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紹君
【摘? ?要】醫用注射泵和輸液泵能夠更為準確、安全的將藥物注入到人體當中,在操作上更為便捷,定時定量的完成注射,同時還能夠根據患者實際病情對藥物濃度、注射速度等進行調整,使人體當中的血藥比例更為合理,及時的搶救危重病患,適當性減輕醫護的工作量,能夠提升工作效率,使患者的生命得到保障。
【關鍵詞】醫用注射泵;輸液泵;計量校準
引言
在臨床治療當中藥液流速和流量需要得到精準的控制,并且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輸液模式,輸液過快或者過慢都將會對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時也會增加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醫用注射泵和輸液泵的穩定性準確性上將會直接的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醫用注射泵和輸液泵需要滿足計量校準規范,對患者的輸液情況進行及時的控制,降低患者輸液危險,針對影響醫用注射泵和輸液泵計量校準常見問題進行解決,提高患者的生命保障。
1.計量校準項目
醫用注射泵和輸液泵在不同科室當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能夠將藥物均勻、準確、安全的注入到患者體內,是臨床治療當中的智能化輸液設備,對輸液流量和流速能夠精準的控制,操作上較為簡單,同時發生問題的時候及時報警。但是由于醫用注射泵和輸液泵使用頻繁,涉及到的參數會發生改變,如果不能夠及時的進行計量校準將會埋下安全隱患。根據JJF 1259—2010《醫用注射泵和輸液泵校準規范》中的規定能夠發現,對于醫用注射泵和輸液泵主要的計量校準項目是阻塞報警誤差、校準前外觀檢查、流量誤差等,確認基本機構、開門報警、注射前后的報警等。在進行穩定性準確性分析的時候需要對注射泵和輸液泵進行30min的預熱,這樣獲取到的數據更為可靠。注射泵的穩定性準確性要高于輸液泵,但是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注射泵穩定性準確性還是會發生偏差。對計量校準工作的分析,影響醫用注射泵和輸液泵的臨床使用效果的因素主要是設備設計、生產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有應用不當、不及時維護保養等方面的問題。在進行醫用注射泵和輸液泵計量校準的時候,需要對不同影響因素進行排查,這樣才能夠提升醫用注射泵和輸液泵的穩定性安全性。
2.影響計量校準的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法
2.1輸液泵與輸液管不配套
要精準控制輸液泵流速流量就要應用專門的輸液管,這是輸液泵工作原理等方面決定的,也是為了能夠根本上保障患者輸液安全。而同一品牌的輸液泵在使用不同品牌的輸液管的時候會造成不同的影響,輸液管技術指標差異是主要影響因素,體現在材質、內徑、彈性、厚度等方面。非專用輸液管的使用會造成流速誤差較大,輸液泵應用專用輸液管的時候相對流速誤差能夠控制在5%左右,而非專用輸液管的使用將會導致相對流速誤差大于5%。非專用輸液管還會造成空氣或者是壓力傳感器不報警、誤報警的情況,輸液管粗細不均、透明度較低的時候,管道內部會出現氣泡,醫療儀器擁堵影響到報警系統。輸液管道在使用過程當中由于質量較差會發生破裂,柔韌性不足使輸液管隨時都會承受著輸液泵齒輪的擠壓,輸液管直接破裂,出現空氣栓塞情況,為患者帶來嚴重的醫療危害。
解決方法主要是在輸液泵、輸液管的選擇上通常采用相同廠家,或者是在醫療標準下采購專用的同一品牌輸液泵輸液管,這樣能夠保障安全性和質量,對于沒有標記功能的輸液泵輸液管不能夠應用到醫療臨床當中。而在實際情況受限環境當中即便是應用非專用輸液管,需要對輸液泵進行標定,做好計量校準工作,使誤差能夠在可控范圍當中,穩定性、重復性等要符合臨床使用標準。
