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云
回首過往的歲月,在時光的深處,是否有一個聲音一直潛藏在你的心底,當初聽到的時候不以為意,沒想到它早已儲存在心里。它或許是老家槐樹上的陣陣蟬鳴;或許是奶奶的一句細心囑咐;或許是好友間稚嫩的誓言;或許是老師的諄諄教誨……
請以“在時光的回聲里漫游”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②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在時光的回聲里漫游
◎張丹瑋
“咯噠咯噠,骨碌骨碌……”一串清脆響亮的馬蹄聲交織著車轱轆聲,馬車駛過凹凸不平的石子路時顛簸起伏的“咯拉”聲,在我的耳畔回響……
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中國古車博物館。俯下腰去看那些充滿歷史韻味和年代氣息的車輪,我似乎聽到了那久遠的時空回聲。再湊近細細觀察,恍惚間,眼前的車輪慢慢轉動起來,我仿佛看見面前有兩匹棗騮馬邁著大步,穩穩地拉著載滿糧草的馬車,駛在車水馬龍的大街上,發出“咯拉,咯拉”的聲音。馬車駛過街巷,駛出長街,厚厚的積雪在車輪下發出“吱呀吱呀”的細微響聲,但駕車的人淡然置之。飽經滄桑的雙眼緊緊地凝視著前方。而拉車的兩匹馬,它們形體俊美而健壯,馬蹄“嘚嘚”地敲擊著地面,濺起陣陣雪霧。出了城門,馬車飛馳向城郊,逐漸遠去,化成一個小小的黑點。
我靜靜地佇立在城墻上,眺望那遠去的車隊,深知那并不是一些尋常的富貴人家的馬車,那是要駛去戰場上為沖鋒殺敵的英勇的戰士運送補給的戰車。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雄俊高大的戰馬,威風凜凜的將軍,鋒利的弓箭,齊整的戰車,這幾個物象在我眼前組成一幅沙場點兵圖,展現出一種報效國家、不惜血灑疆場的豪放情懷。
徐徐轉過時光的街角,我看見無畏的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現代化交通突飛猛進,鐵路、公路、航空運輸和管道運輸組成了四通八達的運輸網。在時光的回聲里,各種車共同譜寫出一曲交響樂,現代的汽車川流不息,奔赴自己的目的地;來往的古代馬車有序地駛向它們的方向。這不僅是一曲簡單的交響樂,這還代表著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時光的回聲里漫游,我聽到的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和中國人民的自豪!
跨進博物館大門時,我帶著輕快的心情,而邁出大門時,則增添了一份發自內心的自豪感。
【山東淄博市桓臺縣世紀中學】
點評
本以為這是一篇簡單的博物館游記,但閱讀全文后發現這篇作文格局高遠,立意深刻。考生以游覽古車博物館為引子,創設出運送軍糧的馬車駛過繁華街道、駛出都城趕往前線的場景,由此生發出滿腔的愛國豪情。寫到這里,考生筆鋒一轉,將目光聚焦到我國不斷發展的交通事業上,歌頌中華民族取得的巨大成就,繼而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此外,文中多處出現擬音詞,如“咯噠咯噠,骨碌骨碌”“咯拉,咯拉”“吱呀吱呀”“嘚嘚”等,形象地描寫出各類交通工具的聲音,用詞精準生動,可見考生的詞匯積累頗為豐富。
這是一道命題作文,考生通讀材料內容和題目要求后,須對命題“在時光的回聲里漫游”作恰當的理解和分析。“時光的回聲”限制了選材的范圍,既可以指真實可聽的聲音,也可以抽象為某種現象,如由具有歷史感的物件或民俗活動來感知傳統文化等。“漫游”本意是指隨意地游走,在這里可以理解為對過去的回憶和追溯。由此可以判斷,這個命題的類型屬于回憶往昔生發感悟型。據此,考生在寫法上可以借由某一個事物展開回憶,通過描寫具體的聲音、畫面,以及與自己產生的交集表達情感;也可以幻化想象,借由歷史長河中的文化瑰寶來探知歷史的脈絡或文化的傳承。當然,后者寫起來更有難度,但格局也更高一些。
在時光的回聲里漫游
◎崔子盈
窗外是涌動的月色,借著燈光,我的手在縫紉機上細細地摩挲著,耳畔仿佛又響起了那“嗒嗒嗒”的聲音,往日的舊時光瞬間回溯而來。
眼前這臺縫紉機陪著姥姥辛苦工作了幾十年,沒有華麗的外表,只有樸實的著裝。雖然身上有些地方的油漆已經脫落,但它被姥姥擦得很干凈,一副亮堂堂的樣子。
這臺縫紉機是姥姥的寶貝。聽媽媽說,她小時候物資缺乏,衣服都是姥姥買布來做。當初買縫紉機的錢還是全家人省吃儉用湊出來的,這臺縫紉機的珍貴可想而知。姥姥白天下地勞作,晚上回來便借著煤油燈昏暗的光,趴在這臺縫紉機上,彎著身子,踩著踏板,伴著針頭“嗒嗒嗒,嗒嗒嗒”的聲音做著一家人的衣服,那聲音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顯得格外清脆。
我出生后,姥姥也經常用這臺縫紉機為我做衣服。我總是貪玩,不知什么時候衣服上就被劃了一道大口子,于是姥姥踩上踏板為我補衣服。猶記得,她坐在縫紉機前,踩踩踏踏,衣服在手中翻轉,不一會兒,劃破的口子便不見了,衣服上還多了些裝飾,跟新的一樣。拿著縫好的衣服,我飛快地換上,姥姥則在一旁笑著調侃我:“慢點,別再給捅破了!”
我也曾纏著姥姥教我用縫紉機,她卻說我這種玩鬧的性格做不來縫紉的細活,但又見我確實想學,拿我沒辦法,只好答應教我。姥姥取出一卷白線和一塊布,先將白線放在縫紉機轉頭上,再將布料放在針頭下,然后慢慢地踩動著踏板,她粗糙的手穿好潔白的棉線,推著轉盤,全神貫注。我也站在一旁細細觀察著,正好明媚的陽光穿過窗欞,落在她臉上的皺褶里,映出了藏在里面的深情。展布,捋平,踩踏板,姥姥“嗒嗒嗒”地奏響縫紉機的旋律,這聲音模糊了歲月,清晰了惦念,彌漫著幸福與甜蜜。
在姥姥的陪伴下,我漸漸長大,我和姥姥的那份濃濃的親情,伴隨著縫紉機的“嗒嗒”聲,在舊時光里蔓延。
我坐在縫紉機前,用腳輕輕地踩踏著,那“嗒嗒嗒”的節奏在耳畔響起,如同收緊的絲線,滑過縫紉機的針頭,編織著往日的溫情。
【山東淄博市桓臺縣實驗學校】
點評
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寫人敘事佳作。考生由眼前的縫紉機為切入點,以倒敘的手法展開回憶,記敘了姥姥與縫紉機的故事。而后敘述姥姥教“我”用縫紉機的事情,體現祖孫情深。結尾又回到眼前的縫紉機,首尾圓合,收束全文,既表達了“我”對姥姥的感恩,又凸顯了姥姥對“我”的疼愛,情感真摯。作文語言自然質樸,富有生活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