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在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主流媒體如何強基固本、打造媒體融合的升級版?我們認為,對于新型傳播平臺的打造依然是最為核心的工作。
對主流媒體融合發展戰略而言,平臺可供性是最基本的要求。自主可控的平臺是主流媒體彰顯主流存在的物理支撐。經過近年持續不斷的投入和融合,中央、省、市、縣四級主流媒體架構完成搭建,極大優化了主流媒體的平臺可供性。接下來,如何實現平臺功能的最大化,把平臺的可供性轉化為持續提升的傳播“四力”,是推進深度融合需要重點破題的關鍵性工作。
平臺的可供性在物質意義為主流媒體充分發揮自身功能提供了物質條件,倘平臺缺乏流量的聚集,則其可供性將失于空洞與空泛。在互聯網時代,流量是判斷平臺價值的關鍵性指標。這意味著,當主流媒體通過平臺推出自身產品時必須要有流量自覺,即追求流量的可及性,通過流量實現議程設置,體現對社會價值的主流倡導。
在媒介化時代,技術賦能所有受眾,平臺可供性、流量可及性的實現僅僅依靠生產端是遠遠不夠的,更為重要的是讓作為網絡社會節點的用戶在其中不斷涌現。用戶是平臺可供性和流量可及性得以持續的首要資源,在全媒體傳播生態中,對主流媒體影響力的評價是清晰而確定的,因為,用戶可見性是最為關鍵的判斷標準。
媒體的平臺化大勢所趨,在媒體融合探索中融出了傳播主導力、市場影響力的主流媒體,無一不在平臺建設上有自己的亮點,堅定不移地打造新型傳播平臺,才可能真正建成新型主流媒體,媒體深度融合才能目標篤定、步履堅實、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