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勁
高三化學教學中,習題教學占了較大的比重,習題教學對于深化基礎知識,培養解題能力,形成智能結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挖掘習題教學的能力,發揮習題教學的功能,優化學生的思維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發散力,真正做到“授之以漁”呢?下面我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體會和做法。
一、培養思維的廣闊性
廣闊性是指善于全面地看問題,了解事物之間的各種聯系與關系,遇事能從各個不同角度去分析、研究再得出結論的良好品質。
1.一題多解
一題多解可變學生的定勢思維為多向思維,既能拓寬解題思路,開闊視野,又能優化解題策略。
在解題指導中,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尋找多種解題途徑,尋找多種可能的答案,能有效地培養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學生自覺地尋找不同的解決問題的途徑、方法,特別是一些有別于常規解法的新思路,新方法,又是創造性思維的表現,可見一題多解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有極高的價值應給予充分重視和運用。
2.一題多變
一題多變,是指改變同一問題的條件或求解目標,構成一系列新的題目,然后進一步求解。例如,在例1中可以進行一題多變。
通過一題多變,可以使學生能夠從特殊到一般,從個別到共性,達到認識化學問題的本質,同時活化思路,使學生的思維更廣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應變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培養思維的深刻性
善于從繁雜的現象中抓住解決問題的最本質與最核心的要素,經過深入鉆研達到對問題的深刻理解,從而想到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的習慣,這是具有思維深刻性的表現。
在解題時要抓住“題眼”作為思維突破點,縱觀全局,綜合分析,選點準確使思路暢通,問題解決顯得“敏捷而迅速”。 同時可根據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由表入里,由易到難去設計多層次練習題,這樣培養了我們思維的深刻性。
三、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思維的靈活性是指善于把已知的一般性原理應用到不斷變化的新情境中去,作出合理的決定,選出適當的方法,正確地解決新的問題。
遇問題時,應多角度地思考,發散思維,以提高思維的靈活性,方能攻克這類信息遷移試題。
高考化學試題在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方面為中學化學教學做了典型,給中學教學起到了正確的導向作用。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需要從教學實際出發,有計劃,有步驟,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進行培養和訓練,并注意與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密切聯系,有機結合,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思維品質,做到真正的“授人以漁”。
參考文獻:
[1]俞國良.普通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中學化學教學參考》編輯部.中學化學教學參考[M].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