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崇南
摘 要 油茶是我國特有的油料經濟樹種,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油茶自身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其所產茶油屬于優質食用油,不僅能夠食用,而且被廣泛應用于工業產業中,而油茶種植還可起到改善土壤條件、減少水土流失的作用。基于此,總結油茶種植管理技術要點,以促進其高產。
關鍵詞 油茶;種植管理;病蟲害防治
中圖分類號:S794.4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5.013
油茶是我國的重要經濟樹種,其茶籽加工所得的茶油是優質食用油,其中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生理活性成分能夠保障人體健康。因此,油茶種植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擴大油茶的種植面積能夠有效提高種植戶的經濟收入。但是,油茶對于生長環境和種植技術有著一定要求,在缺乏合理的種植管理模式的情況下會出現油茶種植產量低、品質不高,只有提高種植管理技術水平才能全面提高油茶的種植經濟效益。
1 油茶種植管理技術
1.1 選擇合適的種植地
油茶樹的適應能力較強,對土壤、環境等要求不高,在土壤貧瘠的地區也能種植。但是要想提高油茶的品質與種植產量,就必須要選擇合適的種植林地。在選擇林地時,林地土壤最好為偏酸性,并且土層要深厚、松軟,具有良好的通透性,盡可能避免選擇土壤質地較為堅硬的林地[1]。另外,油茶對于氣候環境和光照也有一定的要求,林地最好選擇在南坡,保證每天的光照時間充足。為油茶生長挑選合適的環境,能夠有效提高油茶的種植產量和品質,從而提高油茶種植的整體經濟效益,為林業、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1.2 整地
為了給油茶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必須要進行整地。每年秋季是整地的最佳時節,在此期間需要翻松土壤,將林地內的雜草、石塊、木樁等全部清除干凈。通常在選擇林地的時候會選擇較為平坦的地區或緩坡地,坡度較緩的林地可以采用農業機械輔助進行整地。采用機械化整地雖然能夠節省人力與時間,并達到較好的整地效果,但是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因此在采用機械整地之前需要做好相應的水土保持工作。當整地工作結束之后,需要按照種植密度挖好種植穴,并在種植穴內撒好基肥,通常會以農家肥為主、復合肥為輔,將肥料與土壤充分攪拌均勻后施入種植穴內。
1.3 選擇合適的品種
油茶的品種多樣,不同品種油茶的種植產量、品質、抗病性不同。為了達到提高油茶種植產量、品質的目的,必須要根據林地的環境和氣候來選擇適宜的油茶品種,為油茶的高產、高品質奠定良好的基礎[2]。
1.4 油茶種植
在油茶種植期間,為了提高油茶栽植的成功率,需要在合適的時間進行種植。通常應在每年的11—12月或是第二年春季種植,這個時間段有利于油茶幼苗的生長。在栽植時,盡可能選擇在陰雨天或是陰天上午種植,避開晴天,以免長期曝曬導致油茶樹苗缺少水分,提升造林死亡率。在油茶幼苗運輸的過程中需要做好植株根部的保濕工作,可以在幼苗的根部覆上泥漿或草席等,保證油茶幼苗的根系水分充足,有效提高油茶栽植的成活率。
在移植時,要將幼苗直立放到已經挖好的定植穴內,先回填一部分細土,分層壓實土壤。栽植的深度不宜過深,也不宜過淺,不要將幼苗的根部暴露在外。同時,要避免植株根系與肥料直接接觸,以免幼苗根系被灼傷。此外,還需要注意油茶樹之間的距離,根據實際種植生長情況來控制行間距。
1.5 幼年油茶林撫育管理
油茶生長期間若是沒有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種植生長3年左右即可成林。幼年油茶林的生長周期較短,因此要加強撫育管理。每年需要對油茶幼年林進行2次撫育,主要是翻松林地內土壤、清除雜草和施肥,施肥以施用氮肥為主,復合肥為輔。
1.6 成年林撫育管理
在油茶成年林管理過程中,需要確保為油茶的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通常每667 m2成年油茶樹每年需要施用肥料20 kg。在施肥期間可以多施用有機肥,既能滿足油茶在生長期間的營養需求,又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施肥可以采用溝施或穴施的方式,根據油茶不同的生長階段和不同季節調整施肥的比例。在果實采收之后,為了做好油茶樹的越冬準備工作,為油茶的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應當適當增加肥料的施用量[3]。春梢之后,為了促進果實生長,需要施用氮肥和復合肥。除此之外,還要做好林地的除草工作,避免雜草與油茶爭奪土壤養分,每年至少需要除草1次,并且每間隔3個月復墾一次,有效抑制雜草生長。
1.7 適時修剪枝條
