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陶欣然
繼高端公司之后,臺灣另一家自產疫苗廠聯亞生技也陷入“炒股疑云”。先是島內傳出巴拉圭向與聯亞生技有合作關系的美國藥廠訂購疫苗,臺“外交部”迅速為此背書,讓民眾以為巴拉圭即將采購聯亞疫苗。沒想到聯亞藥廠23日登錄興柜(島內規定,公司在申請上市、上柜前必須登錄興柜市場滿6個月)首日股價大漲6倍多后,又發布消息澄清稱,并未接到巴拉圭采購訂單。
聯亞生技是由美國聯合生物醫學(UBI)與臺灣當局1998年共同成立的,創辦人為王長怡,美國頗具爭議的黑水公司創辦人普林斯也是股東之一。聯亞藥廠2014年從聯亞生技獨立,在UBI集團海內外新冠疫苗開發布局中,它主要承擔下游充填分裝任務,目前擁有一條年產1000萬瓶的無菌針劑生產線,宣稱新冠疫苗年產可達1億劑。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與聯亞生技密切合作研發新一代疫苗的美國公司Vaxxinity宣布,巴拉圭政府購買100萬劑疫苗。臺“外交部”22日“證實”,聯亞疫苗一旦取得臺灣“食藥署”緊急授權,巴拉圭就可率先成為獲得此疫苗的地區之一。
《經濟日報》24日稱,聯亞藥廠曾在2015年登錄興柜,當時股價表現不如預期,后在2019年10月18日宣布終止興柜交易,并調整經營策略、改善財務結構,23日重新以每股30元(新臺幣,下同)登錄興柜。結果股價盤中沖破220元,收盤215元,一天內漲幅高達633%。收市后,聯亞藥廠才發布消息稱,巴拉圭簽約對象為同屬UBI集團的美國Vaxxinity公司;該公司拿下訂單后,可以委托聯亞生技提供疫苗,也可以向其他國際疫苗品牌下單,“目前可以確定的是,聯亞沒收到委托訂單”。集團仍在等待6月底前將二期臨床分析結果送審,目標是7月中旬通過緊急授權,之后才會真正接海內外訂單。
島內輿論質疑這是“自導自演、疑似炒股”。有生技業者表示,高端疫苗日前傳出拿到菲律賓訂單,股價馬上沖到漲停板,最后證實烏龍一場,股價應聲而跌,“類似的劇情竟在聯亞藥廠掛牌之際上演,哪有這么巧合的事?”“中廣”董事長趙少康質問道,聯亞22日為何不出面澄清沒接到訂單?資深媒體人尹乃菁質疑民進黨當局帶頭炒作股價。前臺北市副市長李永萍也呼吁調查部門不要再等檢舉,立刻介入調查。在巴拉圭國內,民眾對于購買臺灣疫苗也強烈反對。有輿論直言,巴拉圭人民不想成為試驗者的小白鼠。▲
環球時報202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