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旭


摘 要 為科學進行松材線蟲病防治規劃并精準制定治理經費預算,開展松材線蟲病精細化預測預報技術研究。選擇安徽省潛山市25個發病小班,使用2018年松褐天牛蛀孔數與2019年度所在小班病死樹數量建立回歸模型,并使用該模型對2020年度數據進行預測和預測精度對照。結果表明,建立的回歸模型為y=0.595 601+53.325 250x;25個小班中,2020年病死木預測值與實際值誤差小于10%的小班數為20個,占比為80%,預測誤差小于5%的小班數為13個,占比為52%,該模型的預測結果具有較高的預測精度。
關鍵詞 松材線蟲病;松褐天牛;蛀孔數;病死木
中圖分類號:S763.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5.064
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是天牛科(Cerambycidae)墨天牛屬(Monochamus)昆蟲,不僅是松樹的蛀干害蟲,還是松材線蟲病[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SteineretBuhrer)]的重要媒介昆蟲。松材線蟲屬于線蟲綱(Nematoda)墊刃線蟲目(Tylenchida)滑刃科(Aphelenchoididae)傘刃屬(Bursaphelenchus),是為害松樹的重要病害,傳播速度快,治理十分困難,目前尚未研究出有效的防治措施。
近年來,松材線蟲病在安徽省潛山市持續發展,為遏制松材線蟲病發展趨勢,科學進行松材線蟲病防治規劃,并按照財政預算要求精準進行治理經費預算,開展以下研究探索松材線蟲病精細化預測預報技術[1-3]。
1 研究方法
1.1 試驗地點
在安徽省潛山市槎水鎮、余井鎮、龍潭鄉、梅城鎮選擇25個松材線蟲病發病小班開展試驗。
1.2 試驗數據
安徽省潛山市2018—2020年秋季松材線蟲病普查小班數據和標準木調查數據。
1.3 試驗方法
在安徽省潛山市選擇近年來病死松樹較多的小班,按照《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報技術規范》(LY/T 2516-2015)、[4]《松材線蟲病普查監測技術規程》(GB_T23478-2009)[5]和《松褐天牛防治技術規范》(LY/T1866-2009)[6]規定,連續3年監測松褐天牛和松材線蟲病病死樹發展趨勢。在實際試驗開展中,解剖調查松褐天牛種群密度困難大,且對松林破壞大,在實際監測中不具可操作性;使用松褐天牛誘捕器誘捕松褐天牛成本高、監測持續時間長且會受到誘捕器和引誘劑種類的影響。因此采用松褐天牛蛀孔數來近似表示松褐天牛種群密度。
于2018—2020年每年秋季松材線蟲病普查時,在發病小班內選擇20株標準木,調查松褐天牛蛀孔數,計算每棵松樹標準木平均松褐天牛蛀孔數,用來近似表示松褐天牛蟲口密度。對選中的調查小班,分年度統計病死松樹數量,與上一年度松褐天牛蛀孔數建立模型,用來進行2021年度松材線蟲病病死木數量預測。
1.4 擬合工具與擬合方法
擬合工具采用Excel 2016,使用回歸工具進行建模與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2018—2019年試驗小班監測結果與預測模型建立
試驗小班的監測結果如表1所示。對表1數據進行線性回歸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回歸分析結果表明,小班內20株標準木的2018年松褐天牛蛀孔數與所在小班2019年病死木數量存在線性回歸關系,并具有較高的相關性,在a=0.05水平下,相關系數R=0.969 7。
如表3線性回歸建模結果表明,若x為松褐天牛蛀孔數(個),y為該小班下一年度病死木數量(株),則二者回歸模型為:y=0.595 601+53.325 250x
2.2 2020年病死木預測結果
應用回歸模型,使用表1中2019年“松褐天牛蛀孔數”預測2020年病死木數,并與表1中2020年實際病死樹進行比較,結果如表4所示。25個小班中,2020年病死木預測值與實際值誤差小于10%的小班數為20個,占比為80%;預測誤差小于5%的小班數為13個,占比為52%。
3 結論
使用2018年松褐天牛蛀孔數與2019年度所在小班病死樹數量建立的回歸模型為y=0.595 601+53.325 250x;該模型的預測結果具有較高的預測精度,誤差小于10%的占比80%,小于5%的占比52%。
參考文獻:
[1] 來燕學,馬靈飛,池樹友,等.松材線蟲病病死木木材物理力學性質測定[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8,25(01):7-10.
[2] 盧樺,陳元生,羅致迪,等.松褐天牛在松材線蟲病病死樹上的垂直分布規律[J].福建農業學報,2019,34(02):229-234.
[3] 張國慶.森林健康與林業有害生物管理[J].四川林業科技,2008,29(06):77-80,90.
[4] 國家林業局.LY/T 2516-2015 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報技術規范[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6.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GB/T 23478-2009 松材線蟲普查監測技術規程[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9.
[6] 國家林業局.LY/T 1866-2009 松褐天牛防治技術規范[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9.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