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佳
摘? ?要: 法國文學中的浪漫主義發展時間比較晚。在法國浪漫主義發展過程中,法國處于比較動蕩的社會背景下,許多作家在創作作品時會進行一定的創新,以賦予文學作品中的浪漫主義色彩較獨特的政治色彩,這樣的文學作品創作形式成為這一時期文學的主流。《基督山伯爵》是法國作家大仲馬的一部文學作品,也是當時法國文學浪漫主義的一個代表。本文以《基督山伯爵》為例,分析法國文學中的浪漫主義色彩。
關鍵詞: 法國文學? ?浪漫主義色彩? ?《基督山伯爵》
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與《基督山伯爵》的故事梗概
(一)法國浪漫主義文學
受地理環境和國家文化的長期影響,法國人天生具有浪漫情懷,在這樣的社會環境影響下,法國的文學創作必然受浪漫主義的影響,浪漫主義在法國文學史上是濃墨重彩的一筆。十九世紀初期,法國浪漫主義文學在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影響逐漸發展了起來。法國的浪漫主義文學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有效表達了法國人民的熱情。法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將人與自然充分地融入文學作品的創作過程中;二是在文學作品的表現手法中蘊含豐富的情感色彩,在文學作品中蘊含較強的傳奇色彩,作家在文學作品中經常會運用一些夸張的方式描述一些內容;三是文學作品主要表達作者的主觀世界,相應的對于客觀世界的描寫比較缺乏,作者不喜歡以客觀現實約束自己,在文學作品的創作中,情感和想象是放在主要位置的。對于浪漫主義作者來說,以主觀思維在文學作品中表達理想和愿望是一種現象。在文學創作過程中,作者主要以主觀理想作為創作的標準,在人物的塑造方面通常與現實是不一樣的,人為地創造一些虛擬的事物,是現實世界無法實現的,但是能夠充分發揮作者的情感,將浪漫主義完美地融入文學作品中[1](127-129)。
(二)《基督山伯爵》的故事梗概
《基督山伯爵》并未具體提到故事的時代背景,但是從故事中可以發現這是十九世紀法國拿破侖“百日王朝”時期。主人公法老號的大副唐代斯為拿破侖黨人送一封信,但是由于遭到兩個卑鄙小人的陷害,唐代斯被逮捕,而后又由于法官的私心,唐代斯被下入死牢中,在死牢中,唐代斯認識了獄友神父法利亞,神父傳授了他各種知識,并在臨終之前將埋藏的寶藏告訴了他。唐代斯在經過長期的艱苦之后,成功越獄并找到寶藏,成為富翁,而后化名為基督山伯爵,經過精心策劃,最終懲罰了所有仇人。故事的本質是復仇,但是充滿浪漫主義色彩,故事的情節十分離奇和精彩。
二、以《基督山伯爵》的情節分析浪漫主義色彩
《基督山伯爵》是法國作家大仲馬的作品,也是法國最經典的長篇小說之一,被世界公認為通俗小說典范。小說充分表現了法國文學中的浪漫主義色彩,小說故事在情節的安排上是比較離奇和曲折的。
小說本質是一個復仇的故事,在故事的開端,一個名為唐代斯的大副,在即將當上船長的人生重要時刻,卻不幸被他的情敵費爾南和同事丹格拉爾陷害,在婚禮上被逮捕,而后檢察官維爾福為了私利將唐代斯關入了孤島的囚牢,這是一個頗有戲劇性的開場,監牢中的生活十分艱苦,唐代斯在監牢中認識了一位企圖挖通監牢越獄的神父法利亞,并與他建立了友誼。神父法利亞是一個非常博學的人,他給了唐代斯許多知識,并且在臨終之前將寶藏的埋藏地點告訴了唐代斯。之后,唐代斯經過一系列波折,終于逃出獄中,這段獄中的遭遇富有強烈的傳奇性。
唐代斯在獲得寶藏之后,從一個囚徒搖身一變成為一個富翁,之后他回到了家鄉,但是除了未婚妻外,所有人都已經不認識自己,把自己當成了一個貴族。此時,唐代斯決定開始執行復仇計劃,為了紀念恩人法利亞,他隱去真正的姓名,化名為基督山伯爵,故事來到了高潮部分。對于陷害自己的情敵費爾南,唐代斯將他的賣國行為公之于眾,使他身敗名裂,妻離子散,最終費爾南在高壓之下無地自容,羞愧自殺;另一個陷害自己的同事丹格拉爾,此時他已經成為有名的銀行家,唐代斯以假消息誘騙丹格拉爾,使其破產,讓其感受饑餓的痛苦。對于檢察官維爾福,唐代斯把維爾福殺害自己私生子的事件傳播出去,使維爾福身敗名裂,維爾福受到了精神上的刺激,變成了一個瘋子。唐代斯對于幾個仇人的報仇方式是不同的,這不同于人們認為的傳統復仇結果,以殺死仇人實現報仇目標。唐代斯并沒有親手殺死仇人,而是通過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法使仇人遭受報應,這是富有趣味性的。
