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楸評
中國船舶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裝”或“公司”)有職工1 825名,分布在重慶總部和江蘇、大連、新疆、晉城、內蒙古、浙江象山、山東-城等7個基地公司以及全國170多個風電場。按照黨組織和行政機構設置到哪里,工會組織就建到哪里的原則,中國海裝建成二級單位工會25個、工會小組211個。
近年來,中國海裝著力打造“三型五家”工作體系,不斷增強工會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戰斗力,提升職工的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動員廣大職工擔當新使命、展現新作為。在這一工作方式的引領下,公司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全國廠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三型”工會組織的打造
突出政治引領,打造學習型工會
加強思想政治引領。中國海裝組織職工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讓廣大職工“四個意識”更加牢固、“四個自信”更加堅定、“兩個維護”更加堅決,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中國海裝大力開展“創建學習型企業,爭當知識型職工”“點燃學習激情,打造書香海裝”等活動,累計打造職工書屋8個、讀書角30個,為職工書屋添置圖書上萬冊,營造全員學習、終身學習、自覺學習的良好氛圍。
激發職工學習熱情。公司積極開展形勢任務教育,舉辦“決戰100天”誓師大會,邀請全國技術能手、中央企業勞模到公司宣講,激勵職工主動學習;深度挖掘、培養選樹了“全國五一巾幗標兵”“中央企業勞動模范”等大批模范典型,讓職工學有榜樣、做有標尺、干有方向、趕有目標,激發職工為公司改革發展添磚加瓦的熱情和決心。
突出竭誠服務,打造服務型工會
竭誠服務職工群眾。中國海裝通過設立“基層工作日”,開展“我為職工解難題”專項活動,公司讓領導干部定期深入基層單位,為職工答疑解惑、排憂解難。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工會組織除做足防控措施、正常為職工提供免費早午餐外,還堅持每天為職工發放新鮮蔬菜,開展為職工免費理發、代取快遞和代買物品等服務,切實解決職工的后顧之憂。
提升服務本領。中國海裝大力推進工會干部素質提升工程,把有熱情、有干勁、有活力的青年員工充實到工會干部隊伍中來。同時,建立工會干部思想教育、激勵保障和考核評價機制,不斷提升工會干部服務企業、服務大局、服務職工的本領能力,使工會干部成為職工群眾名副其實的“娘家人”、貼心人。
突出改革創新,打造創新型工會
激發職工創新熱情。以“六小一創”活動(小發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設計、小建議、小創新、創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抓手,持續開展QC(QualityControl,質量控制)小組活動,廣泛征集小改小革、絕技絕招、新工藝新技術。2020年,公司兩項QC成果獲得全國QC成果二等獎,大大激發了職工發明創造、改革創新的熱情。
推動企業創新發展。中國海裝開展“我為提質增效獻計策”“創新創效我參與”等專項活動,形成合理化建議的常態化管理和評審獎勵機制。2019年以來,公司兩個班組先后獲得全國“質量信得過班組”榮譽,為企業創新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營造創新文化氛圍。公司通過創建“勞模創新工作室”、科研技術技能人才選樹、創新成果評選表彰、突出貢獻(持續改進)獎評選等方式,大力營造支持創新、鼓勵創新、崇尚創新、勇于創新的創新文化氛圍,并通過成果轉化,使創新成果轉化為強大的生產力。
推進工會自身改革。公司工會創新組織體制、運行機制、活動方式和工作方法,按步驟有力推進“模范職工之家(小家)”建設,大力開展基層工會規范化建設工作,使基層工會組織更加健全、制度更加完善、工作更加活躍、作用更加明顯。
“五個職工之家”的打造
突出建功立業,打造效益之家
以勞動競賽促任務完成。公司工會結合風電行業“搶裝潮”和公司高質量發展“三年三步走”奮斗目標,針對性開展了“重整裝、再出發,全力實現‘雙百億”等主題勞動競賽,指導各基層工會開展“迎戰‘搶裝潮、奪取‘雙勝利”“奮戰100天,確保全年目標實現”等階段性勞動競賽,激發職工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力,促進公司各階段生產經營任務的全面完成。
