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力

2014年9月10日,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市民參加“Yes Scotland”獨立運動
翻開英國報紙和打開新聞網站,你會發現“蘇格蘭脫英”(Scotix)話題占了不少版面。
隨著支持“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共和國統一”的天主教居民人數在近年超越新教徒,2024年舉行北愛爾蘭獨立公投的呼聲漸高。而偏獨立政黨在近日蘇格蘭地方選舉中保住政權,也為主張脫離聯合王國的北愛爾蘭新芬黨打了一針強心劑。
美國卡內基歐洲研究中心年初的一份報告稱,英國目前的“聯合王國”模式熬不到2040年。一時間,“聯合王國”陷入風雨飄搖的狀態。
2021年英國地方選舉過后,蘇格蘭民族黨加上蘇格蘭綠黨,剛好獲得足夠執政的議席數,組成傾向支持獨立的地方政府。自2007年以來,蘇格蘭民族黨在蘇格蘭地方政府已經持續執政了14年。距離下一次地方選舉還有5年,加起來蘇格蘭民族黨將會在蘇格蘭執政共19年。
5月初,獲得足夠票數擔任蘇格蘭第一大臣的蘇格蘭民族黨黨魁尼古拉·斯特金,就在蘇格蘭議會上向倫敦喊話:在疫情之后,蘇格蘭要求舉行第二次獨立公投。
在保守黨與蘇格蘭民族黨爭奪議席的過程中,首相約翰遜就對斯特金發重話:第二次公投是“不負責任而且危險的”。相比起蘇格蘭民族黨把競選議題聚焦在第二次獨立公投上,保守黨的競選策略是,把議題聚焦在防疫和經濟復蘇上。
斯特金背后并非沒有民意支持。在2020年幾乎一整年的時間里,連續20個民調顯示蘇格蘭支持獨立的人數超過50%,35歲以下的蘇格蘭人支持獨立的比率更是高達75%。

2021年5月6日,英國蘇格蘭格拉斯哥,地方選舉開始。蘇格蘭首席大臣尼古拉·斯特金在投票站與選民互動
一個“獨立的蘇格蘭”理想藍圖,是“另一個丹麥”。
2014年蘇格蘭獨立公投,支持脫離英國的派系之所以輸掉,是因為當時英國還是歐盟成員國。當時的英國首相大衛·卡梅倫松了一口氣,認為終于保住了“聯合王國”。然而,2016年一場“脫歐公投”又改變了“聯合王國”的國祚。相比起大比數投“脫歐”的英格蘭民眾,蘇格蘭傾向于留在歐盟。可是人口不及英格蘭10%的蘇格蘭,始終沒能影響整個脫歐公投的結局。在蘇格蘭人看來,他們被英格蘭人拖著“脫歐”,實在委屈。
《紐約客》用“政治天才”來形容斯特金:一般的民族主義者多數持右翼立場,然而斯特金領導下的蘇格蘭民族黨卻立場偏左,甚至比英國最大反對黨工黨還要左。1955年后,英國保守黨從未在蘇格蘭贏得過多數票。而斯特金深知,蘇格蘭的基本盤是傾向左翼。
支持移民、反對脫歐、支持全民最低工資制度、增加公共醫療開支、反對英國戰略核潛艇“三叉戟”停靠在蘇格蘭,這些政策傾向左翼,卻又出奇地與蘇格蘭民族主義主張結合在一起。
實際上,在不少蘇格蘭年輕人看來,一個“獨立的蘇格蘭”理想藍圖,是“另一個丹麥”。畢竟,兩者的人口和國土面積相當,也處在歐洲緯度相對較高的地方。這些“脫英派”認為,蘇格蘭可以跟丹麥一樣,再次加入歐盟,并且申請加入北歐理事會,成為一個高福利的北歐小國。
可以說,蘇格蘭民族黨既成功地籠絡了對保守黨政府不滿的左翼選民,也獲得了真正具有蘇格蘭民族主義傾向的選民。這姿態讓英國的兩個主流政黨—工黨和保守黨—在蘇格蘭都難以獲得成功。
英倫南北貌合神離
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組成的“聯合王國”,在首相鮑里斯·約翰遜的就職演說中,被形容為“勁爆四人組”(awesome foursome)。約翰遜許諾在他的保守黨政府領導下,“勁爆四人組”將會在脫歐后過上好日子。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聯合王國4個組成部分如今若即若離的局面,正是與脫歐不無關系。如今的英國地方選舉盡管不涉及政權更迭,但也是民意走向的一種投射。蘇格蘭民族黨的崛起,是建立在奪取工黨票倉基礎上的,而工黨對脫歐的反對態度不夠堅決,影響了它在蘇格蘭的聲望。
英國過去十年大選,工黨屢次敗選,一個原因是在蘇格蘭被更加左翼的民族黨取代。英國歷史學家大衛·斯塔奇就這樣說:“工黨內英格蘭南部的左翼知識分子和北部工業區藍領階層的聯盟即將解體,而且也修復不了。”而蘇格蘭民族黨在大不列顛島北部的坐大,實際上變相幫助保守黨長期執政:工黨由于失去蘇格蘭票倉,相當于處于長期在野地位。
通過贏得英格蘭南部而長期執政的保守黨,卻與蘇格蘭民族黨形成死局。擁有整個英國執政權的保守黨已經表示,不允許在2014年公投之后短時間再次舉行蘇格蘭獨立公投,而斯特金卻堅持第二次獨立公投勢在必行,甚至要入稟法院,試圖通過司法途徑打開第二次公投的大門。

