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既有春天的柳綠,又有夏荷的清香,還有那秋霜和冬雪……
記憶中既有潺潺流水的好日子,也有舉步維艱的難日子,還有平淡無奇的小日子……
請以“憶? ? ”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題目補充完整,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②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指導:
這道文題寫作范圍較寬泛,凡是記憶中的人、事、物都可以拿來寫。特點是對自己來說具有典型性的、有意義的人、事、物。寫作此文,要做到以小見大,化大為小,大處著眼,小處落筆。選用生活中的人、事、物,描寫的雖是細節(jié),但表現(xiàn)的是大主題。
從大的方面來說,可以寫生活中的新事物,特別是具有時代特點的事物;從小的方面來說,可以從自己的生活中選擇那些富有個性化體驗的經歷,這樣寫出的作文才真切。
考生在寫作過程中,要力求做到條理清楚、結構完整、重點突出,能夠綜合運用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寫出記憶中人、事、物的具體細節(jié)和自己的真實情感。
憶 鼠
◎邢春霞
如今,我雖然見到老鼠還是會驚叫,但已經不太害怕了。
小時候,很多個寧靜的夜晚,我都被猖狂的老鼠所驚擾,不能安然入睡。它們會在屋子里竄來竄去,不時發(fā)出“吱吱”的叫聲。木質的衣柜被它們搞得“咚咚”作響,讓人不由得想:難道是一群老鼠在狂歡或是在開家庭會議?甚至有時候,它們會肆無忌憚地跑到我床頭的大衣柜上跳來跳去。躺在床上的我時常提心吊膽,生怕有老鼠不小心掉下來砸到自己。
后來,媽媽弄了點花花綠綠的鼠藥倒在紙上、瓦片上,小心翼翼地放置在屋里的角落處。晚上睡覺時再聽到老鼠的聲音,我就不再害怕,想著明天醒來就能看到鼠藥的威力,終于可以不被它們困擾了。但醒來一看,鼠藥還是原來的樣子,沒有被碰過。或許是這些小東西以前吃過虧、上過當吧!看來它們的警惕性還是很高的。依稀記得大人們放鼠藥時是不讓我們小孩子說出來的,怕被老鼠們聽了去,就不吃了。有一次我無意中說出“老鼠藥”三個字,立刻就被媽媽阻止,她交代我以后見到放鼠藥絕對不能說出來。雖然我對老一輩人這樣神神叨叨不以為然,但總歸還是希望老鼠別再蹦跶,盼著它們吃了那些鼠藥。
至今仍記得,因老鼠鬧騰睡不著的晚上,小小的我也采取了一些“措施”。現(xiàn)在想來,都有些佩服自己的機智。我試過用手敲擊床頭的柜子,這動靜驚到它們,讓它們立刻安靜下來;但過不了幾分鐘,當它們發(fā)現(xiàn)并沒有安全威脅時,就又開始繼續(xù)活動了。有時我也大聲咳嗽,但這種方法收到的效果跟敲擊柜子差不多,起不到大的威懾作用。無奈之下我就開始學貓叫,努力模仿,也算惟妙惟肖,這確實比前兩招有效,但幾次之后,它們發(fā)現(xiàn)只有貓叫聲卻不見貓行動,就又肆無忌憚起來。
童年的很多個夜晚,我與老鼠的“斗法”曾無數(shù)次上演,那些關于鼠的片段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如今,我家在國家扶貧政策的幫助下,蓋了新房子,再也沒鬧過老鼠,似乎它們和貧困一起一去不復返了。
【河南鎮(zhèn)平縣楊營一初中】
點評
考生選取自己的真實經歷,具體地敘述了“晚上睡覺被老鼠驚擾”“放置鼠藥”“與老鼠的斗法”三個情節(jié),表現(xiàn)了“我”對小時候那段時光的回憶,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文語言生動活潑,考生細致地寫出了自己的心理活動,讀來讓人忍俊不禁;又通過“我”采取的一些“措施”將“我”與老鼠之間的斗智斗勇精彩地表現(xiàn)出來,富有感染力。
寫作“記憶”類作文,具有較強的實戰(zhàn)性。“記憶”類作文的命題與寫作,在近年的中考中頗受青睞。這類作文題注重引導考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可寫的范圍較廣,限制也較少。
