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康輝 韓 露
南昌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設計美學融合設計創新與藝術創造,建立于現代設計之上。設計美學跟美學有關,又具有一定的藝術特征和設計學特征,所以它其實包含了美學、藝術和設計三個學科的共同點。
古典美學研究的主要是文學以及音樂等,與現在所說的設計美學以產品設計或者物品的使用功能和美學的結合研究是沒有關系的,它是純藝術的,是對文學、音樂的一些欣賞和研究。
傳統設計美學跟傳統手工藝生產的產品特征有關,是產品的生產者也是產品的設計者,產品的生產過程和設計過程是沒有分離的。例如,古代的手工藝制造者魯班設計了很多工具,同時他也是這些工具的生產制造者,所以他的設計和生產其實是一體的。在傳統設計美學理論中,《考工記》為最早的設計理論體系,當時“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根植于人們的心中,也就是在設計一個產品時,要合理采用當地的材料,符合材料本身的特征和當時的時節,講究自然和產品之間的融合。
圖1 鳳紋圖
圖2 茛苕葉
圖3 喜在眼前
在工業革命的歷史背景下,產品的生產非常講究功能性,產品的設計和生產不是同步進行的。雖然能夠制造出滿足人的使用功能的產品,但是它的生產是根據設計的圖紙來進行的,生產者完全是不懂設計的,而設計師又沒有親自參與產品的制作過程。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生產和設計的分離呢?因為工業革命以后,講究效率,那么生產效率的提高必然要依靠機器生產、流水線生產,那么這個過程必然不可能要求所有的設計師都成為流水線上的生產者,所以生產者和設計者就進行了分離。
信息時代的主要特征是藝術開始為大眾服務,制作出的產品更加符合大眾的消費審美水平和使用功能需求,也就是設計出的產品形式和它的使用功能并不矛盾,既具有基本的使用功能,同時又具有一定的大眾審美水平。
從圖1、圖2 兩種中西方傳統紋樣不難看出,中國傳統紋樣取其“意”簡其形,不追求外在形象的細致描繪,以簡潔為主;西方的裝飾紋樣則更加華麗寫實。中國“天人合一”的傳統思想決定了其在傳統紋樣設計上追求神似而不是外在形象的完美復刻;西方“天人相分”的思想決定了他們的認知中美就是真實,追求精確的美。
如圖3,在中國傳統吉祥紋樣“喜在眼前”的圖像設計中,我們可以看到它用到了很多的象征意義以及諧音。圖中有喜鵲和銅錢,表達的意思是喜在眼前,其中就融合了這些符號本身的一些象征意義。所以器物的設計和造型不僅要融合材料本身的特點,而且要跟它的材料、特征以及當時的環境等相結合。
木雕精巧的形式和復雜的工藝是它的精神所在。對于木雕的欣賞,對受眾來說是對設計者精神的解讀,對設計者來說要在設計制作木雕的過程中考慮到受眾怎樣去欣賞木雕作品,其中就離不開形式美法則的運用。形式美法則涵蓋了很多方面,主要包括對比與統一、主次與虛實、節奏與韻律、均衡與比例等。研究學習形式美法則,有助于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美、鑒賞美、創造美。
設計美學研究的具體內容有設計本身、發展歷史、設計的基礎框架、研究范疇、設計者、設計的行為和貢獻、設計的道德使命,即設計的社會作用。
設計美學研究的對象主要涵蓋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研究設計如何根據形式美法則去創造,另一方面是研究如何通過設計手段豐富人類的精神世界和物質生活。
設計美學的研究方向分縱向和橫向,縱向是從歷史的角度出發,總結設計美學在文化活動和社會發展中的規律;橫向是通過對設計美學這門學科本身的設計要素、設計原理、設計特點等進行分析,提高自己的設計審美水平。
功能性就是要求設計出的產品首先要滿足人日常的生活需要和使用需求,在滿足衣、食、住、行這些功能的基礎上所引發的人們對審美的思考,從而充實人們的精神世界。設計的美是體現在功能性基礎之上的,脫離了功能性,設計便沒有了根本,就完全變成了藝術美。
產品能否在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具有設計創新性。藝術創新不僅是對專業的大膽開拓,更是迎合市場的必要過程。如果脫離了創造,設計便是一潭死水;如果創新不足,設計便失去了新鮮血液的注入。因為受眾都熱衷于追求新穎的東西,所以設計就必須變化、敢創新。設計創新不僅是完全的從無到有的發明創造,也可以是對現存產品的改進與完善。因此,設計美學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就是創新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獨創性與創新性是設計美學有別于其他專業的顯著特點。
設計首先是滿足功能性需求,進而在功能性基礎上追求審美價值。僅僅滿足使用的功能是一種功利性價值,而產品的藝術和審美則是一種精神追求。設計美學的審美要求在這種功利性價值基礎上繼續提升,不是把設計看成簡單的實現某種使用目的的活動。所以,這種藝術化的設計表達才是追求設計的審美性。因而,設計除了能夠滿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外,還應注重審美性的融入。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新的信息技術成為服務設計創造活動的重要力量,設計創新逐漸融合了技術與藝術。現代設計出現后,設計師一直在嘗試技術與藝術的平衡,從而確保在日新月異的信息技術中進行設計創造。
由于社會的發展和經濟水平的提升,導致市場化經濟的商品化原則日趨明顯,從而使設計逐漸變為商業活動,人們會不斷地提高對設計產品的購買熱情。
設計美學的分類主要有三種,分別是環境設計美學(建筑、景觀、室內、規劃、公共藝術等);工業產品設計美學(交通工具、家具、電子產品、服裝、印染、時尚飾品等);視覺傳達設計美學(影視動漫、多媒體、平面藝術、包裝裝潢等)。
設計美學是設計者對設計產品的情感表達,這一表達是以設計產品本身來展現的。美學的研究是分析感覺和感受的一門科學,設計美學的思想是人類在審美和實踐的歷史長河中積淀下來的,是對古往今來人們的審美思想的總結概括。設計美學是以理論指導實踐的科學,它把美學原理廣泛地應用到實際設計活動中,是設計實踐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