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也在不斷的推進,同時也增加了建筑工程的數量和規模,還相應的增加了對于建筑工程的基礎質量要求,這就要求各單位要足夠的重視建筑工程當中的巖土勘察和地基方面的處理工作,還要強化建筑工程施工的具體效果,為建筑工程的后期奠定良好的基礎。這篇文章主要就是對建筑工程進行細致的巖土勘察和地基的處理工作分析,采用合理的工作方法,保障工程具有良好的施工效果,不斷推進我國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巖土勘察;地基處理;建筑工程
引言
在進行建筑施工開始之前,首先要落實好巖土勘察工作,充分的了解施工地區的巖土和地質情況,充分地收集相關的數據信息,科學合理的設計建筑工程的地基結構,保障好建筑工程在地基結構方面的施工質量。因為在進行建筑工程的地基施工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問題,所以就要求進行施工的單位要結合巖土勘察的結果來建設和養護地基,才能更好的提升建筑工程當中地基的施工質量,進一步的為上層的建筑奠定堅實的基礎,更好地保障整體施工的良好效果。
1.建筑工程當中的巖土勘察內容
1.1地質方面的調查
勘察單位要進行細致的了解建筑工程周圍的地質和水文條件,還需要有序的進行整理所調查的結果,并且合理的分析和評價所有調查的結果,要嚴格的確定巖土的質量是否會影響到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若周圍的地質環境非常差,建筑工程勘察單位就要建立一套合理的勘察方案,這樣才能有序的進行開展勘察作業,為建筑工程提供基礎的保障工作。在勘察野外工作進行中,須保證所有記錄、試驗數據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確保每個探孔、探坑的地層情況記錄無缺失。在完成勘察野外工作后,要及時的進行撤除相關的勘察設備,同時要全面的檢查勘察設備的質量,避免勘察設備出現損壞。
1.2確定巖土的性質
在描述巖土的過程當中要進行分析巖土的名稱,所含礦物質,基巖需分析風化的程度等等,在形成巖土的過程當中,受到時間和成分的影響,會讓巖土的性質發生改變。通過氣象和水文對巖土的不斷影響下,將會改變巖土的幾何形狀,而且還會改變巖土內部的結構。所以在形成和進行后期處理巖土的時候,各種復雜的因素都會影響到巖土的性質,如果進行隨機的分布巖土,也是會影響到均勻度的。由于巖土的形成需要很長的時間,不同的規律會影響巖體的形成,對于巖土的空間和位置不同,也會讓巖土的參數產生一種差異。
1.3繪制出工程地質剖面圖
在建筑工程的整個過程中,要發揮出圖紙的指導作用,繪制的工程地質剖面圖應體現出場地地形變化,各地層劃分明確,穩定水位及原位試驗數據清晰且無異常值,地層變化大的局部補充鉆孔,確定好工程場地基礎影響范圍內的土質結構和巖土的種類等問題,進行科學的指導工作人員進行施工,避免因為巖土的問題而影響到整個工程的質量,否則就會影響到整個建筑工程的施工進度。
1.4完善好巖土勘察報告
巖土勘察報告應查明有無影響場地穩定性的不良地質作用及其危害程度; 查明擬建場地建筑物基礎影響深度范圍內地基土的分布規律、成因年代和各層土的物理力學性質,并對地基土的均勻性和承載力作出評價;查明擬建場區地下水類型和埋藏條件,調查其賦存特征和通過測試工作評價其水質和淺部土質對基礎主要結構的腐蝕性;提供歷年最高水位和近3~5年水位,并提供抗浮水位;為設計提供場地與地基建筑抗震設計依據的分析評價結果;為場地穩定性、適宜性、特殊性土進行評價;為設計提供場地標準凍結深度;根據場區的地層土質情況,進行巖土工程分析,并對地基基礎方案及相關工程問題提出參考性建議。
2.建筑工程當中的巖土勘察特征
2.1具有不確定性
