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麗麗,江 瑞
湖州市中心醫院,浙江湖州 313000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有3種,其中動靜脈內瘺因血流量大且穩定、臨床操作方便、使用壽命長、花費及并發癥少等優點,成為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選血管通路[1-3]。國內專家共識提出,未來我國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的使用比例將大于80%[4]。雖作為首選方案,但仍有部分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現并發癥,并發癥的發生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醫療費用,而且影響生活質量,甚至成為疾病復發及死亡的主要原因[5]。動靜脈內瘺作為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線”一部分,其性能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病情[6]。因此,本研究通過對血液透析患者的動靜脈內瘺自我護理行為進行現狀調查,并分析其影響因素,旨在為實施動靜脈內瘺患者自我護理教育提供參考依據。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在湖州市中心醫院血液透析室進行血液透析患者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年齡≥18周歲;動靜脈內瘺置管時間>3個月;病情穩定,能夠生活自理且能正常溝通和交流。排除標準:急性腎病的患者;有腎移植史者;伴有精神類疾病者。本研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患者均知情同意。根據樣本量為變量5~10倍的原則,考慮最大失訪率15%,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自我護理行為量表及基本情況共11個變量,本研究樣本量為64~126,最終確定樣本量為120。
1.2.1調查工具
1.2.1.1 一般資料調查表
主要內容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家庭月收入、每周透析次數、透析齡及工作情況等。
1.2.1.2 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自我護理行為量表(Scale of Assessment of Self-care Behaviors with Arteriovenous Fistual in Hemodialysis,ASBHD-AVF)
該量表由Sousa等[7]于2015年研制,楊淼淼等[8]將其漢化并修訂,中文版ASBHD-AVF包含并發癥預防(8個條目)和癥狀體征管理(4個條目)2個維度共12個條目,每個條目根據likert 5級計分,從不=1分、很少=2分、有時=3分、經常=4分、總是=5分,總分范圍為12~6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我護理行為水平越好,總量表的Cronbach’sα為0.865、內容效度為0.979。
1.2.2調查方法
由調查員向患者講解本研究的目的、意義及保密原則,取得同意后,填寫一般資料調查表及ASBHD-AVF。資料填寫完整后,逐一核對項目后當場收回。本研究共發放問卷120份,收回118份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8.3%。
118例血液透析患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等一般資料見表1。

表1 血液透析患者一般資料及影響動靜脈內瘺自我護理行為的單因素分析(n=118)
118例患者ASBHD-AVF總分為(46.29±4.31)分,其中并發癥預防管理維度得分為(30.05±4.17)分、癥狀體征管理維度得分為(16.11±3.22)分。
單因素分析顯示,不同年齡、文化程度、每周透析次數及透析齡患者的ASBHD-AVF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將單因素分析中有意義的變量作為自變量,以ASBHD-AVF總分作為因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α入=0.05,α出=0.10)。自變量賦值情況見表2,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見表3。

表2 自變量的賦值情況

表3 動靜脈內瘺自我護理行為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n=118)
動靜脈內瘺是通過血管外科手術把人體相近的淺表動脈和靜脈在人體內進行吻合,形成穩定的血管通路。由于內瘺的性能及血流量直接關系到患者透析治療的效果及心功能情況[9],因此動靜脈內瘺的自我護理對于疾病的進展非常重要。有研究表明,提高患者動靜脈內瘺的自我護理行為水平能夠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感染的風險、疾病發病率及病死率[10]。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液透析患者ASBHD-AVF得分為(46.29±4.31)分,總體處于中等水平,低于Yang等[11]的(48.25±5.91)分。分析可能原因,大多患者對動靜脈內瘺護理知識掌握不足,導致并發癥預防水平較低[12];傳統的觀念使患者認為病情觀察及并發癥的預防屬于醫護人員的工作范疇,患者即做好遵醫行為即可;目前缺乏動靜脈內瘺自我護理的評估標準。因此醫護人員在對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可增加自我全面管理的知識及動靜脈內瘺專業知識的教育。
3.2.1文化程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文化程度是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自我護理水平的影響因素之一(P<0.05),文化水平越高的患者ASBHD-AVF得分越高,即自我護理水平越好,與Cavanaugh等[13]研究結果一致。可能是由于文化程度較高的患者能夠全方面、多角度地了解自我護理的知識,并且獲取信息的能力和速度也相對較快。而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可能無法準確理解和運用醫護人員的宣教知識,對合理利用現代化的網絡電子設備來獲取更多動靜脈內瘺自我護理的知識欠缺,從而對疾病的嚴重性及動靜脈內瘺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因此,醫護人員應根據患者的文化水平及理解力介紹內瘺自我護理行為的相關知識,使患者能夠全面掌握內瘺的癥狀體征及并發癥的防治。
3.2.2患者的透析齡
本研究結果顯示,透析齡是影響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自我護理行為的影響因素之一(P<0.05),即透析時間越久的患者動靜脈內瘺自我護理行為越好。分析原因:隨著透析時間的延長,患者會逐漸減弱對透析的排斥感,也接受了透析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逐漸適應了透析生活。對內瘺及疾病的相關知識逐漸有了更好的了解,長期的透析使患者在經濟上有高額的付出,促使患者注重與醫護人員的溝通及相關護理,以取得等值的健康回報,因此動靜脈內瘺自我護理行為較好。因此,醫護人員在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時,應根據不同階段患者的特點進行合理的健康教育,對于動靜脈內瘺早期使用的患者應耐心講解內瘺的作用、癥狀體征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并不斷進行強化,直至患者全部掌握相關的自我護理知識。
3.2.3患者每周透析次數
本研究結果顯示,每周透析次數是影響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自我護理行為的影響因素之一(P<0.05),即每周透析次數越多的患者動靜脈內瘺自我護理水平越高。相關研究表明每周透析3次的患者自我護理能力高于每周透析次數為2次的患者[14],與本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原因:因透析的頻繁性,使患者與醫護人員的接觸機會增多,能夠得到更多關于動靜脈內瘺的相關護理知識。同時透析的頻繁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疾病的嚴重性及動靜脈內瘺對患者生命延續的重要性。所以患者會更多的關注動靜脈內瘺的情況。
3.2.4患者的年齡
本研究結果顯示,年齡是影響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自我護理行為的影響因素之一(P<0.05),即年齡越大的患者動靜脈內瘺自我護理水平越高。相關研究表明,年齡越大的患者其動靜脈內瘺的成熟度越低[15-16]。因此年齡較大的患者更關注動靜脈內瘺的護理情況,另外,年齡較大的患者大多無需工作,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做好動靜脈內瘺的相關護理。而相對年輕的患者因疾病、社會角色退化等,缺乏康復信心,存在消極心理,從而對自我護理能力產生消極影響,同時,因為工作原因忽略了對自身疾病的自我護理。因此,提醒臨床護士注重不同年齡患者的護理方面知識差異,著重加強低年齡段患者血液透析方面知識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