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成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么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么樣的辦學導向。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表明,改革教師評價,推進踐行教書育人使命,要突出教育教學實績,引導教師上好每一節課、關愛每一個學生,要探索建立中小學教師教學述評制度,任課教師每學期須對每個學生進行學業述評,述評情況納入教師考核內容。
教育,是一個成就生命的過程,是發現學生的成長需求、挖掘學生的潛力優勢、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關注人一生發展的事業。從人的成長需求出發,便是學業述評價值探尋的起點。
學業述評的本質與核心是育人。讓學生在學業完成中經歷價值反思,進行價值澄清,接受價值引領,解開價值困惑,培育基本的正確價值觀,從而使學習與生活充滿意義。學業述評,不是為了給學生貼一個好或差的標簽,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說教,而是師生、生生之間的一場生命相遇,一次敞開心扉的心靈對話。學業述評,也不僅僅是面向過去,而是引領學生面向未來,其全部意義在于促進人的不斷發展,走向整全人生。
學業述評,不是傳統教育方式中的操行評定,不是一次性的結論表述,而是貫穿學習全過程的激勵與引領。在某種意義上講,學業述評屬于過程性評價,也是增值性評價,更是綜合性評價中的一種方式。因此,筆者認為,學業述評的應用價值在于關注學生的當下表現與未來期許,對學生進行點點滴滴的指導,尤其關注學生的學習作品。關注他們每一時刻取得的成果,通過述評做出及時性的反饋與指導,這對于成長中的孩子而言意義重大。
以下摘錄了幾篇2020年高一新生軍訓日記片段,筆者讀后撰寫了述評。
學生:新的一天又開始了,這會兒我躺在床上寫日記,頭發也沒吹干。沒辦法,軍訓生活就是如此,困難的不只是自己。大家能夠一起吃苦,并肩作戰,又何嘗不是一種緣分呢?
教師述評:緣分,不僅是一場相遇相識,更是一段并肩作戰、苦樂與共、攜手成長之生命旅程。
學生:風低低地壓過一片樹林,我面對人生的態度,不就是擁抱它嗎?生命里有多少痛苦與無奈,又有多少美妙與暢想,風消雨蝕的一定是水,靜靜地流過青春奮斗的日子和觸摸理想的歲月。(日記下方畫了一幅圖:雨中趕路的雙腳與被風吹歪的草。)
教師述評: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努力踮起腳尖觸摸理想的姿勢最美。
除教師外,學生同伴也是述評的主體。生生之間的互相述評,由教師組織學生在團體合作中對其他人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幫助學生多方面、多角度了解自己的學習,是學生提高自我評估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高二的一堂英語課上,每個學生看圖撰寫了一個故事。筆者聽完課后,請任課教師將全班學生的作品通過校內平臺推送給所有學生,作為課后的延伸學習,學生互讀、互改、互評。在同伴的述評中,筆者發現學生們不僅注重語法、詞匯的運用,還關注到了寫作的思維邏輯、內容的價值等,如“思維很清晰”“邏輯滿滿”“正義感爆棚”。在同伴述評中,學生的主動發展意識得到激發,學習成果也在互助學習與激勵中得到完善。
學業述評的價值在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教師應面向每一個具體的學生,在學業上給予正確的輔導,堅決改變用分數給學生貼標簽的做法,在人生精神上給予價值引領。誠然,學業述評較之傳統的分數給定,教師要付出更多的精力與耐心,因此學校應加大力度減輕教師負擔。唯有這樣,學業述評方能行穩致遠。
(作者系廣州市第六十五中學校長)
責任編輯:王夢茜
教育,是一個成就生命的過程,是關注人一生發展的事業。從人的成長需求出發,便是學業述評價值探尋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