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采用文獻資料、數理統計、訪談等方法,分析上海市體育中考中的日常考核、統一測試、體育總分等問題,得出:上海市體育中考考核項目符合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理念;考核內容組合向著多樣化和科學化發展;考核機制需進一步完善,如日常考核監管機制等;體育中考總分偏低,與其他主課不成比例。建議:完善日常監管機制,優化日常考核標準;優化統一考核項目及分值;提高體育中考總分。
關鍵詞:上海市;體育中考;改革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21.02.015
收稿日期:2020-02-23
作者簡介:杜郵昌(1990-),男,山東濟寧人,碩士,中教一級
研究方向:體育教育
當前,隨著國家對青少年體質健康的日益重視,體育中考已逐步成為社會關注的教育熱點問題,體育中考改革更是得到各界人士的重點關注。上海市作為全國教育改革的排頭兵、先行者,其體育中考方案備受社會關注。回溯上海市體育中考發展過程,早在1979年4月,上海市崇明中學就開創了我國初中畢業升學體育加試之先河,隨后在1981年全國學校體育衛生工作報告中又首次提到,總結上海市崇明中學體育加試的經驗,各省市陸續在重點高中中考招生考試中進行體育加試。截止今日,全國各地初三升學考試中體育加試已經實現全覆蓋。
自實施體育中考制度以來,上海市教委一直尋求體育考試的公平化、多元化、多樣化以及評價的最優化、全面化。為進一步深化學校素質教育改革,提高學生健康水平,從2007學年起,上海市增加了學生體育活動課時,中小學實行“三課、兩操、兩活動”[1],將體育中考分值提高到30分,同時不斷豐富考試內容,并將測試類型由必測+選測逐步變革為選測。2021年是上海市新中考的開局之年,體育中考考試項目和評分標準再次做出調整。文章就上海市體育中考的考核內容、體育總分、特殊學生處置等問題進行縱向對比與分析,了解上海市體育中考中考核內容的變化及改革情況,以期為上海市體育中考今后的實施提供參考。
1 上海市體育中考考試相關內容分析
1.1 上海市體育中考日常考核內容分析
十余年間上海市教委對日常考核內容進行過三次改革。每一次改革都不盡相同。總的來講,體育中考日常考核內容正向著具體化、規范化、科學化發展。
由表1可以看出,上海市體育中考日常內容改革大致分“三步走”戰略。第一步,上海市根據國務院7號(2007)文件精神,于2008年正式實施日常考核內容(體育與健身課程、健身鍛煉活動、《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當時為鼓勵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測試標準設定為“完成…測試,給予計20分”。完成即得滿分,參與就有成績。不足之處在于鍛煉效果的評價并沒有明確規定,評價標準較低。第二步,與第一步相比分值無變化,但日常考核內容和標準卻與前者不盡一致。考核內容劃分為體育學習態度、體育學習能力和體育學習效果。考核內容中包括了定量評價(體育學習出勤率、國家體質健康標準)和定性評價(體育學習表現狀況、體育學習能力)。其益處在于對學生進行多元化評價,從而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同時順應教育發展趨勢。與第一步中“完成計滿分”相比,第二步運用“等第制”對不同體育水平的學生進行區分。但由于當時定性評價尚待完善,一線體育教師缺乏合理定性評價能力,致使出現“文化課好的學生分數高,文化課不好的學生分數低”現象,更有甚者出現全班、全年級、全校都是優秀的怪象。第三步,與前兩步相比分值從20分降至15分。考核內容更加具體、考試項目種類更多,其中最大亮點在于把體育課成績納入到中考總成績中。為積極落實“初中體育多樣化”教育理念,每學期《體育與健身》課考核內容也不盡相同。同時改變了評價方式,并設計出一整套不同水平下的評定標準。一線體育教師可以根據標準對參與鍛煉的學生進行有效評價。
1.2 上海市體育中考統一測試內容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上海市體育中考統一測試內容進行了六次調整,主要從測試類型、測試項目、測試項目所占分值等方面做了相關調整。
2007年以前,上海市并沒有全面實施體育中考政策。各縣區的體育中考實施未形成統一標準。
2008年以后,體育中考開始逐步試行必測和選測項目,耐力項目和籃球為必測項目,分值各占2.5分;選測項目中根據項群訓練理論劃分為速度力量類和技術能力類,從中各選擇1項進行測試,分值各占2.5分。
2009年上海市教委對體育中考測試項目進行重新分類,取消了武術基本動作組合內容,把測試內容分為耐力項目、定量項目和定性項目三大類。其中耐力項目是必測項目,分值占4分,定量項目和定性項目分值各占3分。
2010年上海市體育中考在耐力項目上增加了200米游泳,其他方面與2009年相同。
2011年到2020年,上海市體育中考統一測試項目分為四類。考生需在每一類項目中選擇一項運動作為考試項目,四類項目的分值依次是6分、3分、3分、3分。
2021年,上海市體育中考再一次做出相關調整,在第一類項目中增加4分鐘跳繩;第三類項目中增加武術、羽毛球、乒乓球、網球等運動,如選擇體操類項目,須選擇給定內容的其中兩項進行考核。其他方面與之前相同。
從目前上海市體育中考統一測試項目及分值分配的演變趨勢來看,體育中考的考試內容和考試形式一直在改革中不斷進行動態調整,主要表現在增強學生體育項目的選擇權和提升學生體育學習的主動性上,學生可根據自身特點選擇考試項目。這一特點也符合上海市初中體育多樣化的課程教學理念。
1.3 對上海市體育中考總分的分析
雖然早在上世紀70年代上海市崇明中學就試行了體育中考加試政策,但是體育加試一直沒有在初三畢業升學考試中賦予分值。直到2000年上海市教委將體育加試成績賦予2至4分,并計入初三畢業升學考試中。試行了三年又因特殊原因終止。2007年國務院頒布7號文件,要求全國全面實施體育中考政策[2]。上海市教委根據當地特點將體育中考分值調整至30分。并計入初中升學考試總成績中。
