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林 陳琪
【摘? ?要】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黨的知識教育不容忽視,網絡是極其重要的領域和途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網絡領域黨的知識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的領導權。本文以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為指導,結合當今社會的現狀,從多學科交叉的維度出發,對新時代黨的知識網絡社會宣傳教育實踐活動進行探索。
【關鍵詞】網絡;教育
引言
當前為紀念建黨一百年,全國各界先后發起各項線上、線下黨的知識教育活動,掀起黨的知識學習新浪潮,其中網絡教育以“四史教育”尤為突出,但從整體和長遠的角度來看,黨的知識網絡教育還存在一些不足,如缺乏長期有效的機制和健全的體系等問題,因此還需要不斷的完善。
1.新時代加強黨的知識網絡教育的意義
黨的知識宣傳教育是黨的有力武器,新時代加強黨的知識網絡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樹立黨的光輝形象,對全國上下歡慶黨的一百周歲生日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加強黨的知識網絡教育有利于將黨的知識學習推向新熱潮,將馬克思主義教育推向新的階段。再次,這是黨中央的殷切希望與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曾說“要注重發揮互聯網等現代傳媒在人們工作和生活中的獨特作用,加大黨史宣傳教育和黨史知識普及。”最后,我國近年來網絡技術不斷進步,有更好推動和實現黨的知識網絡教育的技術支撐和保障。
2.新時代黨的知識網絡教育的目的、內容和對象
目的是行動的導向,它是整個實踐活動的核心,是主體根據自身需要和對客體規律認識基礎上的產物。中國共產黨從一出生就致力于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經過無數共產黨人的付出,成就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但距離實現共產主義還有很遠的路要走。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基本工作路線,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只有讓人民更好的認識中國共產黨,才能更好的與人民打成一片,才能更好的依靠人民,才能走穩走正每一步朝向共產主義的道路,因此,讓各界人士形成正確的、長期的對黨的認識具有客觀必然性。
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充分發揮和運用多樣化的網絡途徑,有效開展黨的知識教育工作,為人民群眾揭開黨的面紗。其中教育內容的選擇直接關系能否達到預期效果,以中國共產黨史為主線貫穿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四史教育”,講清了中國共產黨與新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之間的關系,講明中國共產黨在其中的地位、作用和貢獻。“四史”教育以史鑒今,回答了高校學生的各種疑問和困惑,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強化了青年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符合黨的知識網絡教育的需要。因此,“四史”教育是黨的知識網絡教育不可或缺的內容,同時也應在此基礎之上拓展與時俱進的內容,讓現實和歷史更好的結合起來,以及堅定信念對未來充分肯定的內容。此外,還可以適當增加中國共產黨的其他知識,包括黨的指導思想、黨的奮斗目標等,以便于人民群眾更全面的認識中國共產黨。黨的知識網絡教育的對象,不應該僅以學生為主要對象,學生群體對于全體社會成員而言只是少數,對于廣大社會勞動者來說,他們是有生力量和未來的建設者。所以,黨的知識網絡教育既要走進體制內還要走出體制外,走進各行各業,進而走進全社會。
3.新時代黨的知識網絡教育評價、反饋與優化
評價、反饋和優化是屬于單向實踐活動的最后環節,旨在對實踐結果做出科學的合理評價,從而做出優化調節,但評價、反饋、優化在內的一切實踐組成部分也是隨實踐不斷更新進步的。黨的知識網絡教育實踐活動評價體系包含的內容十分復雜,包括評價形式、內容、方法與對象等多方面組成部分,因而既要從多維度出發,又要做到主客觀統一,主觀性的評價既包括來自黨的知識網絡教育實踐主體的評價又包括來自黨的知識網絡實踐活動客體的評價,客觀性評價的結果來自于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事實,即最終的教育效果與預期效果之間的差距,因此,必須理性考慮多種因素,形成既有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又有整體性的評價和不乏具體的評價。
黨的知識網絡教育實踐活動的反饋就是對實踐結果和實踐過程中各種信息的傳遞,存在于整個實踐過程和整個實踐活動范圍內。有效性和及時性是反饋的生命,反饋的效率決定著反饋的有效性和及時性,反饋渠道和反饋方式的多樣化以及反饋信息的快速提取是保證效率的關鍵,但在關注效率的同時應關注質量,反饋信息的質量與效率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最后通過有用信息的反饋,并分析得出正確結論,從而做出更優質的調節和優化,以保證最終目的的實現。
黨的知識網絡教育實踐活動的優化和反饋、評價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體的,在單次的實踐中它們依次發生,在復雜的實踐中它們交叉存在,它們無時無刻不存在并發生。目的、方案、手段是基于實踐主體對于自身和實踐客體的一定認識而提出的,而人類的認識在一定條件下是有限的,優化就是目的、方案,手段等環節具有不確定性的原因,起著補短板和發展優勢的作用,但隨著實踐的推進和深入,人的認識也隨之深入,不斷打破原有的認識,從而反饋信息,以優化調節原有的目的、方案和手段。
4.新時代黨的知識網絡教育與網絡管理
網絡管理是有效開展黨的知識網絡教育的必要手段,是我們為了達到預定教育目標而采取的具體行動或措施,這些措施具有多樣性,且不同的措施為著相同的目標會產生不同的效果,符合客觀實際或客體規律的手段,是達到預設目標的前提,各種手段會隨著實踐的深入不斷更新和改善,是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習近平總書記說“管好用好互聯網,是新形勢下掌控新聞輿論陣地的關鍵,重點要解決好誰來管、怎么管的問題。”一方面,要依法加強網絡空間管理,建立更加完善和科學的網絡法規,加大科學執法和普法力度,讓人人懂網絡法規并自覺遵守。同時,網絡技術是網絡掌控的重要支撐,要為黨培養網絡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專業人才。另一方面,要讓所有的網絡平臺聽黨指揮,參與其中。注重對網絡平臺工作人員的教育,使各個網絡平臺自覺參與黨的知識網絡教育活動之中,充分發揮群眾的才能。
參考文獻:
[1]習近平. 習近平在全國黨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0.7
[2]習近平. 習近平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3.8
重慶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重慶? ? 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