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敏 ,孫 婧 ,陳婷婷 ,李 巖 ,劉長仲 *
(1.甘肅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蘭州 730070;2.甘肅省莊浪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甘肅莊浪 744600)
馬鈴薯是甘肅省特色優勢產業,種植面積和鮮薯總產量均居全國前列,在全省農業和農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1-2]。馬鈴薯晚疫病由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i)DeBary]侵染引起,是一種世界范圍內廣泛發生的毀滅性病害[3],在我國馬鈴薯主要種植區發生普遍,正常氣候條件下產量損失20%~40%,如果氣候條件適宜病害則會更加嚴重,減產可達到50%以上甚至絕收[4-5]。該病在甘肅省馬鈴薯種植區較為嚴重,對馬鈴薯生產造成嚴重威脅。目前對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治仍以施用化學農藥為主,但農藥的過量施用,會導致藥劑殘留、食品安全、環境污染等一系列問題[4]。因此,農業部制定了《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6]。5%香芹酚水劑是一種新型的植物源生物農藥,由多種中草藥提取配伍而成,對多種作物病蟲害有良好防治作用[7-9],對馬鈴薯晚疫病也有顯著的防效[10],但沒有報道施用濃度或使用劑量。筆者試驗了5%香芹酚水劑不同劑量對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效及對馬鈴薯的安全性,為該藥劑的應用提供參考依據。
試驗地位于甘肅省莊浪縣通化鎮區域試驗站,海拔高度1 818 m,年平均氣溫8.4℃,年平均降雨量500 mm左右,無霜期為153 d。土壤類型為黃綿土,有機質含量14.72 g/kg,pH值為8.54,地勢平坦,前茬作物為馬鈴薯。
采用黑色全膜壟作側播技術,于3月21日覆膜,4月2日播種,馬鈴薯品種為“莊薯3號”,壟間距為40 cm,壟面寬70 cm,株行距32 cm×55 cm,播種密度5.682萬株/hm2,四周設保護行。播種前結合整地每hm2施入農家肥6.75萬kg、尿素300 kg、普鈣750 kg、硫酸鉀225 kg,現蕾期追施尿素225 kg/hm2。
5%香芹酚水劑,蘭州世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0%烯酰·丙森鋅WP,江蘇劍牌農化股份有限公司。
1.3.1 試驗處理及施藥方法
試驗設5個處理:5%香芹酚水劑1 350 mL/hm2;5%香芹酚水劑1 800 mL/hm2;5%香芹酚水劑2 250 mL/hm2;70%烯酰·丙森鋅WP 1 500 g/hm2;清水對照。每處理設3次重復,小區面積為24.2 m2(5.5 m×4.4 m)。
于田間晚疫病始發前(病葉初見前)7月14日開始噴藥,各處理按每hm2用藥量兌水450 kg,用小型電動噴霧器均勻噴霧,每隔7 d噴藥1次,共連續噴藥3次。
1.3.2 調查方法
參考GB/T 17980.34—2000[11],于最后1次施藥后10 d進行調查。每小區對角線取5點,每點取5株,調查每株的全部葉片,以9級分級法記載病葉率和嚴重度,并計算病情指數及防效。成熟期按每小區隨機3點取樣,每點取10株測定產量,計算平均畝產量和增產率。
馬鈴薯晚疫病病情分級標準:0級,無病斑;1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的5%以下;3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的6%~10%;5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的11%~20%;7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的21%~50%;9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片面積的50%以上。病情指數、防效和增產率分別按式(1)、(2)、(3)計算。所有數據采用Excel 2007和SPSS Statistics 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使用Duncan氏檢驗進行方差分析。

根據各生長階段及成熟期調查,3次噴藥后,各施藥區均未出現藥害現象。各施藥區與空白對照區相比,除植株延遲老化枯死外,馬鈴薯各生育期基本一致,植株生長正常,無特殊生長表現(表1)。同時,5%香芹酚水劑各濃度處理的植株莖葉顏色、長勢、株高等均無異常現象。

表1 不同藥劑對馬鈴薯生育期的影響
根據最后1次噴藥后10 d調查結果表明(表2),5%香芹酚水劑2 250 mL/hm2噴霧的防效最高(83.13%),顯著高于70%烯酰·丙森鋅WP 1 500 g/hm2噴霧的防效76.78%(P<0.05);5%香芹酚水劑1 800 mL/hm2和5%香芹酚水劑1 350 mL/hm2處理的防效分別為62.03%和55.32%,顯著低于70%烯酰·丙森鋅WP 1 500 g/hm2噴霧的防效76.78%(P<0.05)。

表2 不同藥劑對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效及測產結果
測產結果顯示(表2),4種藥劑處理的馬鈴薯產量均有顯著提高(P<0.05)。其中,5%香芹酚水劑2 250 mL/hm2處理和70%烯酰·丙森鋅WP 1 500 g/hm2處理的馬鈴薯產量最高,分別增產17.59%和16.86%,2種處理間沒有顯著差異(P>0.05)。5%香芹酚水劑3種施用劑量之間馬鈴薯產量差異顯著(P<0.05),產量分別提高17.59%、10.51%和5.55%。
試驗結果表明,發病前使用5%香芹酚水劑1 350~2 250 mL/hm2噴霧對馬鈴薯晚疫病均有較好的防效,增產率達到5.55~17.59%。其中5%香芹酚水劑2 250 mL/hm2,防效最好,在3次施藥后,對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效達83.13%,顯著高于70%烯酰·丙森鋅WP 1 500 g/hm2處理的防效。
5%香芹酚水劑作為生物制劑,對馬鈴薯生長安全,可有效控制馬鈴薯晚疫病,延遲植株枯死時間,顯著增加馬鈴薯產量。與化學農藥相比,其在減少化學農藥殘留和環境污染方面有較大優勢,有利于馬鈴薯產業提質增效,可以在大田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