2014年9 月8日,尼古拉·斯特金和蘇格蘭演員艾倫·卡明在格拉斯哥的“ Y e sSc otland”獨立運動中自拍
面臨加泰羅尼亞獨立問題的西班牙,早已明確表示它反對蘇格蘭作為獨立國家加入歐盟。
蘇格蘭獨立運動的反對者認為,蘇格蘭獨立并不對英格蘭經濟產生直接的沖擊,卻能嚴重損害蘇格蘭一代人的生活條件。對于蘇格蘭來說,英格蘭本來是一個不可缺的出口市場。英格蘭市場占蘇格蘭產品出口的61%和進口的67%,約為其與歐盟貿易的四倍。而這些貿易都是無需關稅就能進行的。

2021年5月8日,英國蘇格蘭地方選舉后計票
倫敦經濟學院在今年2月的一份報告中認為,如果蘇格蘭脫離英國,其經濟遭受的貿易打擊,將比英國脫歐的影響嚴重兩到三倍。獨立后最糟糕的經濟影響,將在幾十年后才會出現。從長遠來看,蘇格蘭的經濟將萎縮6.3%~8.7%。而經濟復蘇的前提,是蘇格蘭能夠以獨立的主權國家身份加入歐盟,獲得歐盟的市場加持。然而一個現實是,加入歐盟需要所有成員國的一致同意,而面臨加泰羅尼亞獨立問題的西班牙,早已明確表示它反對蘇格蘭作為獨立國家加入歐盟。
《紐約客》雜志的一個撰稿人在一個英格蘭酒吧里,與一些英格蘭商人聊天。當他們談及蘇格蘭獨立運動時,這幫英格蘭人說:“誰在乎他們?”
誠然,蘇格蘭的弱勢地位,讓英格蘭人有一種趾高氣揚的資本。論面積,英格蘭是蘇格蘭的1.66倍;論人口,英格蘭有5400萬人口,完全壓倒了蘇格蘭的540萬;論經濟,蘇格蘭在2020年只占整個英國GDP的9.5%。
對于英格蘭普通人來說,蘇格蘭的去留還真不是自己的事,對自己日常生活的影響也甚少。不過英國政府,包括王室在內,卻顯得非常尷尬。沒有一個英國首相希望自己背上撕裂“聯合王國”的歷史罪名,畢竟失去蘇格蘭也意味著在威爾士和北愛爾蘭引發連鎖效應,英國可能瓦解為4個獨立的國家。英國王室也歷來都在蘇格蘭長期經營,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和查爾斯王子等人對民風民俗相當尊重,自然也希望“聯合王國”的現狀不發生改變。
站在英國國際地位的高度上看, 蘇格蘭的離開也對英國的國際形象產生負面打擊。英國的GDP總量掉了一層皮不說,停靠在蘇格蘭的英國唯一海下核震懾力量—三叉戟潛艇也必須另謀停靠地點。
按照英國首相回復斯特金的說法,決定是否再次舉行蘇格蘭獨立公投,應該是下一代人的事情。由于工黨過去十年處于積弱的狀態,收回蘇格蘭左翼票倉無望,英格蘭北部的傳統工業區(工黨傳統票倉)也岌岌可危,我們完全有可能看到保守黨在下個十年繼續長期執政。
保守黨政府宣稱,將在蘇格蘭投入過十億英鎊的資金,用于完善蘇格蘭的公路和鐵路等交通設施,并且把英格蘭的醫療和教育資源開放給蘇格蘭人。
1997年當選的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在日前的采訪中承認,他主導的地方政府分權政策,完全背離了讓蘇格蘭人打掉獨立野心的目的。政客們無法短期解決的問題是,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的身份認同已經改變。不少當地人不再以“英國人”自居,而是以“蘇格蘭人”“英格蘭人”“威爾士人”來標榜自己。去年去世的英國著名旅行作家簡·莫里斯,在《歐洲》一書中就表明其心路歷程:“在二戰結束的時候,我自認為是一個英國人。我們帝國的目光在全球各地;在21世紀,我認為自己是一個威爾士人,我們的歸宿是歐洲。”
由此可見,英國各地對自身歸屬和整個英國在世界的地位有非常不同的看法。隨著英國的國際地位每況愈下,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人不再以“聯合王國”的目光在世界上參與事務,而是緊盯眼前的三畝田。這可能是未來的大趨勢。
自1707年英格蘭和蘇格蘭組成的“聯合王國”,在這個世紀到底能否繼續存活下去?不少人認為,它活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