅腫、探診不出血,2分為牙齦中度炎癥、色紅、水腫、探診出血,3分為炎癥明顯且伴有潰瘍、自動出血。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4.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以(±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炎癥介質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清IL-6、MCP-1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4周結束時,兩組血清IL-6、MCP-1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炎癥介質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炎癥介質水平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5。
時間 組別 n IL-6(μg/L) MCP-1(ng/L)治療前觀察組對照組50 50 t P治療4周觀察組對照組50 50 t P 152.86±12.74 152.17±12.95 0.269 0.789 74.91±7.09*86.53±8.12*7.622<0.001 64.81±5.98 64.07±6.11 0.612 0.542 32.02±3.59* 51.16±5.84* 19.743 <0.001
2.2 兩組牙周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PD、GI、PLI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4周結束時,兩組PD、GI、PLI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牙周功能比較(±s)

表2 兩組牙周功能比較(±s)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5。
時間 組別 n PD(mm) GI(分) PLI(分)治療前觀察組對照組50 50 t P治療4周觀察組對照組50 50 t P 4.45±0.42 4.42±0.38 0.375 0.709 3.12±0.31*3.84±0.33*11.245<0.001 2.72±0.21 2.70±0.22 0.465 0.643 1.47±0.26*2.09±0.31*10.836<0.001 2.55±0.22 2.56±0.25 0.212 0.832 1.66±0.19*2.14±0.24*11.088<0.001
牙周炎發病因素較為復雜,其中牙菌斑黏附在牙面上的細菌斑塊,聚集多種多樣的菌屬,是誘發牙周炎的始動因子[4];而牙石、食物嵌塞亦可刺激牙齦,損害患者牙周組織,加重炎癥反應。目前,臨床治療牙周炎多采用硝基咪唑類或四環類藥物抑制菌群繁殖,降低炎癥介質水平[5]。但由于牙周炎的復雜性與細菌的耐藥性,采用單一西藥治療難以減輕患者臨床癥狀,需積極探究合理的治療方案。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4周結束時,兩組血清MCP-1、IL-6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提示甲硝唑含片聯合鹽酸米諾環素軟膏治療能夠降低牙周炎患者炎癥介質水平。甲硝唑可通過其還原產物與細菌細胞內脫氧核糖核酸的反應,干擾細菌的繁殖,抑制或殺滅口腔厭氧菌[6~7];同時,甲硝唑對膠原酶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還能夠提高患者抗骨細胞的吸收能力與抗炎能力。鹽酸米諾環素軟膏屬于牙周局部緩解劑,其主要成分為二甲胺四環素,能夠有效抑制細菌蛋白質的合成,促進牙周膜成纖維細胞的增殖,最終達到減輕炎癥反應的目的[8]。此外,鹽酸米諾環素軟膏對于多種兼性厭氧菌、革蘭陰性厭氧菌均具有較好的抑制效果,能夠快速改善由放射線桿菌、核酸桿菌等引起的牙周炎。因此,在甲硝唑含片治療的基礎上加以鹽酸米諾環素軟膏可提高治療效果,進一步降低牙周炎患者炎癥介質水平。
此外,本研究還發現治療4周結束時,兩組PD、GI、PLI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提示甲硝唑含片聯合鹽酸米諾環素軟膏治療能夠改善牙周炎患者牙周功能。甲硝唑能夠快速作用于患牙內部,進入側支根管,且對牙周根尖組織無刺激性,可有效促進牙周組織再生[9]。鹽酸米諾環素可通過對來源于細菌和中粒性細胞膠原酶的抑制作用,阻止牙槽骨的吸收,并能夠使牙根面脫鈣,刺激結締組織細胞在牙根面遷移,抑制上皮細胞移動,進而促使牙周組織重新附著,鞏固牙齦,穩定牙周組織[10]。而鹽酸米諾環素軟膏與甲硝唑片聯合使用可產生協同作用,進一步改善牙周炎患者牙周功能。綜上所述,甲硝唑含片聯合鹽酸米諾環素軟膏治療牙周炎效果較好,降低患者炎癥介質水平,改善牙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