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蕾,晁媛媛,朱 薇,袁 雪
西安市第一醫院,陜西710002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 retinopathy,DR)為糖尿病微循環并發癥之一,其導致不可逆轉的視力下降已成為世界各地工作年齡段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1-2]。糖尿病病人人群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患病率為24.7%~37.5%,其中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PDR)的比例為3.3%~7.4%[3]。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的病情復雜多變,漫長的治療過程中不僅應關注病人生理方面的治療,同時應積極探索病人心理、社會等其他方面的需求。在評估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的需求時,大多數研究者使用自行設計的量表作為測量工具[4-7],沒有嚴格的測評和性能評價,且內容缺乏統一性。本研究以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為框架研制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需求自評量表,并檢驗其信效度,旨在為準確、全面、有效地評估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需求狀況提供可靠的測量工具。
1.1 條目池形成 以馬斯洛需要層次論為理論框架,構建初始量表。通過查閱文獻,檢索“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需要”或“需求”等詞,并結合相關專家的指導意見,形成5個維度、29個條目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需求自評量表條目池。
1.2 專家函詢 采用德爾菲法進行了2輪專家函詢,邀請15名相關專家依據專業理論知識、臨床護理實踐經驗、相關國內文獻、直觀感受對量表條目內容的重要性做出評判,以Likert 5級評分法作為標準進行判斷。對每輪函詢條目重要性賦值均數<3.5分、變異系數>25%、滿分比<20%的條目進行修改或刪除。根據以上標準第1輪函詢共增加3個條目,刪除1個條目;2周后進行第2輪專家函詢,同樣方法進行條目篩選,發現所有條目均符合標準,予以保留,初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需求自評量表共31個條目。
1.3 預試驗 預試驗的主要目的在于篩選條目。采用初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需求自評量表對30例調查對象進行調查,采用臨界比值法、各條目與總分相關性分析討論是否刪除個別條目。根據臨界比值法將30例調查對象量表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將得分前27%調查對象作為高分組,后27%調查對象作為低分組,兩組量表得分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3個條目P>0.05,予以刪除。最終形成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需求自評量表包括5個維度,共28個條目。結合本次研究目的,將需求程度采用Likert 5級評分法,“完全不需要”計1分,“非常需要”計5分,總分為28~140分,得分越高表示調查對象的需求越高。量表填寫時間為7~10 min。
1.4 研究對象 根據標準化測試的要求,樣本量為條目數的5~10倍[8],考慮到漏填或丟失的無效量表的可能,樣本量應增加20%,結果樣本量為168~336例。采用方便抽樣法,選擇2017年8月—2017年12月西安市2所三級甲等醫院門診及住院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246例。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WHO提出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診斷標準;有認知行為能力的病人;病人知情同意,自愿參加本次調查。排除標準:意識障礙或語言表達不清者;患有影響眼部視力的其他眼科疾病。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Epidata軟件建立數據庫,雙人錄入數據,將所有數據導入SPSS 18.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量表信度通過Cronbach'sα系數和折半信度進行評價,內容效度采用平均量表內容效度指數(S-CVI/Ave)、條目水平的內容效度指數(I-CVI)進行評價,結構效度采用相關性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進行評價。
2.1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一般資料 246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年齡24~82(55.59±10.30)歲;男140例,女106例;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28例,初中96例,高中或中專78例,專科及以上44例;人均月收入:<1 000元79例,1 000~1 999元74例,2 000~2 999元42例,≥3 000元51例;居住地:農村132例,城鎮114例;病程<1年62例,1~5年170例,>5年14例;非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NPDR)68例,PDR有178例;患其他慢性病126例。
