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城市作為現代化城市運行和治理的一種新模式與新理念,是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2012年,《國家智慧城市試點暫行管理辦法》的出臺拉開了我國智慧城市建設序幕。2013年,僅住建部公布的國家智慧城市試點總數已達193個,工信部公布的試點名單也達到140余個。2014年,智慧城市長期規劃、指導意見陸續出臺。2016年,國家與各省市“十三五”規劃相繼出爐,將智慧城市建設作為未來城市發展的重心,大力推進電子政務、智慧交通、大數據與云計算的發展,同時完善智慧城市評價指標體系。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新型智慧城市建設進入新賽道,從“建系統”“建大腦”進入“建分支”“建細部”的發展階段。數字孿生、智慧醫療、智慧養老、無障礙共享、智慧社區、智慧校園、智慧交通等領域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新亮點。這一建設過程的蝶變,既是技術漸進的過程,也是認識不斷成熟的過程。
本期專題特邀《數字孿生驅動智慧城市轉型升級——訪清華大學信息國家研究中心副教授杜明芳》《構建以大數據為支撐的智慧醫養體系——訪全國政協委員顧建文》《薛峰:無障礙智慧建設使城市更暢行》《智慧城市研究——以英國倫敦為例》《基于積極老齡化的智慧養老服務大數據應用研究》《智慧社區衛生醫療服務模式》等文章,以期深入探究城市智慧應用的方方面面。
未來已來,將至已至。我國對于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探索,不僅為智慧中國增加多樣化的注腳,也成為城市更新迭代進化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