這類命題在2021年仍會有較高的關注度。考生需要對自己的某一段人生經歷有正確清醒的認識,對自我有正確客觀的理解,從而能夠進行深刻高遠的立意,表明自己不忘過去、憧憬未來的美好情懷。
從呱呱落地到牽著父母的手走進幼兒園,從坐在小學的課堂到今天面臨初中畢業(yè),我們已經走過十幾年的人生之路。今天,驀然回首:我們曾走過童年,我們天真無邪;我們曾走過風雨,我們勇往直前;我們曾走過四季,我們沐春風、擷夏花、賞秋陽、詠冬雪……
請你以“走過? ? ?”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題目補充完整,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②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指導:
“走過? ? ”這一半命題文題中,“走過”是一個動詞,后面可以補充的詞語有很多。從命題角度來說,既可以補充一個具有實際意義的詞語,如“童年”“初三”“花季”等;也可以補充一個具有比喻意義的詞語,如“高山”“樹林”“春天”等。寫作時,要重點展現(xiàn)“走過”的過程,通過對過程的展現(xiàn)來突出自己的成長,表現(xiàn)對人生的思考。
走過叢叢斑竹
◎黃紫馨
再次走進這片斑竹林,撫摩著它們布滿斑痕的軀干,凝視著它們搖曳的竹葉,隨著從竹林間穿過的清風,我的思緒回到了過去……
我的童年,是在故鄉(xiāng)的斑竹林中度過的。
外婆會在午后,牽著我的手,走進郁郁蔥蔥的斑竹林里,挑一塊平整的石頭,坐在上面,一邊搖著手中的蒲扇,一邊給我講故事。什么《三打白骨精》啊,《武松打虎》啊,《草船借箭》啊,這些故事我早已爛熟于心,但還是很喜歡聽。大概講了有半個鐘頭,外婆揮揮手,笑呵呵地說:“好啦,今天就講到這兒,下次再接著講。”每到這時,我都要扯住外婆的衣袖,央求道:“不嘛,再講一個,再講一個。”外婆只好捏捏我的鼻子,繼續(xù)講下去,講了一個又一個,手中的蒲扇不停地搖啊搖。日光透過重重疊疊的竹葉投射在我們身上,已經涼快了不少,再加上蒲扇送來的縷縷涼風,讓我十分享受。
斑竹林對外公來說,就像一個天然的百寶盒。清晨,太陽剛從東方的山巒間探出半個腦袋,斑竹林里就傳出啪啦啪啦的劈竹聲。過了幾天,外公像是變魔術一般,從斑竹林里提出好些個籃呀筐呀。我有些奇怪:明明外公進去的時候只帶著一把斧頭一把刀,怎么出來的時候就有這么多寶貝呢?這難道就是斑竹林的魔法嗎?趁著外公不注意,我偷偷地溜進斑竹林,看到地上有不少碎竹片、細竹枝,那時的我,對斑竹林的魔力深信不疑,忍不住隨手撿了幾根擺弄起來。然而,還沒把籃筐編好,我的手就已經被劃得傷痕累累。我癱坐在地上,號啕大哭。這哭聲喚來了外公,他大步跨進斑竹林,嘴里一邊念叨著:“好你個淘氣鬼,把自己劃傷了吧!”一邊給我貼創(chuàng)口貼。
忽然有一天,這樣的日子結束了。
爸爸媽媽回來了,他們要帶我去一個叫作“城市”的地方。我哭嚷著不肯離開,但汽車還是開動了。我至今記得,告別的那天,外公外婆隱沒在竹林中的身影,和他們眼中閃爍的淚光。
十年時光荏苒,竹林依舊在,童年何處尋?
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已走出了那片竹林。我回過頭來,想再進去逛逛,卻發(fā)現(xiàn),竹葉茂盛,遮掩了來時的路。
【廣東東莞市東城實驗中學(315)班,指導老師:鄧本科】
點評
這是一篇極具詩情畫意的考場佳作,考生不落窠臼地對自己最為真切的情感體驗進行了深度加工,收到了不錯的藝術效果。作文著力于描述外婆和外公對自己童年生活的照顧與陪伴,而斑竹林正是這一過程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我”對童年生活的點滴回憶,款款情深,盡在斑竹叢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