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現代建筑設計集團工程建設咨詢有限公司 任爾媛
隨著醫學高速發展,實驗動物房不斷興建,其空調要求與普通舒適性空調存在差異,不僅需要為實驗動物提供相對穩定的生存環境(溫濕度適宜、7級潔凈度),也需為工作人員提供相對良好的工作環境(及時排除動物排放惡臭)。因此,該空調系統總送風量、新風量大,空調能耗大,且設備運行必須可靠。本文主要對某無特定病原體實驗動物(SPF)級動物房節能措施進行分析。
該項目為上海某營養與健康實驗建筑大樓,共17層。其中,15~17層為SPF級動物房,該3層建筑面積為3 779.8 m2,屏障區面積為2 002.9 m2,主要由SPF級飼養間、實驗室、消毒后室、一二次更衣室、熏蒸室、通道組成。建筑層高均為5.4 m,屏障區凈高為2.4 m[1],此區域無可開啟外窗,為封閉區域。動物飼養間主要位于屏障區內區,通道位于外區,屏障與非屏障區之間設置緩沖間。SPF級動物房飼養間采用獨立通風籠(IVC)形式,主要飼養小鼠。
動物房空調能耗大,屏障區域空調計算冷負荷為776.6 kW,單位面積的冷指標為388.0 W/m2,空調計算熱負荷為671.7 kW,單位面積熱指標為335.0 W/m2。根據IVC特點及GB 50447—2008《實驗動物 環境及設施》第5.2.2條,該項目未采用傳統直流式全新風系統[1],但新風量不低于送風量的50%[2]。冬夏季各項負荷情況如圖1所示。

表1 SPF級動物房室內參數(主要飼養動物種類為小鼠、大鼠)[1]


圖1 動物房各負荷曲線
由圖1可以看出,動物房空調特點如下:1) 送/新風量大,冷熱負荷高,且新風負荷占90%以上;2) 夏季新風濕負荷大,需冷卻除濕后再熱,造成冷熱抵消。所以動物房空調送風參數需穩定,不允許有大波動,房間環境需全年穩定,凈化、空調設備需可靠。
根據2.2節的總結分析,以保證動物房環境為原則,設計中采用2種熱管熱回收形式:顯熱回收熱管、U形除濕熱管。既避免了新/排風熱回收時的交叉污染,又能減少新風負荷,減少冷熱抵消,同時熱管使用壽命相對較長,維護方便[3]。
該項目3層動物房均采用了4排管熱管顯熱回收裝置,統計了動物房空調全年8 760 h的能耗,以計算全年減少的能耗及運行費用,并進行經濟性分析。圖2為上海地區某SPF級動物房(第16層)經熱管顯熱回收后全年減少能耗及運行費用。表2統計了該動物房(共3層)全年可減少能耗及運行費用,表3給出了不同冷熱源COP下減少的能耗及不同年利率i下的回收期。

圖2 某SPF級動物房(第16層)經熱管顯熱回收后 減少的能耗、運行費用[4]

表2 采用熱管顯熱回收后動物房(共3層)全年減少 的能耗及運行費用

表3 采用顯熱回收熱管不同冷熱源COP下減少的 能耗及不同年利率下的回收期
由表3可知,回收年限主要取決于冷熱源效率,年利率對其影響不大,基本可忽略。該項目采用空氣源熱泵,熱泵COP在2.8~3.5范圍內[5],年利率為3.0%~4.5%時,回收年限可控制在4.5 a內;COP=4時,回收年限為6 a,長于常規的合理回收年限5 a。
為減少除濕再熱后的冷熱抵消,該項目采用了U形除濕熱管。冷熱抵消主要出現在夏季,通過室內冷負荷、送風量、室內環境溫濕度范圍,計算得出送風參數。
送風比焓差:
(1)
式中 Δh為送風比焓差,kJ/kg;Qn為室內冷負荷,kW;Ls為送風量,m3/h。
送風比焓值:
hs=hn-Δh
(2)
式中hs為送風比焓,kJ/kg;hn為室內空氣比焓,取43.3 kJ/kg。
查焓濕圖可得15~17層的送風溫度ts分別為21.1、21.1、20.7 ℃。
通過焓濕圖可知,含濕量為8.22 g/kg、相對濕度為95%的狀態點對應的干球溫度為11.8 ℃,濕球溫度為11.5 ℃,再熱時需從11.8 ℃加熱至21.0 ℃,溫差為9.2 ℃。
U形除濕熱管工作原理為:夏季通過將蒸發器前后能量轉移,以達到二次預冷和冷卻后一次再熱的效果。表4為采用U形除濕熱管處理過程各階段參數。

表4 采用U形除濕熱管處理過程各階段參數 (送風量39 000 m3/h)
通過對上海全年干濕球溫度及動物房控制環境濕度的分析,動物房內含濕量需控制為8.28 g/kg。在焓濕圖上,含濕量8.28 g/kg、相對濕度90%對應的干球溫度為11.9 ℃、濕球溫度為11.2 ℃,說明當溫度降低至12 ℃以下,基本不需要除濕。列舉了干球溫度在12~35 ℃間,含濕量8.28 g/kg時的臨界濕球溫度,并進行擬合分析(見圖3)。通過臨界濕球溫度曲線擬合得出對應臨界濕球溫度計算式(3)。

圖3 臨界濕球溫度曲線
(3)
式中ts,l為無需除濕的臨界濕球溫度,℃;tg為室外干球溫度,℃。
通過計算,當實際濕球溫度>臨界濕球溫度時,需要冷卻除濕,U形除濕熱管進行熱量回收。結合以上公式與上海全年室外干濕球溫度進行分析,得出上海地區全年需除濕日分布,見圖4。

注:0為不需要除濕,1為需要除濕。圖4 上海地區全年需除濕日分布
如圖4所示,上海地區除濕日主要集中于4月下旬(20日)至10月中下旬(20日),而3月下旬至4月下旬及11月上旬也存在需除濕的可能性。據統計,上海全年需除濕小時數為4 647 h,即U形除濕熱管的全年使用小時數為4 647 h,占全年的53%。表5給出了增加U形除濕熱管后該3層動物房的全年逐時能耗及減少的運行費用,表6給出了不同冷熱源COP下增加U形除濕熱管后減少的總運行費用及不同年利率下的回收期。

表5 增加U形除濕熱管3層動物房全年減少的能耗及運行費用
①COP取2.8進行計算;
② 運行費用按商業兩部制分時(平峰谷)10 kV電價計算。

表6 增加U形除濕熱管后不同冷熱源COP下減少的 總運行費用及不同年利率下的回收期
結合空氣源熱泵可能出現的運行環境工況,COP取2.8~4.0[5],年利率取3.0%~4.5%時,采用熱管顯熱回收+U形除濕熱管回收的回收期僅為1 a。
通過分析該SPF級動物房冷熱負荷特點,總結出其空調系統能耗大的兩大主要因素,針對性地采用熱管顯熱回收+U形除濕熱管熱回收的節能技術。通過對2項熱回收進行全年能耗與經濟性分析,得出當2項節能技術同時應用時,投資回收期為1 a,經濟效益非常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