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166 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龍觀中心學校 楊若楠
去年十月下旬,我和同學參加了社會實踐——在“寧波綠色學校”生活三天兩夜。我們在那里種菜、收甘蔗、挖紅薯,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為同學做飯。
到達實踐基地后的第二天上午,我們在主教官的帶領下,到地里種菜、挖紅薯,忙得不亦樂乎。快到中午的時候,教官說,今天的午飯需要我們自己來做。一聽飯要自己做,很多同學不約而同地驚叫起來。
一到做飯營地,大家都驚呆了,還以為來到了《變形記》拍攝現場。籬笆隔開了一大片田地,籬笆前有許多柴火灶,灶上放著一口口大鐵鍋,大鐵鍋旁放著一堆柴火。我們分成若干小組,每組由組長負責。

經過商量,我們小組決定做年糕湯,簡單易做。說干就干,我們立馬分配工作,洗菜的洗菜,切肉的切肉,生火的生火。由于這幾天天氣潮濕,木柴受潮,使得生火難度大大加大。負責生火的兩個男生忙活得“滿面塵灰煙火色”,火卻絲毫不給面子。終于看到柴火被點燃,我們禁不住大聲歡呼,萬萬沒有想到,火苗卻被一陣風無情地吹滅。眼看其他小組的火都生好了,我們焦急萬分,幾個女生也來幫忙。我到處尋找枯草、廢紙等好用的引火物,找到后將它們點燃,我蹲在一旁,輕輕扇風。在我們的不懈努力下,柴火終于被點燃!
接下來便開始做年糕湯,由我來掌勺。我先往鍋里倒入適量的油,油一熱,用勺子將肉絲放入鍋里,瞬間鍋里“噼里啪啦”一陣響。女生們見狀,一陣驚呼,我從容地揮舞鐵勺,不斷翻動肉絲。等到肉絲變了顏色,差不多熟了,倒入大白菜,使勁兒用勺子翻炒。我轉頭看別的小組的進度,有的小組已經吃上飯了。為了追求速度,沒等白菜炒熟,我就往鍋里倒入熱水,放入年糕,等著湯水燒開。可是等了好一會兒,也不見鍋里的湯水開。這時候,一個女生驚呼道:“火熄滅了!”原來大家只顧看著我做飯,竟忘記了添柴火。大家又重新開始生火。等將柴火點燃,鍋里的年糕在水的浸泡下,成了一鍋糊糊。我懊悔不已,但“覆水難收”,只好委屈大家了。年糕湯終于做好了!大家各自盛了一碗。“怎么這么淡呀?你們沒放鹽嗎?”一個女生驚叫道。我這才想起來在炒年糕的時候忘記放鹽了!唉!只怪我粗心大意。做年糕湯看似簡單,真正做起來也不簡單呀!
盡管年糕湯做得不怎么好吃,同學們還是吃得津津有味。好幾位同學還走到我跟前,說我做得很好吃。我聽了倍感欣慰。
三天的社會實踐很快就結束了,盡管在實踐活動中我洋相百出,但是它給我帶來了豐富的體驗,讓我難以忘懷。
(指導老師 盧興治)
簡 評
敘事的作文要把握住記敘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作者在首段交代清楚這些要素后,對這次社會實踐展開了敘述。敘事的文章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就會變成記流水賬。作者很好地避開了這個雷區,做到了詳略得當。文章緊扣“難忘”一詞,緊抓“做飯”這一素材,選擇最精彩的情節來敘述,將事情的過程寫得具體而一波三折,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
(余東芳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