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史上人盡皆知的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和思想家。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之一。他的治學,修身,齊家等思想影響深遠,曾國藩的育人思想,治學思想,治家思想對當今時代的教育發展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對于培養個人素質,共建和諧社會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曾國藩;思想影響;現代教育
1.進德修業,經世致用的治學思想
曾國藩曾說:“ 吾輩讀書,只有兩事:一者進德之事,講求乎誠正修齊之道,以圖無忝所生;一者修業之事,操習乎記誦詞章之術,以圖自衛其身。”進德即修養良好的品德,也可以是通過讀書來提高自身道德素質,是神志、思想保持純正。增強學識,獲取專長,使個人道德素質達到至美至善之境,以便在社會實踐中獲得更好的生存和發展。曾國藩曾多次考科舉名落孫山,深知科舉取士的不足之處,在他心里認為,科考的科目和內容是有相對穩定性的,應試文章八股,如果今天只是為了考取功名利祿而進行學習,則容易成為讀死書,死讀書,如果這一生都沒能考取功名利祿。而其他學問也一竅不通,那就成為坐地自劃。為了功名利祿而讀書是萬萬不可的,讀書是要修身,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和遠大的見識。因此曾國藩教導子孫讀書要廣泛涉略,終身學習,富養精神,有良好思想品德。同時,曾國藩認為,所學到的知識應該要有利于國家發展,所寫的文章和所做的事都應該要以解決問題和挽救當時的社會為當務之急,切忌空虛之學。在清朝統治的晚期,當時社會面臨著嚴重的民族危機,身為一介書生的曾國藩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緊密聯系起來,他深知自己擔著民族重任,毅然創立湘軍,興辦洋務企業。結合當時的政治局勢,曾國藩認為知識無外乎軍政、船政、數學、格致等,所以就選擇了資質聰慧幼童遠渡重洋去深造,學習步算、關于制造業的學科,翻譯西方科技之書等,以圖自強。后來,曾國藩成為一代“中興名臣”,大概就是由于他能知行合一,將知識與社會發展和生活實踐緊密聯系起來的緣故。在當今快節奏的社會,充斥著“經濟知識”和“學歷社會”,其特點就是一味地追求片面的知識學習,這也就是應試教育帶來的弊端。學校一味地將書本上的知識灌輸到學生腦中,全然不顧學生地多樣化發展,而其中的道德發展就是重要的、被忽略的一點。曾國藩的進德修業,經世致用的治學思想啟示我們讀書是為了經世致用,而不是只是死讀書。將書本上學到的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才能真正是這個社會得到發展。高校實現綜合性、專業性發展就必須要推行道德教育,一個以道德為中心的多樣性教育發展的教育才是最適合當今中國社會和中國學生的。
2.勤儉持家的治家思想
曾國藩雖然身為兩江總督,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曾國藩睡的是草席,蓋的是土布。對家里的妻兒也是嚴格要求,并且以身作則。家中的老屋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由于家中人口增多,必須要修理老屋,為此花錢七千串,曾國藩為此感到不舒服,致信給弟弟質問他為什么花這么多錢,就算是再建一個新房子都不應該花費這么多。我這一生認為官員買田造屋是羞愧的事情,沒想到我家卻是出爾反爾。但凡當官都不可沒有清官的名號,如果外表看起來清廉但實際上卻不一,這就十分讓人生氣。曾國藩還反對服食貴重的補品。曾國藩任兩江總督時,他巡視到揚州一帶,揚州當地商人特地盛大擺宴,各種山珍海味擺滿整個桌子,但是曾國藩也只是吃自己面前的幾盤菜而已。飯后,他說:“一食千金,吾不忍食,目不忍睹。”在曾國藩的影響下,曾紀澤也是曾教育后輩要勤儉持家,正是在這樣的家風的影響下,曾國藩的后輩出了各類社會歷史名人。一個家族是如此,一個國家更是如此!躬行節儉,勤儉持家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當今中國社會,攀比之風日益盛行,穿要穿名牌,吃要吃美味,用要用高檔,各種炫富現象層出不窮。學生身為青年一代,是中國的未來,我們要改善這種奢靡之風,就要從學生的教育入手,曾國藩的勤儉持家思想可以給我們啟發,就是要用實際行動來倡導勤儉節約之風,樹立勤儉節約的意識,將節約變為一種生活習慣與生活態度,讓當代學生長期生活在勤儉節約環境中,耳濡目染,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生活習慣。所以曾國藩的后輩們清廉、杰出就是源于曾國藩的這些優質思想。