2.2 信度檢驗 量表總的Cronbach'sα系數為0.933,生理需求維度Cronbach'sα系數為0.613,心理/精神需求維度Cronbach'sα系數為0.892,自尊/尊重需求維度Cronbach'sα系數為0.703,信息需求維度Cronbach'sα系數為0.909,康復需求維度Cronbach'sα系數為0.902。量表的折半信度系數為0.827。
2.3 效度檢驗
2.3.1 內容效度 量表S-CVI/Ave為0.960,I-CVI為0.833~1.000;生理需求維度的內容效度指數(CVI)為0.972,心理/精神需求維度的CVI為0.938,自尊/尊重需求維度的CVI為0.938,信息需求維度的CVI為0.978,康復需求維度的CVI為0.960。
2.3.2 結構效度 量表各維度得分的相關系數為0.371~0.636,維度與總分的相關系數為0.666~0.810,見表1。探索性因子分析顯示KMO值為0.890,Bartlett's球形檢驗顯示P<0.001,達到顯著水平,可進行因子分析。本研究使用主成分分析法,運用最大變異直交轉軸法,固定因子數目為5,共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5個公因子,可解釋總變異量的65.808%。其中條目“自我疾病監測及管理的指導”與“獲得醫務人員的尊重”與預設的維度劃分不一致,根據因子分析結果重排可發現重排后兩個因子的內部一致性檢驗皆不如原量表,因此可認為原量表的維度劃分優于因子分析得出的維度。條目“自我疾病監測及管理的指導”“獲得醫務人員的尊重”在兩個因子的載荷均>0.40,理論上應予以刪除,但經專家討論后予以保留。結果見表2。
表1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需求自評量表各維度間及各維度與總量表得分的相關性(r值)
表2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需求自評量表的因子載荷
3.1 量表科學性分析 量表編制過程科學嚴謹,其以馬斯洛需要層次論作為理論框架,在查閱大量文獻的基礎上,結合專家指導意見,參閱相關文獻篩選條目,摘取已有測量工具的條目,同時參考部分醫院與疾病護理相關的條目,最終篩選條目。構建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需求自評量表包括5個維度(生理需求、心理/精神需求、自尊/尊重需求、信息需求、康復需求),共28個條目,總分為28~140分,總分越高提示調查對象的需求越高。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較能真實、客觀地評估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的自身需求。量表填寫時間為7~10 min,具有較好的可接受性。醫務人員臨床工作中可使用此量表評估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的需求,給予針對性的治療和護理,滿足病人身心需求,促進病人健康。
3.2 量表的信度 信度系數越大說明量表內容可靠性越高。該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為0.933,折半信度系數為0.827。一般認為,若量表Cronbach'sα系數和分半信度>0.8,則表示量表信度較好[9-10]。此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數和分半信度均符合要求,說明量表信度較好。
3.3 量表的效度
3.3.1 內容效度 當專家人數為6人及以上時,量表I-CVI>0.78、S-CVI/Ave>0.90,說明量表內容能夠較好地反映所測內容[11]。本研究量表的I-CVI為0.833~1.000,S-CVI/Ave為0.960,說明專家認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需求自評量表內容能夠較好地反映量表擬測評內容。
3.3.2 結構效度 一般認為,維度與總分之間的相關系數為0.3~0.8、維度間的相關系數為0.1~0.6,說明該量表結構效度良好[12]。本研究量表的各維度相關系數為0.371~0.636,各維度與總分的相關系數為0.666~0.810。一般認為,量表得出的公因子能解釋50%以上的變量,說明量表結構效度較好[13]。本研究經最大變異直交轉軸法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5個公因子,可解釋總變異量的65.808%,且條目在相應的因子載荷值均>0.4,說明量表結構效度良好。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需求自評量表包括5個維度,共28個條目,涉及生理、心理/精神、自尊/尊重、信息、康復5個方面的需求,經測評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臨床實用性較強,可用于評估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人的需求狀況。護理人員工作中可采用此量表評估病人當前的需求狀況,實施對應的護理措施,幫助病人滿足需要,促進病人健康。但本次研究受時間、空間的局限,調查對象僅來源于西安市2所三級甲等醫院,且以門診病人居多,一定程度上存在人群偏倚,今后還應在其他地區不同等級醫院進一步測試,進行修訂和完善。本研究僅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研制量表,量表的研制尚處于初級階段,后續應進行定性研究,通過觀察、訪談等方法進一步完善量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