以技能比武促效率提升。公司工會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圍繞生產經營科研管理中心任務,策劃開展裝配調試技能大賽、風場員工運檢技能大賽、CAD制圖大賽、營銷辯論賽等各類技能比武,并指導各分工會開展崗位練兵活動,以職工本領提升促工作質量和效率提升。
突出維權維穩,打造民主之家
加強民主管理。中國海裝嚴格執行職代會制度,一年來,相繼落實職工慰問標準調整、職工個性化體檢方案、職工薪酬調整方案等多項提案,切實保障了職工合法權益。
推進平等協商。工會組織每年代表職工簽訂集體合同,通過上下溝通、橫向聯動,切實保障了職工各方面的基本權益,不斷提升了職工對企業及工會組織的信賴。
落實廠務公開。突出“四項焦點”,做到“五公開”。“四項焦點”指的是:員工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涉及員工切身利益,需要讓員工清楚的問題;容易引發矛盾的問題;關系企業改革、發展、穩定,體現員工民主權利、民主決策的問題。“五公開”指的是:員工入黨、干部提級、評先樹標、專業技術職稱評聘一律事先進行公示公開;干部考核情況一律公開;員工福利以及困難保障情況一律公開;生產經營目標、措施一律公開;獎金分配辦法一律公開。保證了全體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建立了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
突出以人為本,打造溫暖之家
中國海裝在傳統“春送關懷、夏送清涼、秋送助學、冬送溫暖”活動的基礎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節送慰問、病送關懷、憂送政策、喜送祝福”品牌慰問體系。2020年以來,先后慰問因病住院職工、婚喪添丁職工、困難職工183人次;向16名職工子女發放了金秋助學金;積極開展對留守兒童、退伍轉業軍人等人群的關懷慰問工作,同時將職工慰問標準和體檢標準統一上調,使每人每年固定福利標準達到3 000余元。此外,還設立了職工大病災害互助基金,為全體職工購買互助保險、女職工購買玫瑰人生特殊疾病保險,打造愛心媽咪小屋等,讓職工群眾真切感受到企業的關懷與溫暖。
突出凝心聚力,打造文明之家
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公司開通“中國海裝”“青春海裝”微信公眾號和抖音號,制定《企業文化手冊》,大力弘揚“海納百川、裝備天下”的企業精神,增強職工使命感和責任感,堅定了全體職工攻堅克難、奮發向上的信心和決心。
開展文明風尚行動。公司成立志愿服務隊,開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文明有禮海裝人”社會實踐活動、“守住‘糧心,做‘食尚海裝人”光盤行動、“文明之星”評比活動等,積極參與社會公益和精準扶貧行動,先后投入400余萬元開展教育扶貧、文化扶貧、消費扶貧、產業扶貧、結對幫扶等,彰顯了央企的責任擔當。
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公司成立文學、文藝、書畫、攝影、登山、釣魚、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十大協會,打造職工活動中心,策劃開展“打造優雅職場女性”美妝沙龍、“快樂六一·彩繪童年”親子活動、“迎元旦、守陣地”職工趣味運動會和“禮贊70年、奮進新時代”國慶文藝匯演等文化活動,讓廣大職工在活動中展示形象、激發活力、增進團結、匯聚力量。
突出安全保障,打造安康之家
加強安全教育。中國海裝以“安全生產月”“消防宣傳月”為契機,大力開展安全培訓、安全應急演練、安全知識競賽、安全演講比賽、趣味消防運動會等活動,切實提高職工安全意識。
開展安全競賽。公司大力開展以班組安全達標、隱患排查治理、職業健康保護、安全文化創建、安全技能提升為主要內容的“安康杯”安全競賽活動,并連續5年獲得全國“安康杯”競賽優勝企業榮譽。
進行安全檢查。公司大力開展安全標準化創建工作,使其與日常監督檢查有機結合。開展“安全檢查到基層,傳遞溫暖到一線”活動,設立安委會,定期走進車間、風場開展安全檢查和隱患排查,根據天氣變化開展夏季車間送清涼、寒冬風場送溫暖等活動,保障職工生命安全和公司生產安全。
結語
中國海裝通過“三型五家”建設,使工會組織政治引領作用進一步發揮、服務質量水平進一步提升、改革創新力度進一步加大、基層基礎工作進一步夯實、推動發展成效進一步彰顯,形成了有機融合、一體推進的工會工作體系,有力推動了企業持續健康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