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華杰
(陽泉市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管理中心,山西陽泉 045000)
經濟社會持續發展,提升了人們物質生活水平,推動了城鎮化建設進程的加快,使我國建筑領域在技術層面與材料應用層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促進經濟社會的長遠發展。然而,現階段,我國建筑行業仍然處于轉型的攻堅期,在經歷極速發展飛躍的階段之后,建筑行業中難免出現各種管理問題,如建設隊伍不完善、管理機制欠缺等,尤其是在一些施工團隊缺乏專業化的施工技術與管理手段等,由此引發各種安全質量問題,嚴重制約著建筑行業長期、穩定、有序的發展。
建筑項目管理具體工作,主要是由項目管理人員負責編制各種符合當下發展的規章制度,并且根據現實的施工建筑項目,開展針對性的調控以及控制,從而實現資源科學共享,保證建筑材料、建筑機械以及建筑施工人員等合理分配,確保建筑工程順利開展。開展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建筑工程整體施工質量,保障安全施工,合理預估建筑需要的成本以及耗費的工期,同時要積極引進、利用各種國內外先進的施工技術,夯實建筑工程的基礎。
市場經濟發展日新月異,大多數建筑企業沒有把握住當前市場發展的運行規律。在市場不斷擴張的情況下,導致一些新事物、新風險不斷涌現。而一些建筑企業在管理層中并沒有預料到這些變化,甚至忽略了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導致建筑工程所應用到的資源分配不合理、不均衡現象較為常見。而建筑行業本身需要大量的資金涌入才能保證正常運行,一些企業由于缺少資金資源,嚴重加劇了自身的經濟運營成本。同時,一些建筑工程的專業人才不斷外流,而施工單位并未探究到問題的本源,只是將人才流失與資金短缺視為市場發展的必然結果,缺少防范風險的機制與管理體系。
現階段,建筑企業過分注重施工中所應用到的資金成本,而忽略了在開工之前需要建立健全的資金控制方案以及建筑成本計劃表。對于資金投入缺乏長遠性規劃,目光短淺,一些建筑施工企業,即使在施工過程中,意識到要控制成本的重要性,但是往往難以合理地把控資金成本,由此導致資金管理相對不成熟。除此之外,一些建筑工程習慣性采用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對資金管理成本缺少合理預算,一旦進行到施工中后期,由于施工人員流動性較大,一些施工人員職責不固定,導致在施工成本管理層面缺少責任主體。如果產生各種資金糾紛,則難以明確責任人,甚至加劇資金的浪費情況,降低企業的建筑質量。
在當前大多數建筑工程中,高層建筑占據施工項目的比例較大,因此加劇了施工的難度,在施工過程中需要耗費更多的人力資源。考慮到高層建筑本身操作水平要求較高,因此對建筑工程整體施工質量應該要求更嚴格。在對施工工程質量控制中,要不斷地增強管理人員的培訓與教育,提升管理人員操作工作的科學性、可行性、安全性等,保證施工人員專業施工,要避免在施工中產生不必要的誤差與安全隱患的相關問題。施工管理人員在實際培訓考核中,要結合當下關于施工工程的實施案例,使管理人員的能力與觀念都與時俱進,為促進后續施工管理做好鋪墊。同時,要提升施工人員整體專業能力,掌握前沿技術水平,保證施工質量優化控制。
在建筑工程項目中,涉及不同種類、不同規格的建筑材料與建筑設備等,例如鋼結構、升吊機、水泥、挖掘機等,所以對材料與施工設備管理絕對不容小覷。同時,在開展施工后,要時刻檢查施工設備是否穩定運行,避免因設備運行不當而出現工期延誤、成本增加等不良現象。在對施工材料、施工設備,進行采購時應該對其進行抽樣檢查,保證材料與設備都可以滿足建筑工程的各項需求與相關指標,達到質量控制的目的。要建立完善材料設備監督管理體系,對材料設備管理人員加強監督,避免出現一些施工人員為謀取利益以次充好的消極行為出現,如圖1所示。

圖1 挖掘機樣
由于建筑工程需要各項施工人員較多,而施工人員流動性較強,在對施工材料使用、設備運輸時需要多次勞動,由此導致施工環境控制難度較大,極易產生各種安全事故和質量問題。因此加強施工環境的管理控制勢在必行。一方面,建筑工程要建立健全管理體系,科學統一管理施工人員、施工材料使用、施工設備的有效運輸,保證貨物運輸與人員通行的良好秩序,優化施工現場的各種環境。從另一方面來說,要建立健全施工過程的監督與有效管理,優化控制施工現場的各項環節,為建筑工程質量控制創造良好的環境保障,如圖2所示。

圖2 現場施工
建筑工程項目的合理設計將決定著項目最終的質量情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建筑工程在決策過程中應該以科學理念綜合分析項目具體內容、規劃的長遠性、規劃預期效益等。合理掌握當前市場運行規律、發展趨勢、具體需求。針對項目過程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隱患與安全事故等,要加強調研與分析,積極落實建筑項目施工方案。為促進建筑工程的有效運行與管理,創造有益的條件。因此在建筑工程決策時期,應該優化質量控制,積極引進各種專家論證體系,及時條約民意,保證施工項目的有序開展,創造更多的效益。
在實際的建筑工程施工準備階段,要對施工中應用到的技術材料、施工圖紙、施工環境、施工所處地區的天氣氣候等多方面因素加以考量。只有做足充分的準備,保證各項要求符合具體的施工標準,以及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才能夠優化建筑工程的質量控制。施工準備時期,應該建立完善的控制制度,對施工現場人員、環境、技術等綜合管理。
施工階段是整個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因此應該加強對人防與技防的雙重控制,以提升建筑工程整體質量,規范施工人員的操作,提升整體工程質量控制效果。在施工中要建立起安全管理制度,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定期開展技術培訓與安全知識教育培訓,保證施工人員都能遵守相關施工規范標準。除此之外,應對施工人員加強定期考核,保證施工安全教育與指導,及時規范施工人員操作,加強過程控制,消除建筑工程質量安全風險隱患,促進建筑工程施工有序開展。
縱觀我國建筑行業發展史,建筑工程科學化、規范化、標準化管理發展起步晚,仍然受制于施工團隊、監理機制、管理水平等各種現實條件的制約,限制了建筑工程的正常發展與施工質量的完善。雖然我國針對建筑工程已經陸續出臺相關法律法規,但是大多數建筑企業仍然缺少符合自身發展的工程質量管理模式,導致我國建筑工程整體質量管理水平偏低。殊不知,建筑工程行業與民生之間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系,一旦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任何質量問題都會產生極大的危害,甚至對施工工程埋下安全隱患,威脅著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所以,對建筑工程來說,要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的質量控制,推動建筑工程行業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