由表3可以看出,上海市體育中考分值由日常考核分值和統一測試分值構成,其中2008年至2010年體育中考日常考核分值是20分,統一測試分值是10分。2011年以來,上海市教委調整了日常考核和統一測試分值的比例。將日常考核分值調整為15分,統一測試分值調整為15分。這說明上海市體育中考既注重對學生體育學習的過程性評價,也注重對學生體育學習的結果性評價。
2 上海市體育中考的優點與不足
2.1 優點
2.1.1 上海市體育中考考核項目符合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理念
自上海市實行體育中考考試以來,考核項目選擇范圍不斷增加,這反映出上海市對青少年體質健康愈發重視,通過對體育中考考試項目的調整,讓學生有更多的選擇,從而培養學生廣泛的運動興趣,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基礎。
2.1.2 上海市體育中考考核內容組合向多樣化和科學化發展
上海市體育中考自2008年全面試行以來,考核內容經歷了五次調整。由原來的必測+選測的組合形式發展成選測形式,其中選測考核項目不斷增加,不僅拓寬了學生的選擇面,而且極大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2008年體育中考試行之初,上海市體育中考就將日常考核成績納入考試之中,這一導向性的政策,其目的就是激發學生的日常體育鍛煉熱情,培養終身體育意識。日常考核和統一測試模式的不斷發展完善,上海市體育中考考核內容不斷向著多元化和科學化發展。
2.2 不足
2.2.1 上海市體育中考考核機制需進一步完善
(1)日常考核機制需進一步完善
①日常考核的評價作用被弱化。雖然上海市教委每年都會發布體育中考相關政策,并對日常考核方式進行明確規定,但是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問題。雖然政策要求日常考核成績每學年進行統一上報,但在以往的實際操作中僅以初三學年日常考核的總成績進行上報。甚至還會對一些體育后進生的日常考核成績進行“修改”后再上傳。因此,日常考核的評價作用被嚴重削弱。
②日常考核監管程序有待完善。當前日常考核評分是在校內自主完成,而學校與學生在升學方面形成了利益共同體。在缺少有效監督的情況下極易滋生日常成績造假情況,使日常考核成績可信度降低。
③尚未形成閉環反饋機制。每年的日常考核成績上報以后,上級單位對成績的分析結果沒有反饋到一線體育教師中。教師只是在被動執行上級下發的指令,在體育工作的決策上沒有參與度,繼而影響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2)統一考核機制需進一步完善
①個別考核項目難易度參差不齊。在每年的體育中考統一考核中,考生在男女生單杠、男生墊上運動、引體向上(男)、足球等項目選擇甚少。其根本原因在于測試標準高、難度大,不容易得分。因此,在選擇考核項目時,學生自然會趨利避害選擇容易得分的項目,而難度較大的項目則會被摒棄,無法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愿景。
②統一考核成績的真實性得不到保障。首先是對考評人員的安排和處理上欠妥,本區考評人員參與本區學校的考評;其次在成績評判中尚未統一采用電子計時;最后考試場地設施條件不同,考核成績真實性受到影響。
③考核內容評分設置不合理。目前統一考核項目分值分別是:耐力類6分、力量類3分、體操類3分、球類3分,存在明顯的重體能輕技能局面。不利于學生樹立終身體育觀念。
2.2.2 體育中考總分設置不合理
上海市體育中考總分及所占比例不成比例。查閱相關文獻發現全國多地體育中考總分均高于上海市。2000年教育部就已規定體育中考總分不低于中考總分的5%[3]。近期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聯合印發通知并指出:將科學確定并逐步提高分值。
3 上海市體育中考的優化建議
3.1 完善日常考核監管機制
首先教育部門應完善監管機制,形成良好的閉環反饋機制,避免日常考核成績造假現象的出現。其次提高日常考核內容標準,做到日常考核成績拉開差距,真正發揮日常考核的評價功能。最后,每學年日常考核成績統一上報,上級部門應對上報成績進行有效統計與反饋,保證每學年日常考核成績的真實性。
3.2 優化統一考核項目及標準
(1)優化統一考核項目中難度較大的內容,如男生墊上運動中的“頭手倒立”、單杠運動中的“一腿向前擺越成騎撐-前腿向后擺越成支撐”等動作,尋找可以替代考察身體素質能力相似的、難度低、危險性低的內容。
(2)建議提高技能類項目的分值及標準,其目的在于讓學生將更多的時間利用在技能類項目中,提高技能類項目的技術水平,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養成。
3.3 提高體育中考分值權重,提升體育學科地位
適當提高體育中考總分分值。體育中考總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體育學科被重視的程度,因此必須給體育學科一個正確的定位,以一個客觀的分數來體現體育學科地位。但從當前上海市的情況來看,體育中考分值所占總分比例可謂細微,遠遠沒有達到國家規定的比例。近期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同時印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的通知》,強調科學確定并逐步提高分值。
參考文獻:
[1] 童甜甜. 上海市小學家校體育合作的調查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
[2]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Z].中發[2007]7 號,2007-05-07.
[3] 尚文進.江蘇省體育中考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5(06):138-143.
[4]邵申. 梳理、比較及反思:上海市體育中考若干問題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