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寧霞
【摘? ?要】2018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中強調,依法全面履行審計監督職責。依據這一紀檢監察審計工作指導理念,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部門要按照黨政制度、法律法規的要求,結合內部部門結構、項目工作內容,開展多層次崗位人員的行政監督、紀檢監察工作,遏制貪污腐敗問題出現、勢頭蔓延,為國有企業風清氣正黨政環境的建設提供助力。
【關鍵詞】紀檢;監督;工作
1.國有企業紀檢監察的權利制約監督理論
當前,國有企業紀檢監督包含紀檢、監察兩方面內容。紀檢是指由黨政紀律檢查機關,對國有企業內部黨組織、黨員做出監督檢查,依法對違反黨紀、黨規的問題進行處理,對涉事成員做出行政處罰、民事或刑事懲處,以維護黨紀的嚴肅性和法律的公平正義。監察則是由行政監察機關,對企業行政部門、各項職能機構的日常生產經營活動,做出監督檢查、監督管理與整頓。國有企業紀檢監督在保證黨風黨建、反腐倡廉建設的同時,著力提高國有企業各部門的行政效率、工作質量,減小由于行政腐敗而帶來的國有資產損失風險。
2.國有企業紀檢監督的工作職能分析
當前,我國國有企業處在不斷深化改革過程中,隨著其本身決策權、經營自主權的逐漸擴大,若對其權力監督失范,容易滋生貪污腐敗、資產流失等問題。因此,國有企業除了受到現有法律法規監督、管理之外,還要受到國家行政監督監察機構的監督檢查,以此確保國有資產在市場化經濟運轉中的保值增值。國有企業紀檢監督職能及履職方式主要如下:
一是監督職能及履職方式。監督職能為國有企業紀檢監察機構的主要職能,通常包括各級行政人員的權力監督、工作程序監督兩方面內容。當前國有企業紀檢機關監督職能的履行,往往通過多次的內部部門巡視、巡查、再監督等方式,對不同企業行政主體的越權、違規操作等問題,做出監督與查處。通過政治生態報告及對領導“畫像”等方式,實現對行政權力、違法腐敗問題的及時監督。
二是懲處職能及履職方式。懲處職能是在國有企業各行政職能部門,存在貪污腐敗、違法亂紀等問題后,依照國家法律法規、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等,對現有違紀違法、腐敗受賄案件的涉案人員,做出應有的嚴厲懲處。根據2019年中央辦公廳出臺的《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將紀檢監督與執紀、問責進行有效融合,明確紀檢監察人員所具有的審查、監督與懲處的權利,圍繞國家法律法規以及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工作紀律、群眾紀律、生活紀律等,對涉事部門、人員,進行黨紀處分,并可以提出政紀處分建議,起到聯合懲處的治理效果。
3.當前國有企業紀檢監督工作存在的問題
3.1國有企業監督體制不順,使得同級監督受限,各層級權力監督出現缺位
國有企業在落實中央紀委“三轉”及“三個為主”要求的過程中,紀檢監察工作進一步聚焦主業主責,自身的責任意識、執紀問責能力、工作主動性、監督檢查的影響力顯著增強。但是,從體制上講,國有企業紀委書記受同級黨委和上級紀委的雙重領導,以及在綜合業績上的雙重考核,有的紀委書記還兼任著黨委副書記或分管著公司其他業務。因為對分管的紀檢監察部門人員無人事任免權限,導致在開展工作時處處受限,無法獨立自主地有效開展工作。更值得一提的是,當前國有企業紀委書記通過對領導班子成員的“畫像”工作來實現同級監督,但實際上由于監督體制上的不順暢,紀委書記自身境地尷尬,“怕得罪人、怕丟選票”的思想坎難以逾越,“畫像”工作已經淪為一種表面形式。從中央巡視反饋的問題來看,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突出的問題,根源就在監督體制不順。
3.2國有企業高層部門、普通職工之間,缺乏行政事務的互相監督
國有企業主要以黨組織為領導,黨組織部門根據上級工作指示,對企業廣大黨員干部、行政人員做出要求和管理。一般國有企業內部設置有職工代表大會、工會等基層機構,企業制定的規章制度也會賦予基層主體一定的監督權力。但實際執行過程中,卻與相關行政規章制度、監督制度存在較大出入,高層領導參與的一系列行政事務、財務運轉工作,幾乎不會向基層職工部門披露,因此普通職工行政監督職權難以行使。此外,企業基層黨員、工作人員的思想政治意識薄弱,紀檢監察機構對于基層職工人員的管理,仍舊存在違紀違法事實查處不清、黨規黨紀執行不嚴等問題,對于金額較小的公款私用、吃拿卡要等現象的查處力度較弱,部分基層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獲取到的不法收益,在一定時間內會造成企業巨大的經濟損失。