當然,《基督山伯爵》并未一味地講述唐代斯的復仇,作者也安排了唐代斯報恩的情節,唐代斯在復仇過程中遇到了老船長的兒子西利安,唐代斯對其非常照顧,對于其家人也經常給予經濟上的照顧。當他發現西利安喜歡的人是自己仇人維爾福的女兒時,他巧妙地設計讓西利安與維爾福的女兒成為伴侶,這些情節讓唐代斯從純粹的復仇者剝離出來,展現了其身上的人性光輝,讓唐代斯這個人物形象飽含魅力。《基督山伯爵》在故事情節的安排上有著強烈的傳奇性,這些曲折離奇的故事極大地表現了浪漫主義色彩。
《基督山伯爵》的浪漫主義色彩不僅體現在故事的傳奇性方面,還體現在情節安排的巧合方面。比如在故事的高潮開始之前,法利亞在挖掘地道的時候恰巧挖到了唐代斯的牢房,這一情節充滿了巧合。法利亞所擁有的知識和財富為后來唐代斯的復仇提供了強大的基礎,這些情節給了人們一種奇幻的感覺,并且對故事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增強了小說故事的現實性。作者以出人意料的復仇方式為故事平添了許多趣味性,例如唐代斯誘導維爾福的夫人制作毒藥,促使西利安與維爾福的女兒結為夫妻[2](160)。
三、《基督山伯爵》中人物的浪漫主義色彩
《基督山伯爵》的浪漫主義色彩也體現在了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在《基督山伯爵》的故事中,主人公唐代斯是一個有志青年,他身上有美好的品質、光明的未來,但是命運是不可捉摸的,在唐代斯即將和未婚妻完婚時,唐代斯受到奸人的陷害,被投入監獄中,不過命運并不是無情的,唐代斯在獄中遇到了生命中的貴人法利亞,法利亞是一個有著豐富知識的神父,他教給了唐代斯許多知識,并且給他留下了巨大的財富。唐代斯從監牢中逃出之后,開始對仇人展開打擊報復,因為唐代斯有豐富的知識和財富,他可以在不同的情形下偽裝成形形色色的人物,能夠很好地完成復仇計劃。在復仇的故事情節中,唐代斯仿佛掌控著一切,那些陷害他的仇人好像被唐代斯玩弄于鼓掌之間,主人公前后完全相反的境遇給讀者帶來了強烈的心理滿足,很多讀者都對此感觸頗深。小說雖然是在講述唐代斯的復仇故事,但是作者并沒有塑造一個雙數沾滿鮮血的罪犯,唐代斯的復仇不是傳統的手刃仇人,而是充分利用每個仇人性格上的缺點,這種非快意恩仇的復仇方式讓讀者看起來理所應當。作者除了描述唐代斯的復仇外,還在其復仇過程中加入了一些唐代斯報恩的情節,體現出了唐代斯的人性光輝,使唐代斯成了正義的代言人,豐滿了人物形象。
除了主人公之外,小說中其他一些人物也富有浪漫主義色彩,例如唐代斯的未婚妻梅爾塞苔斯,她并未忠于自己和唐代斯之間的愛情,在唐代斯入獄后嫁給了他人,并成為一個母親,不過當唐代斯回到家鄉之后,梅爾塞苔斯是唯一一個認出他的人,梅爾塞苔斯對于唐代斯深感愧疚,不過梅爾塞苔斯此時已經是他人的妻子和母親,為了承擔自身的責任,她向唐代斯求情,讓他不要傷害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作者通過人物內心的斗爭豐富人物形象,使梅爾塞苔斯更鮮明,雖然梅爾塞苔斯并未完全忠于自己的愛情,但是她對于唐代斯是留有愧疚的,而且在面臨現實的選擇時,梅爾塞苔斯選擇了與自身現實相關的決定,勇敢地承擔當個人的責任。梅爾塞苔斯的兒子阿爾貝的形象也是比較豐富的,阿爾貝被海盜所綁架,唐代斯親自營救阿爾貝,以獲得阿爾貝的信任。在唐代斯見到阿爾貝的時候,阿爾貝正躺在地上睡覺,這并不是阿爾貝對自己的境遇感覺不到危險的表現,而是阿爾貝對于同伴有著很強信任的表現。唐代斯對阿爾貝這種臨危不亂的精神感到十分欽佩,很多讀者在讀到這里時都能夠感受到這樣的精神。從《基督山伯爵》中的人物,我們不僅能夠發現人性的善,還能夠發現人性的惡,這種帶有強烈現實感和浪漫主義色彩的手法,是作品能夠經久不衰的原因。
四、《基督山伯爵》中人性的浪漫主義色彩
