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正芬
摘 要:文旅融合對博物館職能提出了全新要求,重新定位博物館的職能,實現博物館職能轉變和創新,拓展博物館發展的方向,在實踐上、理論上有其現實意義。革命博物館作為紅色旅游的首選目的地,如何拓展職能重新定位,與旅游深度融合,讓革命文物傳達新理念,給人新體驗,實現新價值,在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時,促進革命博物館的科學發展是我們面臨的新課題。
關鍵詞:文旅融合;革命博物館;紅色旅游;定位;方向
縱觀我國歷史發展進程,文化和旅游始終保持密不可分的關系,“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正是兩者關系的精妙詮釋。2018年,我國將原國家文化部和原國家旅游局重新整合,組建了國家文化和旅游部。隨后,全國各級政府機構改革都完成了文化和旅游部門的整合,標志著我國文旅融合時代已經到來。各級各類博物館作為重要的文化機構和載體,積極與旅游融合發展,既是打造“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重要途徑,又是解決博物館活化的關鍵措施。革命博物館作為傳播愛國主義教育、弘揚革命傳統的重要基地,是社會群眾紅色旅游的首選地①。新時期背景下,我國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紅色旅游熱情隨之高漲,文旅融合背景下的紅色旅游呈現出了廣闊發展空間。到革命博物館參觀學習革命史,緬懷革命先烈,接受革命傳統教育,成了旅游休閑、旅游研學的新選擇。
1 文旅融合背景下革命博物館的發展定位
紅色旅游是指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群眾在艱苦奮斗和勇于拼搏中產生的歷史文化遺存,依托其蘊含的歷史實際和精神內涵,組織游客開展參觀游覽、緬懷學習等一系列主題性旅游活動。革命博物館作為紅色旅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以收藏和展示革命歷史文物為主。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革命博物館也迎來了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發展局面,不僅需要充分發揮弘揚歷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功能,還要進一步挖掘和開拓自身在紅色旅游市場的發展潛力②。為了滿足這一目標,革命博物館需要明確自身在文旅融合發展中的地位,積極探索與旅游深度全面融合,尋求融合創新發展路徑,讓革命文物傳達新理念,給人新體驗,實現新價值,為促進文化創新傳承、推進旅游產業升級奠定基礎,革命博物館要突出以下五個方面,定位自身的發展。
①革命博物館要定位為紅色文物的收藏地。豐富的館藏是博物館的重要基礎,革命博物館作為紅色文物的收藏地,要始終把紅色文物作為立館之本,在注重紅色文物收藏數量、規模的同時,突出紅色文物的特點,全面提升藏品質量,系統做好紅色文物的征集收藏工作,充分發揮革命博物館的收藏職能。
②革命博物館要定位為紅色文化的研究地。高水平的研究是博物館的重要環節。革命博物館作為紅色文化的研究地,不能讓革命文物在庫房“睡覺”,在展柜中“堆積”,要通過對革命文物的特色研究,挖掘紅色文化豐富內涵,為陳列展覽提供素材,為講好紅色故事提供支撐,讓文物“活”起來,彰顯自身特色,使革命博物館保持持續發展的原動力。
③革命博物館要定位為紅色教育的主陣地。大眾化的教育是博物館的重要目的。革命博物館作為紅色教育的主陣地,要發揮教育職能優勢,為社會服務,為大眾服務。特別是要通過建立紅色教育基地,進行中國共產黨黨史黨性教育、黨風廉政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等展覽,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紅色教育,使革命博物館成為學生接受教育的第二課堂。
④革命博物館要定位為紅色旅游的目的地。與旅游的融合是博物館的重要途徑。革命博物館作為紅色旅游的目的地,是革命傳統教育與旅游產業特點的結合。紅色旅游是一種新型的主題旅游形式,這種形式寓教于游,生動形象,既能打造中國特色旅游品牌、繁榮旅游經濟,又能增強革命傳統教育的感染力,是革命博物館的職能的拓展創新。