在油茶種植管理過程中,定期對油茶樹進行修枝整形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定期修枝整形能夠改善油茶林地的通風透氣情況,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油茶林地的光照情況,確保油茶能夠在生長階段獲得充分的養分供給,促進油茶高產、高品質。此外,定期修枝整形能夠讓林地內的油茶樹更加整齊。
幼苗期的油茶林修剪主要通過打頂來控制油茶的樹高,在此過程中還需要將徒長的枝條剪除,促進側枝向四周生長,這樣更有助于讓油茶形成豐產樹冠,也能夠為后期果實的生長提供空間。針對成年油茶樹,在果實采收完畢之后,油茶樹的枝條生長極為茂盛,為了確保后期油茶樹生長,需要將枯枝、病蟲害枝全部剪除,保持林地正常的通風、光照條件。
2 油茶病蟲害防治技術
在油茶種植管理期間,病蟲害會對油茶的生長造成極大的影響,必須要加強對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視程度,通過完善、改進油茶病蟲害防治技術來降低病蟲害發生率,達到提高油茶林種植經濟效益的目的。
2.1 軟腐病及其防治措施
軟腐病是油茶種植生長過程中極為常見的病害,若是不及時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會導致該病在林地內大面積暴發,造成油茶樹大面積落葉和枯萎死亡。夏季高溫、高濕環境極容易引發軟腐病發生。為了盡可能降低軟腐病的發生率,可以在每年冬季和春季修剪林地內的油茶樹枝葉,將染病枝條全部清除干凈,調整林地內的通風透氣性。一旦在林地內發現有植株感染軟腐病,需要及時清除病源,將染病枝條或植株砍除銷毀,降低病害大面積蔓延的可能性。染病植株的種子也可能攜帶有病源,因此在選種、采種階段,要避免從染病植株上采集種子。植株在感染軟腐病初期,可以采用波爾多液、多菌靈等藥物進行噴灑防治,初次噴藥選擇在春梢之后,能夠起到較好的預防效果[4]。若是感染較為嚴重,需要每間隔20 d噴灑一次藥物,直到病情好轉。
2.2 炭疽病及其防治措施
炭疽病的發生會對油茶種植產量造成嚴重影響。一旦感染炭疽病,油茶的著果率會大幅度下降。因此,在發現油茶感染炭疽病時要積極開展防治。炭疽病的高發時節在每年夏季8—9月,此時期降雨量大、空氣濕度高,會導致該病害快速蔓延,進而導致油茶樹出現嚴重的落果情況。為了加強對炭疽病的防治力度,在進行林地復墾和枝條修剪的過程中需要將染病的枝條、果實全部清除干凈。在春梢之后可以使用500~800倍液的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或1%的波爾多液預防 [5]。當處于炭疽病高發時節,則可以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噴灑防治,每隔15 d噴灑一次,連續噴灑3~4次即可以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2.3 煙煤病及其防治措施
油茶樹感染煙煤病后葉片和樹枝開始出現黑色斑點,當感染嚴重時,斑點會形成一層覆蓋膜,葉片也逐漸枯死,影響到油茶樹的正常生長。為了全面預防油茶煙煤病發生,應當在感染初期使用波爾多液噴灑葉片表面;若是病害感染情況嚴重時,則需要使用石硫合劑噴灑整株植株。
2.4 尺蠖及其防治措施
尺蠖會食用油茶的葉片,導致油茶枝干干枯,嚴重情況下會導致植株死亡。尺蠖會集中產卵,因此可以通過人工摘除的方式將蟲卵摘除銷毀;也可以使用90%敵百蟲或是50%殺螟松等藥物噴灑來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2.5 茶梢蛾及其防治措施
茶梢蛾是油茶種植生長過程中較為常見的害蟲,其幼蟲主要以蛀食油茶樹頂端的新梢為生,造成植株新梢枯死,會對油茶的產量造成影響。茶梢蛾的幼蟲孵化之后會從葉片背部進入葉片內,通過啃食葉片使葉片出現蟲斑,造成葉片發黃、枯萎。為了減少茶梢蛾對油茶的損害,可以在冬季、春季將蟲害枝條修剪干凈并進行集中燒毀。除此之外,還可以使用80%敵敵畏乳劑1 500倍液、50%巴丹粉劑1 500倍液等藥物噴灑葉片,以此來防治害蟲。
3 結語
綜上所述,油茶種植經濟效益高,市場發展前景也極為廣闊,通過大面積推廣油茶種植技術能夠推動油茶產業發展。在此過程中,要不斷完善油茶的種植管理技術,通過科學合理的管理培育來提升油茶的種植產量與品質,實現油茶經濟效益提升。
參考文獻:
[1] 劉雨絲.油茶的種植技術與未來發展前景分析[J].農業與技術,2020,40(05):74-76.
[2] 莫華科.環江縣油茶豐產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技術淺析[J].南方農業,2020,14(03):52-53.
[3] 帥開征.油茶病蟲害防治現狀及對策研究[J].南方農業,2019,13(30):5-6.
[4] 方波.油茶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解析—以岑軟3號無性系品種為例[J].綠色科技,2019(15):155-156.
[5] 劉霄.油茶主要病蟲害無公害防治方法[J].綠色科技,2018(19):186-187.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