在建筑工程開始施工之前,就要開展勘察工作,勘察結果也會影響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設計,所以就要保證建筑工程的巖土勘察具有科學性和一定的準確性。在實際工作當中,對于巖土的勘察工作具有不確定性的,不計勘察野外描述、室內試驗等技術人員的失誤及誤差,勘察鉆孔的布置間距、工作量等也是在符合相關規范的基礎上盡量做到經濟、合理,并不能代表場地任意位置的巖土的性質及其變化,而且也無法獲得全面的巖土勘察的結果,就不能明確巖土的性質對于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影響,這也體現了基礎驗槽的重要性,驗槽可能發現地基土質的各種問題,及時發現提出相應的處理措施,有時還需要進行補充勘察。所以在進行巖土勘察時,要盡量獲取準確的信息及數據,還要加強后期基礎驗槽,才能更好地保證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
2.2具有依賴性
為了能夠更好地獲得準確的巖土勘察的結果,進行勘察工作的人員要有非常豐富的專業能力和知識,還需要能夠靈活的運用各種進行勘察的設備,從而才能獲得準確的勘察結果。由于建筑工程當中的巖土勘察工作綜合性很強,這就需要進行緊密的協調和配合各類學科之間的知識和技術,才能夠獲得準確的勘察結果,實現最終的目標。
3.勘察報告中常建議的地基處理的措施
3.1采用換填法
在進行地基的處理過程中,這種換填的方法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設計基底標高以下的土質不滿足荷載要求,或基底土質不均勻時,可采用整體換填法或局部換填法進行處理。換填材料的選取依據建筑荷載、設計要求及地下水位情況。采取換填法處理的地基,可將上部建筑、基礎荷載擴散傳遞給下臥層,以滿足設計要求的承載力,同時減小地基沉降,有效的調整地基土質的不均勻程度。換土地基驗槽中重點核對基槽長寬尺寸是否滿足換土加寬的要求,槽底土質是否為建議的持力層,未到持力層處局部加深,不符合放踏步要求處放踏步,基礎四周不具備換土加寬條件時,提出特殊處理措施。
3.2采用樁基法
在進行樁基法地基處理建議前,要根據地基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樁型,并加強驗槽。樁基驗槽時首先看載荷試驗和動測結果,均合格時再到現場核對樁位、樁數、樁徑、樁頭質量等;少數單樁承載力不滿足設計要求或有IV類樁時,要增加檢測數量,載荷試驗應增加一倍;小應變檢測,有IV類樁時應對全部基樁進行檢測,并對IV類樁補樁。涉及不合格的樁數過多也可按樁的實測承載力改變基礎形式。
3.3采用復合地基法
對于換土法無法處理的地基一般建議采用復合地基法處理,勘察地基方案建議中應給出建議采用的樁尖持力層極其承載力等相關數據,提出成孔方式、樁長、樁徑及樁間距的建議,并加強后期驗槽。復合地基驗槽先檢查布樁圖,樁的布置是否符合相關規范要求,如散體材料樁在處理液化地基時要按抗震規范規定基礎外打保護樁,土樁和灰土樁在處理濕陷性地基時要按地基處理規范規定在基礎外打保護樁。然后按布樁圖核對樁位、樁徑、樁數、樁身質量檢查記錄、荷載試驗結果、樁間土有無異常區。對不符合要求的樁和過軟、過硬的樁間土提出處理意見。
4.結束語
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應高度重視巖土勘察和地基的處理工作,依據建筑工程地基的實際情況,合理地選擇勘察手段及地基處理方法,才會使巖土勘察和地基的處理水平不斷的提高,讓建筑工程順利有序的進行開展。
參考文獻
[1]任凱.建筑工程的巖土勘察及地基處理關鍵分析[J].四川水泥,2021(04):158-159.
[2]王曉豐,靳曉明,佟業增. 基于建筑工程的巖土勘察與地基處理技術分析[A]. 《建筑科技與管理》組委會.2020年12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建筑科技與管理》組委會:北京恒盛博雅國際文化交流中心,2020:2.
[3]張孝存.建筑工程中巖土勘察及地基處理分析[J].大眾標準化,2020(12):30-31.
作者簡介:蔡瀅(1988.1-),女,漢族,河北文安人,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建筑工程勘察。
北京市建平工程勘察有限責任公司? ? 北京? ? 1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