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地勘局205地質隊生態地質研究院 薛枵
土壤污染是環境問題中亟待解決的一個非常重要問題。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土壤環境的破壞和污染問題越發嚴重,土壤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問題情況不容樂觀。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抑制土壤環境的進一步惡化,提高和改善土壤環境的保護改善效果,提高土壤污染防治效果,本文簡要地對當前我國土壤環境的污染現狀問題進行闡述,再探究總結具體的有效進行土壤污染和環境破壞的防治措施。
土壤,指的是陸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一般層厚在2m左右的疏松表層;土壤不僅能夠為植物的生長提供機械支撐能力,為植物生長發育提供所需的肥、水、氣、熱等肥力要素。土壤污染,則指的是土壤中的有害物質過多,嚴重超出土壤自己本身的凈化能力,導致土壤的組成、結構、功能等都發生了變化,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動受到嚴重抑制,有害物質積氣分解產物在土壤中不斷累積,并通過“土壤→植物→人體”或者通過“土壤→水→人體”的方式間接被人體吸收,最終危害人類健康[1]。
從目前我國土壤污染的現狀情況來看,第一,我國土壤污染的總體形勢非常嚴峻,部分地區的土壤污染非常嚴重,尤其是在企業、工業密集區、工礦開采區以及其周邊地區等重污染地區都是土壤污染的高風險區和土壤重污染區,除此之外,城市和城郊地區的土壤污染也非常嚴重。第二,從土壤污染類型來看,我國土壤污染類型非常多樣,呈現出新污染物和老污染物并存、無機污染和有機污染復合的局面。第三,從土壤污染的途徑來看,造成我國土壤污染和環境破壞嚴重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土壤污染的途徑很多,土壤污染的原因非常復雜,從而使得土壤污染的控制和防治難度都非常大。第四,缺乏健全完善的土壤環境監督管理體系,在土壤污染的防治方面投入不足,整個社會對土壤污染的防治意識還很薄弱(圖1為土壤污染調查)。

圖1 土壤污染調查
從造成土壤污染和土壤環境破壞的原因方面來看,廣義上可以將土壤污染的原因歸結為人類活動影響。導致我國土壤受到嚴重破壞,其原因非常多,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下面,本文對三個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進行簡要的分析和闡述。
第一,工礦企業污染物排放是導致土壤污染的一個最重要原因之一。(1)金屬礦冶的活動對土壤造成污染,在工礦企業中,有色和黑色金屬的冶煉會使得工礦企業及周圍地區產生嚴重的重金屬污染;這是因為在金屬冶煉的過程中,含有重金屬的粉塵會不斷沉降致地面,并在地面累積,不斷滲入到土壤中;另外,工礦區中工業廢水的排放和土法冶煉也會導致周邊土壤遭受嚴重的重金屬污染(如圖2)。(2)重污染型工業會對土壤造成嚴重污染,重污染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受到設備老化、生產工藝老舊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生產中的污染物無組織破壞,并使得周邊土地嚴重污染。(3)工業廢棄地導致土壤污染,隨著20世紀90年代以來產業結構和土地利用規劃的不斷調整,有大批的工業企業搬遷或者關閉,這些廢棄的工業地成為土壤污染的一個新污染源。(4)廢棄物的長期堆積也會對土壤造成嚴重污染,比如廢石、尾沙、廢渣等的堆積,垃圾場中廢舊電器、電池、報廢汽車等的堆積也會造成土壤污染。

圖2 土壤重金屬污染
第二,農業生產活動也會導致土壤發生嚴重污染,從農業生產活動產生的影響來看,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使用受到污染的江河水源進行農業灌溉使得土壤發生污染。(2)在農業生產過程中,農藥、化肥等的使用會使得土壤污染,尤其是近幾年來磷肥使用的不斷增加更加速了土壤的污染。(3)秸稈的燃燒所排放的氣態污染物和顆粒物沉降到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
第三,自然背景值高是一些特殊地區和流域土壤中重金屬超標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具體表現包括以下三點。(1)自然背景值高引起區域和流域重金屬超標,據悉,在我國的西南和中南地區有大面積區域分布著各種有色金屬成礦帶,這些有色金屬中的鎘、汞、砷、鉛等元素會使得這些有色金屬成礦帶及周邊區域的自然背景值比較高,同時加上農業土壤中金屬礦冶、高鎘磷肥的使用導致這些地區的土壤金屬復合污染非常嚴重。(2)江河湖海中流水的搬運和洪災造成土壤污染,據調查獲悉,受到流水和洪水等作用的影響,河流中下游地區成為了土壤鎘的富集區。(3)森林火災是常見的一個災害,其實森林火災除了對森林財產安全造成嚴重不良影響,同時森林火災中產生的多環芳烴和其他揮發性有機污染物都會最終沉降到地面,并隨著雨水的沖刷深入土壤,對土壤造成嚴重污染[2]。

表1 土壤的重金屬污染種類
對于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經過大量的研究和分析發現,基于土壤污染現狀和原因的基礎上針對性進行有效的防治,才是進行土壤污染預防和治理的有效措施,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要制定健全完善的土壤環境管理監督體系。完善、健全的土壤環境管理監督體系是支撐土壤環境監督管理和污染防治的一個最重要基礎,同時,還需要制定合理的土壤污染防控計劃,比如從農業生產的土壤污染方面來看,可以加強對農業灌溉用水進行檢測,加強對污水灌溉農業的防控;比如在農業施肥、用藥的過程中合理控制農藥、化肥量,切忌過度施肥;積極鼓勵植樹造林,利用森林減輕土壤污染,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提高土壤的自身凈化能力。其次,對污染的土壤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綜合治理。在治理土壤污染方面,一是要大力推廣生物修復方法,通過生物降解的方式將土壤中的有害成分進行分解,比如通過蚯蚓的活動提高土壤的自凈化能力來達到改善土壤環境的目的。二是通過化學制劑將被重金屬污染的土壤中的有害物質轉化為難溶性物質,預防農作物和植物吸收有害物質;通過有機肥的使用提升土壤對膠體的吸附能力,降解土壤中的污染物質。三是轉變傳統耕作方式。最后,加大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的投入,這個投入不僅是資金的投入,更多的還包括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只有真正將土壤污染的防治和土壤環境保護當作重要工作內容進行整治和治理,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土壤污染的防治效果。
總而言之,土壤環境的破壞和污染的日益嚴重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農村林地、耕地等土壤污染使得農業發展環境持續惡化,進而導致農產品質量問題日益突出,對人類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要想保護地球這個人類共同的家園,土壤作為人類重要的不可再生資源,對土壤的保護刻不容緩,只有不斷增強土壤保護和土壤污染防治意識,提高土壤防治效果,才能給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干凈、美好的家園[3]。