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40年代中期,陳修良被黨中央派往南京,擔任中共南京市委書記,開展秘密工作。膽識過人、機敏睿智的陳修良深入虎穴,力拔虎牙,在敵人眼皮底下掀起驚濤駭浪,書寫了不輸須眉的巾幗風采。
臨危受命,深入虎穴
家境較好的陳修良,本可以過安穩生活,但她卻受革命思想影響,選擇了出生入死的革命道路。她擔任過《少年先鋒》編輯以及向警予(中國共產黨唯一的女性創始人)的秘書,并在向警予介紹下入黨。
1946年3月,陳修良接到黨對她的新任命——中共南京市委書記。南京是國民黨統治的“首府”,扼住南京,便扼住了國民黨的命脈。
從1927年蔣介石“清黨”以來,南京地下組織連續8次遭到毀滅性破壞,8任市委書記都犧牲于敵人屠刀之下。在南京做地下工作,如步入餓虎之蹊,險象環生,陳修良卻毅然決然地接受了重任。
陳修良受命后,告別了在上海的家人,奔赴南京。她佯裝為貴婦張太太,先是住進中共南京市委委員朱啟鑾家中,后以“姑媽”的身份住進地下黨員柏焱和柯秀珍家。
“姑媽”張太太在家閑來無事便打麻將,出門定會精心打扮一番,著旗袍、戴墨鏡。周圍人只見柏家其樂融融,但誰也不曾想到,就是這樣一位弱女子,竟然在南京政壇掀起了驚濤駭浪。
陳修良赴任后,首要的工作是重建中共南京市委,重整黨的基層組織。根據華中分局的具體指示,陳修良堅持“隱蔽精干、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的方針,調整南京市委組織機構、工作方法、斗爭策略等,使南京黨組織得以保存和發展壯大。
3年間,陳修良領導下的南京市委相繼建立了工人、學生、小學教員、公務員、文化、警察、銀錢業、店員、中學教員9個工作委員會以及情報、策反系統,在鎮江、蕪湖、宣城等地區建立了1個工委和幾個支部。地下黨員也發展到2000多人,分布于國民黨黨政軍和各行各業中,為解放戰爭作出了重要貢獻。
驚天動地,海陸空大策反
在南京市委及陳修良領導下,南京地下黨員如酵母菌一樣悄然發酵,影響愈深。為了順利解放南京,1948年9月,中共中央上海局要求南京地下黨“積極進行策反工作”,爭取更多國民黨進步人士,共同迎接解放。
陳修良首先關注的是國民黨空軍轟炸機八大隊飛行員俞渤。陳修良了解俞渤的背景后,確認可以爭取,于是遣人轉告俞渤,共產黨歡迎他,希望他能影響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棄暗投明。俞渤頗受鼓舞,立刻聯絡了其他5名飛行員,于1948年12月16日晚駕機北去。俞渤一行人原計劃投彈炸毀“總統府”,結果由于天色影響,偏離了目標。蔣介石雖毫發未損,但也嚇得不輕。俞渤駕機起義的消息在國民黨內傳開后,一些飛行員紛紛效仿,西安、杭州、上海、香港等地接連發生起義。
空中雄鷹奔向光明后,陳修良開始準備海上艦隊的策反工作。“重慶號”艦長鄧兆祥剛正不阿,早就不滿國民黨當局的腐朽無能。艦上水兵大多學生出身,赤子情深,愛國甚篤,對國民黨所作所為亦是心灰意冷,早就滋生了投奔共產黨的念頭。知此情況后,陳修良毫不遲疑表示,歡迎“重慶號”投奔組織。1949年2月25日凌晨,“重慶號”駛出南京,開向葫蘆島。
海、空兩軍起義后,陳修良又將目光投向蔣介石的“御林軍”——“首都警衛師”(國民黨第45軍97師)師長王晏清。通過多方了解,陳修良獲悉王晏清為人正直,對國民黨當局已失去信心,于是決定策反他。在王晏清舅舅攻心之下,王晏清放棄了對蔣介石的“愚忠”心理,提出要面見中共地下黨相關負責人士。陳修良親自出馬,與王晏清見面。王晏清被陳修良的誠意感動,堅定起義決心。
97師起義后,陳修良大喜過望,作七絕詩一首:“山連古闕江南春,豺狼狐兔遍地荊。大軍橫渡到來日,看爾還能露猙獰。”
里應外合,迎接南京解放
1948年10月,南京市委收到中共中央上海局的指示:“京滬雖臨解放前夜,還要經一段艱苦斗爭。當前的基本方針是:積極發展力量,鞏固與擴大核心,加強重點工作,依靠基本群眾,團結人民大多數,為徹底解放京滬和準備接管京滬而奮斗。”在此指示下,組織民眾,里應外合,配合解放軍直搗國民黨巢穴,被陳修良提上了日程。
在充分調研后,陳修良發現,南京國民黨警察中,有很多來自重慶、貴陽、河南等地的初高中畢業生,對現實不滿,可以爭取。于是,南京市委和陳修良決定成立“警察運動委員會”,并從工委、店員、學委等系統陸續抽調一批骨干,加強警察工作。在陳修良要求和指導下,“警察運動委員會”派人打入國民黨13個警察分局。這些地下黨員在警察中爭取了大量的進步力量。
在重點打入警察局的同時,南京地下黨員還深入其他單位,開展群眾工作。據陳修良向中央的報告,“解放前包括統戰關系,全市97個單位中有關系者64局所”。這些單位組織群眾儲水、儲糧,成立組織,保護單位、宿舍、物資財產的安全。在廣大群眾的努力下,國民黨沒有達到破壞目的。電燈、自來水、電信、輪船、火車、汽車等在解放南京時均未停過。
準備工作緊張而有序地進行,渡江戰役也越來越近。此時的陳修良也接到了一個緊急任務:幫助解放軍籌集渡江船只。自國民黨1949年3月宣布“封江”以來,解放軍在江北已很難找到船只。于是中共中央上海局要求,在4月23日下午,也就是解放軍35軍趕到江北浦口之時,南京市委支援渡江船只。接到命令后,陳修良立刻部署。4月23日晚上,下關電廠、下關機務段輪渡等地下黨支部,組織工人將2艘運輸艇、3艘巡邏艇及輪渡公司的大小機動船開到了浦口。次日凌晨4點,35軍1.5萬人馬全部渡江。南京回到了人民懷抱。
陳修良按捺不住愉悅的心情,奮筆寫下了解放南京的新聞稿:“第二、第三野戰軍,根據毛主席、朱總司令的命令,奮勇出擊,橫渡長江,敵軍望風披靡,南京全部解放……”就在這則新聞稿回響在南京上空時,陳修良趕到35軍軍部,與曾和自己一起打過游擊的老戰友、35軍政委何克希見面。在何克希介紹下,第三野戰軍第8兵團司令員陳士榘終于見到了陳修良的“廬山真面目”。他握著陳修良的雙手,激動地說:“真沒想到,幫助我大軍渡江解放南京的地下黨負責人,原來是這樣一個溫文爾雅的小女子!”
(《學習時報》《南京日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