⑤革命博物館要定位為紅色文創的研發地。文創研發是博物館的重要方式。革命博物館作為紅色文創的研發地,要將紅色文創產品的研發視為革命博物館職能的拓展和延伸。結合革命博物館藏品的特色、地方的特色、人文的特色,將紅色文化元素融入文創研發當中,體現紅色文化特色優勢,打造文創產品品牌,提升革命博物館的經濟效益。
2 文旅融合背景下革命博物館的發展現狀
文旅融合不斷深入為革命博物館創新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現階段,大部分革命博物館認識到開發紅色旅游資源的重要性,并積極主動開展融合創新工作,為革命博物館和紅色旅游融合發展奠定良好基礎。但結合實際情況來看,革命博物館在文旅融合方面,特別是在紅色旅游發展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①。
2.1 革命博物館管理體制亟待創新
當前,我國博物館在經營管理方面仍然習慣沿用事業化管理方式,使革命博物館無法真正意義上實現獨立、自主發展需求,不可避免會對革命博物館和紅色旅游融合發展造成阻礙。具體體現在革命博物館展陳設計同質化嚴重、傳播手段缺乏創新、經營管理方式落后、基礎設施配備不完善等方面,未能讓文物“活”起來,宣傳作用發揮不好。如前所述,文旅融合對革命博物館社會功能提出全新需求,但是由于缺乏健全、完善的管理體制,導致革命博物館沒有明確在紅色旅游發展中的定位,在發展過程中無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不僅不能滿足社會群眾精神文化需求,而且不利于促進紅色旅游健康發展。
2.2 革命博物館研究水平不高
由于從事紅色研究的專業人員稀缺,對革命史料挖掘不深不透,特別是基層革命博物館專業研究水平不高,難以為陳列設計提供高質量素材,講好革命故事成為無米之炊。革命史料是在艱苦復雜的歷史時期形成的,具有龐雜分散的來龍去脈,但是隨著時代發展,其中的一些史料也在口口相傳中豐富或刪減。加之口述歷史的革命老人逐漸逝去,導致革命史料的整理挖掘難度增加,有的革命博物館無法對革命史料進行深入研究,講解詞編寫不系統,陳列展覽不精細,甚至偶有錯謬,難以滿足觀眾精神文化需求。
2.3 革命博物館講解過分注重說教
紅色旅游是面向社會群眾傳播革命優秀傳統、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基地,具有很強的政治導向色彩。結合革命博物館主題活動開展情況來看,普遍存在過于注重說教性這一問題。具體來說,革命博物館在展示革命文物時,通常習慣以思想教育為主,對文物歷史背景、相關事件等進行詳細解說,這種方式容易消磨觀眾耐心,不利于發揮革命博物館社會教育職能。此外,一些革命博物館在展陳設計方面過于單調、色彩沉重,無法充分吸引觀眾注意力,導致觀眾與展品產生距離感。在文旅融合背景下,雖然革命博物館在創新改革方面不斷探索和實踐,并結合游客精神文化需求和審美觀念變化嘗試改變表達方式,但由于缺乏明確的戰略定位和發展方向,并且沒有結合文旅融合政策和發展趨勢制定健全的紅色旅游發展計劃,導致革命博物館開展的紅色旅游活動不能滿足旅游市場變化需求②。
2.4 革命博物館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備
革命博物館作為非營利組織機構,承擔著教育、學習、文物收藏等一系列社會功能,在弘揚革命精神、傳播革命文化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文旅融合背景下,革命博物館需要始終保持高度社會責任感,并構建完善的公共服務體系。但結合我國革命博物館發展現狀來看,受資金投入力度有限的影響,導致博物館基礎設施建設仍然嚴重缺乏,無法全面滿足觀眾旅游需求。尤其在節假日和旅游高峰期,游客乘車難、停車難、如廁難等問題層出不窮,甚至一些博物館館內休息區域座椅設置不足,導致人流較多時出現擁擠、阻塞等一系列問題,不僅影響觀眾旅游體驗,還會增加博物館管理難度,甚至會對展出文物造成一定危害。
2.5 革命博物館文創產品研發滯后
現階段,我國革命博物館在對外宣傳方面缺乏“吸睛”手段,具體體現在宣傳途徑單一、針對性不強等方面,特別是紅色文創產品研發滯后,沒有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和新媒體技術拓展宣傳渠道,導致社會群眾對革命博物館文創產品了解少之又少。此外,革命博物館在開發和創造文創產品方面也缺乏創新意識和原創意識,沒有圍繞自身館藏文物的特色,深耕細作研發文創產品,而是簡單用館藏文物的復制品代替文創產品,有的革命博物館甚至一哄而上,復制其他博物館文創產品進行銷售,導致文創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
3 文旅融合背景下革命博物館的發展方向
3.1 全面了解群眾紅色旅游需求和動機
