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炎毅 廈門安防科技職業(yè)學院
甘霖宮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舊鎮(zhèn)鎮(zhèn)甘林村東側路口。廟中乾隆五十八年碑記記載(如圖1):“甘霖廟始建于宋太平興國二年(977 年),李道士緣資鼎建,自始建以后,甘霖宮歷代有重修,至清雍正間,趙用庵、楊農(nóng)官等又鳩資重修,乾隆五十八年舉人趙光輝、御前侍衛(wèi)參將趙廷魁等再次重修。”《漳浦縣志》記載:“柑林玄天廟,宋太祖時建,歲久幾廢,道士李盛等修葺,有匠人侵魚廟資自懸梁喪、明歲己巳。邑令楊遇(1689 年)祈雨立應,刻文記其事。”入元以后,趙宋后裔趙匡胤派下一支匿居于此,繁衍至今成為閩南地區(qū)主要的趙姓聚居地。
甘霖廟面向北,占地760 平方米,面闊23 米,深40 米,依山勢后高前低,正殿與中殿落差約1 米,廟平面布局作“T”形,即門廳比正殿寬5 米,抬梁木結構,懸山頂,沿中軸線依次為門廳、天井中殿、兩廡、正殿,其中門廳寬5 間,中殿寬3 間,正殿寬5 間,中殿懸山頂,正殿歇山頂,平面布局基本保存宋代始建時的形制,而抬梁斗拱部分為清初重修,木結構彩畫為民國初年漳浦著名藝人柯氏所作。廟門前懸一木匾,刻“武當行宮”四字楷書。
甘霖宮在建筑布局上多以軸線的對稱布局為主,講究均衡和對稱的原則。在首進、二進、三進殿的設計中,殿的大小、寬窄基本保留均衡的原則,這是中國傳統(tǒng)建筑美學的一個重要特點。甘霖宮有36 層臺階、36 支石柱、36 尊佛像,是漳浦獨具“三進式”設計的古廟建筑,在空間上講究平衡和布白,盡管甘霖宮在明清時期都有修繕,但是從建筑的形態(tài)、建筑室內設計的布局、建筑的裝飾和整體的美學上仍然能看出宋式美學的遺韻。

圖1 現(xiàn)存甘霖宮乾隆五十八年石碑
在田野考察甘霖宮主要的裝飾設計和裝飾工藝中發(fā)現(xiàn),基本以閩南傳統(tǒng)建筑的裝飾設計和裝飾工藝為主,主要的裝飾工藝有木雕、石雕、彩繪和剪粘,現(xiàn)在還保存有民國之前的石鼓、石柱、木雕和彩繪,這對閩南傳統(tǒng)建筑裝飾工藝的研究有極大的意義。整體建筑素雅、大方,線條和體面大氣簡潔,沒有過多煩冗的裝飾,仍然能體現(xiàn)出宋式美學的特征和審美意蘊。
甘霖宮在石雕的裝飾工藝上以平雕、浮雕為主。在大門雙邊裝飾雙石鼓,石鼓雖為一體,但由石鼓和底座兩部分構成,在石鼓正面以布褶和麒麟騰云的裝飾為主,側面還平雕出石鼓的層次感。石鼓以輝綠巖(習稱青石)雕刻,整個石鼓工藝線條流暢、大氣。在凹壽的墻堵裝飾上則是一邊雙龍戲珠、一邊雙獅戲球,雙邊下面則是白石雕刻的柜臺腳。
甘霖宮在木雕的裝飾工藝上以平雕、浮雕、透雕為主(如圖2),在凹壽立面兩側裝飾螭虎窗,螭虎窗中心點陽刻“甘霖宮”,在前座出檐下雙邊以浮雕的吊筒即“倒吊蓮”裝飾。第三落出檐,雙邊步通裝飾獅座(如圖3),獅座是位于步口通梁上的構件,又稱為“斗座”,獅座的功能與人字拱的功能相近,面部朝下,手法以浮雕為主,神態(tài)和工藝極佳,貼以金箔裝飾。步通下面與柱子直角裝飾直角梯形花板,花板雕刻以花鳥題材為主,采用透雕、浮雕等手法,并以貼金箔裝飾,花卉造型和鳥禽造型極為生動。大門上的門斗印以浮雕手法為主,人物和動物題材裝飾。木雕造型和工藝的造型具有寫意兼工的特點,造型生動但不失細節(jié)的刻畫 ,這一點在步通裝飾的獅座木雕上可以看出。

圖2 甘霖宮凹壽裝飾

圖3 甘霖宮獅座裝飾
彩繪裝飾除了美化和裝飾宮廟的作用外,還有保護建筑木結構的作用,以防止木頭腐化。甘霖宮的彩繪裝飾,因為建廟時間較舊且香火旺盛,大部分的彩繪已經(jīng)被熏黑,但在局部的步通能清楚地看到彩繪的紋樣和彩繪的人物造型。以紋樣、歷史故事、宗教故事的題材為主,用色極為端雅,人物造型動態(tài)極為生動。
剪粘將多彩釉剪貼用于規(guī)帶、燕尾、中脊帶等部位的裝飾。以博古圖案、飛禽走獸、花鳥圖案為主,包含了雙龍戲珠、丹鳳朝陽、松鶴延年等題材,豐富和裝飾了屋頂造型。
甘霖宮的裝飾物品和裝飾部件也體現(xiàn)出文化和建筑的審美意蘊,如大門上的匾額“武當行宮”,匾額能反映建筑的功能、審美、價值觀念,還能起到裝飾門頭、補壁的作用。
甘霖宮建筑裝飾的表現(xiàn)規(guī)律是圖式化的空間表現(xiàn),體現(xiàn)出社會文化、歷史文化、區(qū)域文化,反映出當時的生產(chǎn)力、建筑裝飾材料和裝飾工藝的發(fā)展水平。甘霖宮建筑裝飾的表現(xiàn)規(guī)律主要體現(xiàn)在重視空間的結構裝飾,重要的結構往往是空間裝飾的特色和重點部位,如在斗拱、瓜筒和步通的裝飾上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體現(xiàn)出造型美和結構美。門窗也是建筑裝飾的重點,大門是建筑等級、貴賤的象征,甘霖宮在大門以“武當行宮”的大匾裝飾,雙邊有陽刻楹聯(lián):“有誠皆入座哪論春夏秋冬有求有應,無事不登門何分東西南北無始無終”,大門則彩繪秦瓊和尉遲恭,楹聯(lián)雙邊下面各設一石鼓,具有圖式和詩意的裝飾,顯得端莊和文雅。
整座廟的建筑室內裝飾以木雕、楹聯(lián)、彩繪、石雕為主。前殿凹壽有本土花崗巖做裙墻和柜臺腳的裝飾,墻裙上設計花窗,以透雕和浮雕為主,大門雙邊設計雙石鼓以浮雕為主,整體外墻素雅、大體塊、大方,仍能看得出宋代美學的遺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