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食在生產過程中避免了過度加工,保留了食材真正的味道和營養,對身體更加友好。而且輕食強調少食,這也能有效減少人體消化系統的負擔。調查發現,很多輕食愛好者在長期注意飲食的過程中,還形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
伴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倡導低脂、低熱量、低糖、低鹽的輕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的青睞。由于輕食中蔬菜是不可或缺的“主角”,因此,輕食消費也被年輕人戲稱為“吃草”。
“食草一族”逐步壯大
市場上的美食種類繁多。想吃又不想長胖,對消費者來說確實是一個兩難抉擇。而輕食有效解決了這一難題——將各式各樣的蔬菜、谷物、水果、肉類通過健康的烹飪方式,匯集成一小盤。里面的各種營養齊全、口味豐富,而且熱量低,讓人少吃但不缺營養。
北京中體力源的健身教練張海東是一名輕食愛好者。為了保持身材,他會嚴格控制每天攝入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而且他還會引導學員們跟他一起“吃草”,幫助大家記錄每天卡路里的攝入量,給出合理的進食建議。
一家主打輕食的連鎖餐飲店的店員表示,這兩年明顯感覺購買輕食的人越來越多。周末高峰時段,他們店鋪一天的客流量約有400至500人次,以年輕女性居多。
《輕食消費大數據報告》印證了這一現象:在輕食消費中,從年齡來看,90后占62%以上,80后占26%;從性別來看,女性占70%以上。
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漆云蘭看來,當前,城市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在飲食方面,消費者更傾向于簡單、無負擔的健康食品。輕食的便利性、營養合理性和價格水平都非常適合快節奏城市生活的需要。
健康生活漸行漸近
據悉,輕食最早起源于17世紀的歐洲。在之后數百年的發展中,輕食被傳播到全球各地,并和當地的飲食結合,形成了各具文化特色的輕食。時至今日,輕食成為低卡、低油、低熱量食品的代名詞。輕食消費的蓬勃發展,凸顯了人們飲食更關注健康的趨勢。
“我覺得輕食其實是一種自然、簡約、本真的生活方式?!敝袊r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王靜說。輕食在生產過程中避免了過度加工,減少了對食材的破壞,更多保留了食材真正的味道和營養,對身體更加友好。而且輕食強調少食,這也能有效減少人體消化系統的負擔。調查發現,很多輕食愛好者在長期注意飲食的過程中,還形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不能不說是人們追求更高品質生活的一種體現。
“‘吃草在很多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但我并沒有覺得有什么異樣。通過植物蛋白的攝入,也可以保障人體所需要的蛋白質。通過長期堅持,我的身體已經適應了這樣的飲食結構。不僅可以保持好身材,而且還免去了很多‘富貴病的困擾?!痹诒本┠炒笮突ヂ摼W公司工作的常瀟說。
移動互聯網時代也為輕食文化、輕食理念創造了良好的傳播環境。在社交平臺上,許多美食博主和健身達人都將自己每天的飲食曬出來供大家參考?!拔彝ǔ淮涡圆少?天左右的食材,將西藍花、胡蘿卜、黃瓜、雞胸肉等搭配好,然后按照每頓的量分裝好放在冰箱里。吃的時候加一點兒調料,熱一下就可以了。”北京豐臺區市民劉穎說,她已經習慣了這樣健康、綠色的生活方式。
食品安全不能忽視
當前,輕食消費呈現出線上線下齊頭并進的發展趨勢。從線上看,在淘寶平臺,“輕食代餐”已然是食品賽道里的一匹黑馬;抖音等各大應用軟件都推出了形式多樣與輕食有關的視頻,引導消費者關注輕食和健康生活。從線下看,各種主打輕食的店鋪層出不窮,產品也不斷推陳出新。
據《輕食消費大數據報告》預計,中國輕食產業的規模有望在3年內突破1000億元,5年內逐步占到餐飲業總收入的10%左右。
對此,漆云蘭認為,未來,輕食消費有望向次一級城市滲透和擴張,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但她也指出,輕食行業的健康發展更要在安全標準和衛生標準上下工夫。相關主管部門要對輕食產品的范圍予以明確界定,對質量進行嚴格把控,確保食品安全。另外,要謹防部分輕食餐飲企業夸大宣傳,誤導消費者。
王靜也表示,從食品安全角度來看,輕食是否新鮮,是否有污染、破損、腐敗,冷鏈環節是否保證低溫,銷售環節是否嚴格按照保質日期銷售等,這些問題都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合法權益,需要引起輕食生產和銷售企業的高度重視。(《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