4.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紀檢監督職能的履行與優化策略研究
4.1構建國有企業獨立的紀檢監察工作制度
國有企業紀檢監督中反腐敗斗爭的成敗,必須要在現有法律法規、工作管理制度前提下,將紀檢監察職能脫離、獨立于行政職權。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對紀檢監察由黨政部門領導的工作體制,做出進一步的制度化、程序化改革創新。如制定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部門的決策權、監督權和執行權,獨立于黨政機關、行政事務機關的工作制度。為保證紀檢監督權力的正常運行,要針對決策權、監督權和執行權等三權,強化各級黨政人員、行政工作事務的日常監督,通過由紀檢監督人員,直接參與行政信息、財務數據信息的搜集,受理企業內部的信訪、函詢談話,對牽扯到涉事人員的線索做出詳細分析,強化駐點監察、日常工作監督。這種獨立于黨政部門、行政部門的紀檢監察方式,可以有效擺脫行政干預的影響。
4.2優化國有企業紀檢監管目標導向
以國有企業部門權責清單為基礎,以合規程序為手段,保障權力運行和責任落實,明確要求各級領導、各部門制定其履行職能權力和落實職能責任的相關規定和制度,監督規定制度的落實。從關注規模速度轉向更加注重提升質量效益,保證企業經營管理不僅合法,要有利于國家、社會、人民利益,保障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符合發展綱要。以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為導向,明確監管目標,明確履職重點,厘清職責邊界。按照權責法定原則,將不該有的權力攔在清單之外;保證清單內的權力規范運行,督促責任落實到位。根據職能轉變進展情況,對清單實施動態調整,不斷優化和明確紀檢監管導向與目標。
4.3加大國有企業紀檢監督的執紀懲處力度
在我國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斗爭激烈形勢下,對國有企業紀檢監察職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從根本上遏制腐敗,成為紀檢監督部門的工作重難點。首先,要加強多種形式的企業內部行政事務的查辦與問責,針對部門搜集、群眾集中反映的問題線索,重點查處涉及權力尋租、利益輸送的案件,明確不同涉案人員的主體責任和懲處方案。其次,要通過國有企業紀檢監察的信息化建設,運用網絡信息資源平臺、大數據技術,搜集有關于企業內部人員的違法事實,并對紀檢監察工作流程作出優化與管理,將處理好的數據信息直接上傳至紀委信息系統,從而做到數據共享、分析出監督重點。
5.結語
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深入推進,要通過一系列監管制度、監督檢查方案的創新與優化,對企業內部黨政部門、行政機構的層級式管理模式,做出進一步的融合性改革,加強各部門紀檢監察工作、問責處罰流程的互通互聯,更好地發揮紀檢監察部門的行政監督、問責效能,確保多種貪污腐敗、違法違紀案件的順利查處,做到應審盡審、凡審必嚴、嚴肅問責,提高紀檢監察的工作效率與反腐水平,進而推動國有企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抗風險能力。
參考文獻
[1]宋冀峰.貫徹實施民法典與履行監督職責貫通[N].中國紀檢監察報,2020-07-29(005).
[2]韓龍飛.國有企業強化監督執紀的探索與實踐[J].青年與社會,2020(14):43-44.
[3]劉德仕.發揮紀檢監察工作的監督保障作用[J].社會主義論壇,2020(1):52,59.
[4]王紅梅.如何在新形勢下做好企業紀檢監察工作[J].區域治理,2019(38):88-90.
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安裝分公司? ? 寧夏銀川? ? 7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