在《基督山伯爵》中,作者大仲馬給人物賦予了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事實上,大仲馬想通過唐代斯的復仇表達懲惡揚善的社會治理理念,這可以納入傳統人道主義的表現中,不過這會隨著時代的變化和地區的不同產生一定的區別,而且懲惡揚善的標準和主張也有一些區別。中世紀正是法國宗教文學十分興盛的時期,宗教文學所表達的思想是引導人們安于貧困,對上帝不能存在無禮的思想,否則就被歸類于邪惡的一行,就要受到上帝的制裁,這種懲惡揚善的觀念是不為廣大群眾所認可的,其本質不是懲惡揚善,而是維護統治階級的專制。
大仲馬對于這種懲惡揚善的觀念是持完全否定的態度的,這在《基督山伯爵》一書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唐代斯所懲治的仇人,基本上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正是這些統治階級造成了廣大群眾的苦難命運,因此大仲馬賦予了唐代斯極高的正義感,讓他的復仇充滿了正義色彩,這使讀者能夠產生強烈的共鳴。大仲馬在《基督山伯爵》中,以唐代斯的復仇過程充分表現了社會底層對于統治階級的不滿,并且在文中反映了他對于理想社會的追求,因此,《基督山伯爵》這本書有深厚的社會價值。唐代斯在完成了復仇之后,欲望得到了實現,心靈得到了解放,此時他心中的善良一面逐漸顯現出來,在故事的最后,唐代斯終于完成了復仇,他的靈魂得到了升華,在潛意識中唐代斯把自己當成上帝懲治惡人的天使,現在他的使命實現了,他說:“現在我的工作完成了,我的使命終止了。巴黎,告別了。”隨后唐代斯帶著養女離開了家鄉。從這些內容中,可以看到幸福的本質,生活中并沒有所謂的痛苦,也沒有所謂的快樂,其本質是對希望的向往。從唐代斯完成復仇后的心理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當然,這是具有強烈浪漫主義色彩的觀點。此外,作者還在文中通過描寫環境表現浪漫主義色彩,例如美麗的馬賽、安逸的加泰羅尼亞漁村、晚上的羅馬斗獸場等,通過將社會生活和自然景觀結合,描述了讓人為之想象并向往的詩畫般的場景,環境色彩為故事營造了熱烈的氛圍,充分表現了作者的浪漫主義情懷,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小說的浪漫主義色彩,達到了引人入勝的目的[3](49-50)。
五、結語
從對大仲馬《基督山伯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小說在很多方面都呈現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法國的浪漫主義色彩伴隨法國大革命迎來全新的發展,這使文學作品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使其與現實有緊密的聯系,在故事情節、人物形象、人性等多個方面,不僅表現了浪漫主義色彩,還映射了現實。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作者大仲馬充分利用浪漫主義元素進行創作,通過與現實相融合充分展現了浪漫主義色彩。從主人公唐代斯的身上,能夠看出大仲馬在其中注入了很強的理想主義。大仲馬本人是一個能力極強的作家,在故事情節的展開方面有很高的造詣,馬克思曾說:“《基督山伯爵》的作者大仲馬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小說家。”《基督山伯爵》是一部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文學作品,其通俗文學的形式將其推上了法國文學的巔峰,作者對于故事情節的把控、人物形象的塑造及人性的細致入微描寫,充分凸顯了浪漫主義色彩。
參考文獻:
[1]劉曉華.基于《基督山伯爵》的法國文學的浪漫主義色彩研究[J].理論觀察,2017(04).
[2]王英.感悟《基督山伯爵》的浪漫主義色彩[J].求知導刊,2015(06).
[3]趙慧.從不同角度看《基督山伯爵》的浪漫主義色彩[J].語文建設,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