2.2沒有定期進行計量標準的標定
在進行計量標準之前,注射泵和輸液泵的流量流速等方面的誤差比例相對較大,嚴重超出標準比例范圍,出現這種問題就是沒有使用專用輸液管,而主要原因是醫護人員沒有對輸液泵進行定期標定。由于自身構造的不同,特別是在長時間程序使用之后注射泵和輸液泵在精度上會持續下降,要根據醫療儀器標準進行重新標定,沒有及時標定將會造成輸液精度下降,使患者面臨著輸液風險。
解決方法是根據使用情況進行計劃制定,做好責任人的劃分,由專人負責注射泵和輸液泵的標定工作。
2.3注射泵使用的注射器不配套或者非專用
注射泵的使用說明說都有指定的注射器,這在臨床選擇上需要做好相應匹配工作。但是市場當中注射器規格具有差異性,即便是相同容量的注射器在長度、粗細等方面還是有著細微差距。即便是當前應用的注射泵具有自動識別功能,也只是能夠對20ml、50ml的注射器進行簡單的識別,在具有相同容量而規格不同的注射器還是無法有效地區分。如一些50ml的注射器存在2%左右的流量誤差,而一些相同容量的其他品牌的注射器流量誤差能夠在16%左右,如果不能夠有效地進行區分將會造成嚴重的醫療事故,對于患者的生命安全產生極大的影響。當前一些品牌的注射泵在注射器的選擇和使用上會設置不同的校準因子,在醫療儀器當中輸入相應的注射器代碼,就能夠得到注射泵流量精度,這種方式使注射泵計量校準更為準確。
解決方法上要最大限度的應用相互匹配的注射器和注射泵,做好校準因子的設置工作,保障流量誤差受到的不同影響因素最小化。
2.4依據產品說明書對阻塞壓力報警進行檢測
通常情況下阻塞報警允差范圍要控制在30%左右,或者是100mmHg左右,但是對流速和報警響應時間的設定上沒有嚴格的要求。但是最報警壓力值與流速有著直接的關系,例如報警級別中級500mmHg,對應的流速為5ml/h,通過計算能夠測出阻塞壓力512mmHg。
解決方法主要是依據產品說明書制定計量校準的方案,這樣能夠使注射泵和輸液泵的阻塞壓力參數更為準確。
2.5蓄電池老化沒有及時更換
在進行計量校準工作當中對于蓄電池老化情況沒有得到及時的重視,內置電池發生故障無法保障正常運行的時候會直接利用電源進行繼續使用,是較為常見的情況,也是錯誤的做法。在JJF 1259—2010《醫用注射泵和輸液泵校準規范》當中,對于外觀功能檢查有著明確的規定。當電源線發生脫落報警的時候,需要接通交流電源,這樣醫療儀器在交流電源供電情況下進入到工作狀態,這種時候需要電源線斷開,自動切換到內置電源或者是備用電源,并且報警。在臨床使用當中電源線脫落是常見情況,如果不能夠及時的進行報警將會對患者產生危害,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解決方法要對儀器的內置電池使用情況進行定期檢查,做好故障排查工作,及時更換老化的電池。
3.結語
要及時解決影響醫用注射泵和輸液泵計量校準的問題,做好計量校準檢測,找出存在的主要原因制定完善措施,這樣才能夠發揮出醫療儀器的作用,同時提升醫療儀器安全使用效果,為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醫用注射泵和輸液泵的質量控制要貫穿醫療全過程,根據臨床實踐經驗開展針對性的研究,做好進一步測試工作,使醫用注射泵和輸液泵在臨床使用當中的作用發揮得到保障。
參考文獻
[1]鄭小清. 影響醫用注射泵和輸液泵計量校準的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法[J]. 科技視界, 2013,11(12):177-178.
[2]張越, 張志宏. 醫用注射泵和輸液泵校準過程中的幾點建議[J]. 中國計量, 2015,32(10):101-102.
[3]吳月明、王杰、侯晶. 醫用注射泵阻塞報警誤差影響因素分析[J]. 儀表技術, 2020, No.380(12):43-45.
[4]楊陽, 胡生偉. 淺談醫用注射泵/輸液泵計量校準時常見問題與校準經驗[J]. 計量與測試技術, 2014,32(010):46-47.
十堰市計量檢定測試所? ? 湖北十堰? ? 44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