旅游能夠活躍游客思維、開拓游客眼界、調整游客心態。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紅色旅游受到社會群眾廣泛青睞和認可。革命博物館在紅色旅游發展過程中,不僅需要強調紅色的革命意義和精神,全面突出革命文化的真實性和嚴肅性,還要強化革命文物互動性、娛樂性、觀賞性特點,以此來吸引游客注意力,滿足博物館寓教于樂發展需求。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革命博物館需要全面分析和了解社會群眾紅色旅游的動機、需求,并結合不同類型游客的心理特征和行為規律為博物館創新發展奠定基礎①。此外,革命博物館需要在了解自身發展優勢和發展特點的基礎上,廣泛借鑒其他博物館旅游開發經驗,制定一套具有針對性的紅色旅游發展計劃。如此不僅能夠充分滿足社會群眾精神文化需求,還能夠提高革命博物館服務水平,從而為觀眾提供良好的感官體驗。
3.2 加強革命博物館人才培養力度
文旅融合背景下,革命博物館紅色旅游面臨創新改革需求,需要充分做到與時俱進。而想要實現這一目標,離不開文博和旅游專業兼備的復合型人才支持。因此,博物館需要強化專業人才培養力度。博物館需要提高人才選拔標準,并制定健全的日常培訓計劃和定期培訓計劃,同時完善職業考核機制,不定期對人才進行專業考核,全面提高人才專業水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博物館還應為工作人員提供外出深造和學習的機會,從而打造符合紅色旅游產業發展需求的人才隊伍。此外,各級政府需要認識到革命博物館發展紅色旅游事業的重要性,并加大資金扶持力度,為博物館完成人才培養計劃提供充足保障。在此基礎上,還要強化博物館人才史料挖掘水平,在講解革命故事前,需要通過閱讀相關資料、歷史文獻以及尋求當事人或后人證實等方式,明確歷史發展真相、弄清究竟,在保證故事真實性和可靠性的同時,充分滿足觀眾精神文化需求。
3.3 提升革命博物館智慧化水平
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科學技術也在不斷進步,促進我國革命博物館逐漸向現代化趨勢邁進,不僅能夠豐富游客旅游體驗,充分滿足游客旅游需求,還能夠加快文旅融合下紅色旅游產業發展進程。博物館是藏品展示的重要平臺,其展陳設計是否合理能夠直接影響藏品展覽效果,現今,VR、AR、3D打印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將其與革命博物館展陳設計相融合,不僅能夠對缺乏完整性的革命文物進行復原,還能夠重現革命時期歷史事件,能夠使游客直觀、真實地感受到革命斗爭的艱難困苦以及革命先烈的英勇無畏。在此基礎上還要豐富博物館傳播手段,通過微信、抖音等平臺宣傳紅色旅游相關信息,用科技為革命博物館賦能,提高革命博物館科技含量,提升革命博物館智慧化水平,拓展革命類博物館的功能,促進革命博物館與紅色旅游融合,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3.4 完善革命博物館基礎服務設施
文旅融合對紅色旅游服務質量提出更高要求,需要革命博物館在現有基礎上加大投入力度,進一步完善博物館基礎設施,為游客營造良好、舒適的旅游環境,全面提高博物館服務水平。為了滿足這一需求,需要健全博物館停車場、廊道、公廁、解說系統、疏散系統以及應急避難場所等公共服務設施,并開展交通干道、周邊環境等綜合整治行動,有效緩解博物館人車爭流等問題。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在博物館沿途構建園林綠化工程,全面提高博物館紅色旅游景區形象,使人們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下瀏覽革命文物②。
3.5 不斷創新革命博物館文創產品
隨著文旅融合逐漸深入,社會群眾紅色旅游熱潮的不斷涌動,革命博物館成為人們旅游的首選之處。一些游客在感受和體驗革命文化的同時,會通過購買文創產品來留住記憶,銘記革命精神。為了滿足這一需求,革命博物館需要不斷開發和創新文創產品。紅色旅游文創產品與一般旅游商品存在差異性,需要結合館藏資源進行設計,不僅要還原革命歷史發展原貌,還要充分體現革命精神和內涵。在創新和設計過程中,博物館需要以游客需求為主,全面了解游客消費心理,并通過舉辦文創設計大賽等方式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到文創產品創新研發中,通過集合眾人智慧,獲取更多具有藝術性、實用性和思想性的文創產品設計方案,以此來刺激游客購買積極性,從而促進革命博物館紅色旅游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