3.人才以培養而出,器識以磨礪而成的育人思想
“人才以培養而出,器識以磨礪而成”,這是曾國藩的一直以來信奉育人思想。他從始至終都認為“天下無現成之人才,亦無生知之卓識”是真理,實踐決定認識,曾國藩的培養人才的方法是通過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歸納總結出來的。主要有“教誨”“甄別”“保舉”“超擢”四種。教誨之法即教訓、教導;超擢之法即超級提升。以教誨為例,無論曾國藩有多忙,他總能夠抽一些時間來接見那些部下,他不僅僅是簡單的接近他們,而且還對他們進行淳淳教導。對他們提出了要對上精忠報國,舍身為國對象,要力戒侵擾百姓的告誡。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他也經常對手下進行教導,以書信或者吃飯的時候邊吃邊閑聊的偏生活化的方式。。因此,全軍隊從上到下,幾乎所有人都將他視為標榜,向他看齊。對于人才的作用。曾國藩在進行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過程中,使他有了更深一步的體會和感觸。為了實現培養人才的目的,他積極采取了一系列相關有用措施。對屬下進行培訓。經過他給部屬給予良好的成長環境和對其不斷地鼓勵,教導和考察地精心培育,最終培育出了一大批各社會領域精英人才,對近代中國各領域的發展都產生了積極的重大影響。在21世紀的今天,國際競爭非常激烈,國際的競爭是以綜合國力的競爭,但綜合國力的競爭還是以人才的競爭為根本。習近平總書記把人才工作提高到了一定程度,他曾經在不同的場合都強調了要愛才惜才培才育才。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始終高度重視人才工作,還提出了人才強國的發展戰略,把人才提高到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的高度。相繼推出多項人才培養工程,造就了一大批對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用的世界科技前沿的領軍人才和優秀青年人才,人才隊伍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無論我們處在什么年代,國家發展到怎樣的水平。,都千萬不能忽視人才的培養。隨著中國高等教育普及化時代的到來,廣大的人民群眾有了更多機會接觸到高等教育。,把高等教育變得更有質量,更有特色,更有意義,就顯得格外重要。在這個方面,我覺得曾國藩的思想能給高等教育發展的更有質量,更有特色。有重要的啟示意義。一是就需要老師以身作則,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充分發揮榜樣作用,認真負責的教導學生和嚴格考核學生的各項能力,要因材施教,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和性格進行人性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二是學校的相關部門要加快發展好學校的校風建設,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積極的學習環境以及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建立并完善相關學生學習獎勵機制,對優秀的學生給予充分的鼓勵和支持,讓學生學習充滿動力,要重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培養、注重對學生綜合知識的運用,讓他們從書本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充分結合起來、解決問題能力和創新學習能力的培養,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各領域精英人才,促進社會主義事業向前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夏盼盼.淺析曾國藩家庭教育思想及其當代價值[J].文化學刊,2019(08).
[2]江泳輝.試論曾國藩經世致用思想[J] .德州學院學報 2017,33(01).
[3]王文明.曾國藩思想與大學生養成教育的融合[J] .教育教學論壇, 2016,(44).
基金項目:廣西一流學科(培育)建設項目(桂教科研〔2018〕12 號)資助。
作者簡介:黃秀賢(2001-),女,百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生。
百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 廣西百色? ? 53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